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什么编制?大学生村官待遇怎么样?我国大学生村官规模现状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人才,储备党政干部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江苏也设立了985村官计划。
大学生村官是什么编制?
大学生村官其实不编,但会有相关记录。未来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职考试中将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招聘考试。村官两年不能有公务员。公务员的编制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目前很多地方的政策是,服务期满后,可以考定向公务员,但不能直接获得编制。会不会有事业编制,就看以后的政策了。
据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国家开展的一项选定项目。大学生村官岗位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属于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生活津贴和保障待遇的相关费用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管理和考核按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牵头,乡镇党委直接管理,村党组织协助实施;人事档案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或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党群关系转移到所在村。
大学生村官选拔
候选人原则上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生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选人用人的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工作努力,组织纪律性强;学习成绩良好,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身体健康。选拔对象和选拔条件的具体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任用由各省(区、市)人事部门定期统一组织实施,或由各省、市人事部门联合组织实施。选拔录用工作一般通过公告、个人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录用决定、培训录用等程序进行。县(市、区)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一般为2至3年。
大学生村官待遇怎么样?
(1)新聘大学生村官补贴标准,大学生每月2000元,本科生每月2200元,研究生每月2600元。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补贴。(待遇因省而异。)(2)大学生村官在就业期间,按照当地有关事业单位的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办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的商业保险。
(3)符合国家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政策,通过就业评估的大学生村官,由财政给予补偿和补偿。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招考试。
(5)已就业期满并经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经县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可以参加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人员的公务员定向招聘。
(6)除了有职业资格准入和职业限制的岗位外,各县(市、区)、乡镇机构要拿出一定比例,有针对性地招聘已期满、考试合格的大学生村官。(7)已就业期满并通过考试的大学生村官,享受加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8)正式受聘于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后,在村工作时间可计算为工龄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9)在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工作的人员,户口可保留在现居住地。
我国大学生村官规模的现状;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选拔任用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意见(试行)》,部署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学生村官工作。经过六年多的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团队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近300万高校毕业生报名当村官,入选大学生村官41万人。目前,在职大学生村官22.1万人,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其中少数民族3.3万人,占15%;女性12.2万人,占55.3%。
(2)人员素质不断提高。22万大学生村官中,博士生19人;研究生7857人,占3.6%;本科生160743人,占72.8%;党员13.635万人,占61.7%;教育部直属院校及中央部门毕业生25422人,占11.5%。
(3)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管理、培养、考核、选拔和流动作出明确规定,逐步建立“能下去、能留、能做好、能动”
(4)运动的生长效应明显。截至2013年底,2.9万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2万多个致富项目和5200多个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26万个就业岗位。村“两委”共有大学生村官7.4万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5802人,村委会主任2025人),乡镇领导4325人。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十八大代表,11名大学生村官当选十二届人大代表。(5)职业道路逐渐清晰。
坚持“三个目标”(培养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打通“五条出路”(留村就业、招收公务员、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继续深造),逐步形成相对清晰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路径。截至2013年底,共有19万名大学生村官在任期届满后转移,其中公务员6.9万人,事业单位5.4万人,个体户1.3万人,企业5.2万多人,研究生19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