“春捂秋冻”的真相是什么,秋天真的要冻着吗?

编辑:迎珊
发布时间: 2019-11-26 13:01:22
分享: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很多人都知道的谚语,意思就是劝人们冬春交际之时明天起逐渐变暖,不要急于脱掉棉衣,适当多捂一段时间,夏秋交际天气转凉的生活不要刚觉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冻一段时间,有益身体健康。

这句话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过,凡事皆有个度,我们可以适当的“春捂秋冻”,但是要保证自己的体温经常保持在摄氏37度左右,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会伤害身体,得不偿失了。

那么,正确的“春捂秋冻”要怎么做呢?这其中就有穿衣五法的说法,意思就是“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 背暖肚暖足要暖

1、背部:若背部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暖,风、寒外邪则会通过侵袭足太阳经对人体进行干扰,易造成头项僵痛、发烧、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

2、腹部:腹部是肚脐和胃肠部所在,肚脐是人的重要部位,而脾胃最“恶寒喜暖”,因此,要时刻保护好我们的腹部,以免引起腹泻、胃寒、食积等症状。

3、足部:俗话说:寒从脚起。无论什么季节,脚部的保暖都是必须的,可以避免寒气自下而上侵袭人体,诱发感冒、扁桃体炎,或气管炎、哮喘等。

二. 头和心胸可以凉

1、头部:人体的阳气具有温养功能,又火性往上,人体的热量最易从头部发散。因此,外出时,为了减少体热散失和寒邪侵袭,要注重头部的保暖,以免诱发伤风感冒、头痛、鼻塞等,不过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可以暴露头部。

2、心肺部:心肺均处在人体的上半部分,“火性炎上”,人体的阳气和胃火都是向上,温熙心肺二脏。《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主明则十二宫安”,心肺部适当保持凉爽可以镇静安神。

因此,“春捂秋冻”这句老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适当春捂秋冬,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是天气转凉也需要注意保暖哦。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