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供应商 华为供应链的整合与挑战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3 10:29:07
分享:

供应链整合的挑战是成本、质量和及时性,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成本和质量通常是大多数传统公司决策时的首要考虑;然而,在新经济“快鱼吃慢鱼”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乔治·斯托克在《与时间竞争》一书中指出,客户对企业快速响应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企业能够比行业平均水平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则有望获得2倍于竞争对手的利润,增长率最高可达3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成本、质量和及时性是苹果决定放弃IBM、转投英特尔的原因。苹果希望利用新的供应商关系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提高竞争力。

但如果追求交货及时性,降低库存,影响质量,是否能真正赢得市场,降低成本,就难说了。就实现高时效性而言,需要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配合,任何一个瓶颈都会让企业降低生产和交货期的目标付诸东流。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

为了在供应链管理的三个核心领域实现突破,企业可以选择“自己动手”,即尽可能把供应链纳入自己的内部管理;你也可以选择“一起做”,即建立广泛的上下游供应链,通过市场建立合作伙伴网络。对于孰优孰劣没有必然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背景来分析。

在某些情况下,“自己动手”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在大规模工业化的初期,供应链网络还很脆弱,对于很多新兴行业的出现,市场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早期的汽车公司选择自己轧制钢板、种植橡胶甚至炼油,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这可能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就像目前受美国限制的华为一样,华为没有芯片厂。只有高通、英特尔、三星、TSMC有芯片工厂,也只有这四家有产能。

海思处理器只由TSMC制造,但由华为设计。但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华为一直无法生产或量产处理器。海思处理器的CPU核心或核心架构是ARM授权的,从ARM买的;GPU属于Vivante公司,但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比如ISP、DSP、内存控制器、电源管理等。海思的最大亮点是集成了华为自己的基带,使用高通的基带需要支付5%左右的专利费。比如一部手机卖4000,就要给高通交200,这对于利润低的国产手机来说是非常高的。

随着专业分工和全球贸易的深入,企业开始重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下游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成为市场的主流。企业逐渐倾向于从独立的专业供应商处购买零部件和原材料。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引入外部供应商后,一旦对供应商缺乏控制,就更难保证供应的质量和及时性。丰田汽车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与供应商发展密切的伙伴关系,并逐步改善这种关系。

打个简单的比方:说到盖房子,华为设计了房子的蓝图,设计越来越好,但是他盖不了房子,就打电话给施工队。因为施工队伍有经验,技术成熟,所以蓝图可以更好的还原,会满足设计师的要求。稳定不容易出问题。就算华为有施工队,一时半会儿也不敢直接干。只要看看联发科,你就知道即使是老手,在技术上也不容易突破。时机还不够成熟。是时候了,我相信华为的蓝图会自己实现的。国货之路会越走越远。

华为供应链:2018

华为的供应链势必遍布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华为累计拥有2000多家供应商,在华为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厂商33家,日本厂商11家,台湾厂商10家,半导体行业“三大城市”供应商总数过半。随着供应链的去美国化,日本供应商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一次华为特别感兴趣的日本供应商主要提供原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华为此举发出的信号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华为非常重视日本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这也有利于日本半导体行业,由于供需不平衡,日本半导体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华为的国际化发展依赖于日本电子元器件厂商的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枪匹马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团队博弈。如何通过上下游网络的共同努力,实现成本、质量和及时性的完美平衡,是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本文开头提到的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供应链的整合。如果考虑到新供应链带来的文化融合等软因素,这些事件主角面前的道路似乎更加坎坷。

历史的滚滚车轮已经到了这样一个节点。在今天的位置上,华为能做的就是在唯一的基础上调兵遣将,应付眼前的这几千大军,但是在巢下,安已经完了卵。迫于形势,借此历史机遇,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建设应该深化,最基础的部分先不要忽视,形成联动效应。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