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吗 中国粮食自给自足 不会出现‘粮荒’ 2020年大米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发展现状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12:17:23
分享:

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原因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引发全球对粮食危机的担忧。关于目前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可能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不会出现“粮食短缺”。希望大家不要担心。

去年10月,第三代杂交水稻第一次测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46.3公斤。目前,南繁基地将完成今年的种子生产任务,预计4月10日收获种子。

此外,袁隆平领导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水稻改良试验区去年也扩大到1万亩,试验场设置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包括东北、渤海湾、新疆、东南沿海等地。

2020年水稻产业发展前景、趋势和现状

在过去的30年里,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中国粮食总面积的30%。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统计,2018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09.5万公顷,比2017年减少65.2万公顷。

根据对土壤和水的适应性,水稻可分为旱稻和水稻。水稻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旱稻很少种植。大米按品种可分为籼米、粳米、糯米;根据成熟度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广泛,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除了一些寒冷或干旱地区。水稻分布广泛且不均匀,南方水稻多且集中,北方水稻少且分散。此外,大米加工业布局相对集中,主要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江西和黑龙江三省。

大米加工业是我国粮油加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环节。大米是日常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大米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大米加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产品结构趋于合理,而且技术装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同时,集约化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产业布局集中在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模式上,传统产业现在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并购相对集中是必然的;从市场竞争的特点来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逐渐转向质量导向和差异化竞争。此外,发展深加工是水稻产业的必由之路。国内大米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分散、薄弱,难以保证粮食来源和稳定加工产品质量。规模化、集团化生产经营注定是市场发展和经营的要求。

想了解更多行业的专业分析,请关注浦华中国研究院的报告《2020-2025年水稻市场发展状况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