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城市分中心的提出通州北京城市分中心的历史背景北京城市分中心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长期认识、深化和升级的过程。1993年,通州被定位为北京14个卫星城市之一。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空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建设“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空,实施多中心新城发展。2010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并开始规划CBD东扩计划。2015年,中共十八大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缓解北京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2016年3月24日和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场所的规划建设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的建设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时,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就诞生了。从2016年开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战略定位和总体规划建设开始纳入轨道。可以看出,从1993年到2016年,中国对城市发展的认识和通州副中心的定位不断深化和完善。2016年3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召开,北京市委、全国人大、CPPCC和政府决定率先搬迁至通州分中心工作。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分中心建设,提出落实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起点定位的要求。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根本指示和指导。
北京城市分中心建设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一是需要调整北京空格局,控制“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二是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探索人口密集地区最优发展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将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从“行政副中心”到“城市副中心”的概念转变,行政副中心主要强调北京的行政职能向通州的转移,而城市副中心则突出城市的综合职能。从行政副中心到城市副中心的观念和认识的转变对通州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影响整个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建设。确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后,通州开始有序承接市级党政机关和市级行政机构的转移,推动行政职能与其他城市职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职能,形成完整、综合的城市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