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互联网+(Internet plus)是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政府互联网的结合体,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既有关联性,又有很大的差异。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往往是同义词。
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是个性化。消费互联网虽然面对十几亿互联网用户,但很普遍,而工业互联网的不同企业是个体的。消费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容易标准化,而企业网不一定需要全球联网,所以企业内网连接着各种设备,标准化非常困难。其次,门槛高。消费互联网终端相对简单,易于推广升级。工业互联网涉及多种生产设备。工业互联网业务链长,模式复杂,需求多样。它不仅需要提供工业互联网产品,还需要提供解决方案。此外,工业互联网对性能的要求更高,具有更高的响应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有,工业互联网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从人才角度来说,门槛也高,既要了解企业的信息技术,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对涉及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数据非常敏感,担心生产线联网会增加数据泄露的风险。
没有办法把消费互联网模式复制到工业互联网
从商业模式来看,消费互联网往往烧钱,聚集人气,圈用户,赚取流量,靠广告和会员费赚取收入。这种模式无法复制到工业互联网。
互联网的灵魂是创新,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都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互联网的模式思维可以完全适用于工业互联网。两者的实施主体也不同。工业互联网需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更多的支持,其主要作用是实体经济中的企业。整个生态也不一样。消费互联网的主要载体是手机。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搭建一个APP STORE平台,支持众多第三方应用。然而,工业互联网目前缺乏通用平台和工业应用。所以大部分企业觉得工业互联网看不到摸不到,叫不到大声,慢慢加热。原因不能归咎于传统企业的不活跃,工业互联网还有一个成熟的过程。
即使具备了基本的技术支撑条件,要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尤其是信息技术(IT)与工业技术(ot)的融合,仍有大量的优化工作要做。IT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互联网,但工业IT技术不同,包括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等等。工业OT技术,包括材料、机器、方法、测量、维护、管理、建模等。IT和OT需要结合,不然工业互联网还是两张皮。
人工智能将在工业互联网上得到广泛应用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先说人工智能。有很多例子表明,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如今,生产数据相对完整的企业很好地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