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Zara、H&M、C&A等品牌“攻讦”中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卖场,甚至引领中国卖场服装品牌“大洗牌”。
重在产品便宜,反应快,但具体战术和价值取向还是不一样的。
快速时尚的发展现状;
开店数量对比:优衣库更膨胀
优衣库,中国第一个拉开快时尚帷幕的品牌,早在2002年就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作为中国快时尚品牌的先锋,优衣库的发展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15年,优衣库在大中华区新增门店93家,销售额超过3044亿日元(约合161.03亿元人民币)。
在优衣库最初立足的时候,随着年轻人购买力的提高,追求个性时尚的年轻人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快时尚品牌盯上了中国的“肥肉”,于是在2007年,H&M和C&A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八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回头来看看这两个品牌。他们同年进入,但发展速度明显不同。
2007年,C&A在中国陆续开了四家店。拥有170多年历史的C&A,凭借优秀的产品设计和专业的产品定位,一度受到行业专业人士和分析师的青睐。但在随后的发展中,C&A的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优衣库,甚至慢于同年进入的H&M。优衣库于2013年6月1日在中国开设了第200家店铺,H&M于2012年9月完成了100家店铺的布局。2013年5月底,C&A在重庆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第50家门店。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H&M目前在中国有340多家门店。目前,“同期竞争对手”C&A在中国只有85家门店。而且仔细看,不难发现H&M和优衣库大多分布在拥挤的商场和商业区。就北京而言,两个品牌的门店已经席卷了王府井、西单、三里屯等几大商圈;C&A的商店相对低调,C&A的商店,曾经在王府井的北京APM经营,去年也退出了。原因不明,但现状是:在北京的几个核心商务区,你几乎看不到C&A。
综上所述,与H&M和优衣库相比,C&A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刻意回避优势。就宣传声势而言,除了本土化和优秀品质,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更明显的记忆点。
价值取向比较:H&M求创新,优衣库求完美
从市场表现来看,H&M和优衣库显然更“狼”。而在具体的价值追求上,他们也各有特色。
时尚气息
作为时尚品牌,产品的时尚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就此而言,H&M在类似的快速时尚品牌中表现出色。只要走进H&M的一家商店,你就可以看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衣服,比如轻便的运动服、量身定制的商务服装,以及约会和吃饭所需的轻便服装。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能看到当季流行的时尚元素。尽管H&M一度跌入“质量之门”,但它的缺陷并不隐藏,它的亮点也很明显。
产品变更
作为一个快时尚品牌,“快”字不容忽视。在当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一部电影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时尚的看法。快时尚品牌抓住了这一点,不断提高产品的变化速度,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快速时尚品牌中,肖睿认为zara是最快的产品替代者,而在上述三个品牌中,H&M做得很好,几乎每周都推出新产品,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质量管理
在时尚行业,“快”伴随着质量的失败,因为品牌更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改变,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优衣库避开了这个良性点。虽然风格与H&M、C&A相比比较枯燥,变化速度不如H&M快,但高品质一直是优衣库的宗旨。这也体现了日本人在商业模式上的精益求精,优衣库的服装风格略显简约,但另一方面也有别于其他快时尚品牌,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快时尚风格。20出头的时候,你可能会为了时尚冲进H&M,但当你有一些经验的时候,你可能会去优衣库买一件看起来普通又奇怪的单品,因为质量好。
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