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的人口在哪里?
和上海差不多,北京城市化率只有86.45%,有很大提高空;还有2000平方公里的耕地,折算成建设用地可以吸纳大量人口。
与上海不同,上海每个郊区都有自己的产业,并利用它形成一个能容纳近百万人的新城市。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总人口的47.13%,上海常住人口大部分不在外环以内。但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5.68%,这意味着北京常住人口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差很多。比如大兴区虽然东城区后GDP高达2000亿,但扣除只有10万人口的开发区,GDP只有600亿,人均GDP只有4万元;通州虽然是城市的副中心,但人均GDP只有5万元,仅高于上海偏远的崇明。
广州
广州面积7433.93平方公里,2017年底常住人口1449.84万人,人口密度1950人/平方公里。
和北京差不多,广州有大片山区。广州北部从化、增城、花都有大片山区。排除这三个区,广州市区只有2873.39平方公里。传统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仅占地279平方公里,不到北京朝阳区面积的60%,远小于北京、上海。但广州主城区人口密度很高,这么小的区域聚集了547.4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6万人,远远超过朝阳区的373.9万人。广州,传统的主要城市地区,在扩大人口规模方面受到限制空。
与上海、北京的人口发展规划空不同,广州制定的人口规划目标是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000万左右,并按照2500万的管理和服务人口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2017年底常住人口相比,广州人口目标增长550万以上,增长38%。
根据广州的规划,南沙和番禺将成为广州发展的重点。南沙和番禺面积约1313.8平方公里。2017年底人口244.43万人,人口密度1860人/平方公里。与广州主城区相比,可以说是人烟稀少。
广州提出加强南沙的规划,将南沙定位为广州、滨海新区的副中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番禺是连接广州主城区和副中心的桥梁。仅这两个区的面积,按照上海与海外之间每平方公里14500人的标准,就能容纳1905万人;按照北京规划的通州分中心人口密度,可以容纳1100万人。相对于现在的244.43万人,增加800万人是没有问题的。从容量来看,广州计划增加人口550万的目标是保守的。
除南沙、番禺外,广州海还规划了花都市、从化市、增城市、空港口经济区、知识城作为周边城市,进一步扩大升级,留下空人口增长空间。
所以广州的人口规划相对更科学合理,2000万人口目标没问题,市区能容纳2500万人在空。
深圳
深圳面积1996.85平方公里,2017年底常住人口1252.83万人,人口密度6274人/平方公里。
深圳是一个新城市,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深圳的人口分布不是计划的,而是增长的。深圳人口密度最高的福田区,人口不到2万人/km2。除了多山的盐田区,2000年之前建立的几个区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5000人/km2,就连多山的龙岗也达到了5876人/km2。这也意味着深圳老城区新增人口的空已经非常有限。
深圳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刚刚更名的大鹏新区、坪山新区、光明区人口密度还是很小的。特别是大鹏新区人口密度不足500人/km2,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还是很大的空。除了深圳自己的行政区,还有深汕合作区,面积486平方公里,超过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区的总面积,也能容纳相当多的人口。假设这四个区的人口密度可以达到5000人/km2,则意味着可以容纳550万人,比现有人口多了近430万人。
因此,深圳可容纳1700万人左右,超过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480万人的目标,深汕合作区提供了空的新增长。
综上所述,北、广、深四市可分别容纳3500万、3500万、2500万、1700万人口,共1.12亿人,北、广、深可容纳1亿人。北上广深能容纳一亿人,并不意味着一亿人会住在北上广深。老城已经饱和了。新城没有发展机会,房子盖好了就没人去了。
上海和北京在工作和居住分离方面很快赶上了纽约和东京。在中心城市(半径0-10 km),各大都市圈的日人口比例高,北京上海接近纽约,东京高达1.87;周边地区(半径30-50公里),北京、上海、东京的日人口比明显小于1。每天都有大量上班族从周边地区到中心城市上班或上学。
人口过度集中是城市化的副产品。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人口比例从1960年的14.14%上升到2017年的23.71%。以此数据为参考,排在后面的中国早在2008年就在城市人口集中度上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