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东老板刘,他的妻子和奶茶妹妹刚刚在香港为自己生了一个女儿。另一边,有人说他的公司是个“破不了奶的傻孩子”。说话人不是故意的,听者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董强的心是否崩溃了。
早在2014年8月,国美在线董事长牟贵贤在发给国美在线员工的邮件中就把矛头指向了京东,称“如果用户发现我们比京东贵,就奖励100元,买贵了就交300元”,而这种对京东的“死攻”,确实给国美电商带来了不少好处。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国美在中国B2C购物网站的在线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的第9位升至第5位。
之后京东国美就上了吧,逢年过节还会打价格战,让消费者充分受益。2015年11月5日,阿里巴巴入股苏宁后,Tesco在“双11大战”中将苏宁易购列为竞争对手。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双十一,国美和苏宁两家传统电商一起向京东开炮,调侃京东“老板真强,为什么头条要当老板娘?”。
那么,国美和京东为什么要放火烧京东呢?
传统商业零售企业对JD.com、淘宝等电商代表的“讨厌指数”两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说激动也不为过。以苏联为例,在传统零售业的黄金时代,他们采取疯狂占用现金,疯狂开店扩大现金流,然后以现金流进行资本运营的商业模式。但近年来,格力、海信、海尔等家电品牌纷纷转向京东、天猫等电商公司,这种情况让他们改变了先货后货的供应模式,转而采取了先货后货的强硬模式,导致国美苏宁的现金流有些无法发挥。
另一方面,炮轰营销也是为了回归消费者的视野。在电子商务兴起的背景下,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商的市场份额依然存在,但在消费者眼中逐渐暗淡。苏宁和国美不得不使用行业初期不尽如人意的“炮轰战术”来吸引眼球,但这种方法时效性很短,甚至带来了副作用。
苏宁和国美的虚张声势反映了JD.COM充裕的现金流
从表面上看,JD.COM、苏宁、国美的较量是一场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较量,但从财务角度来看,更紧迫的原因是现金流的较量!谁的现金流被打掉,谁的裤衩马上被扯掉!那么现在谁最急呢?明明是素梅,呵呵。割肉,卖地,持续融资之后,现金流能不急吗?对应JD.COM,就算年年亏损,只要现金流不断,那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呢?因此,苏联和美国只能通过欺负JD.COM来吸引注意力,而JD.COM肯定会反击。
换句话说,从表面上看,电商之战似乎是一场闹剧。但是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门口。刘很清楚,张和黄光裕也是。而装b的人不明白,对苏宁依然看好的广大散户也不明白。他们认为刘是在虚张声势,其实真正虚张声势的是苏宁和国美。
前段时间,JD.COM开始利用多年的输血大数据打击单个假货,之后又独立运营JD.COM白条。最近,JD.COM不得不做电子书阅读器,以599元的价格对抗亚马逊kindle。如果国美苏宁因为实体店和电商的矛盾而多次炮轰JD.COM,为什么不“炮轰”规模更大的淘宝和天猫呢?
文/YY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