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家庭,毁在了“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上。
它是家长疏于管教的证据,也让很多孩子失去对危险的警惕。
最近的一起孩子暴力惨剧发生在几天前。
8月25日20时许,湖北省襄阳市一职教中心高一新生小陈参加军训时死亡,有爆料称小陈是在寝室被3名学生围殴致死。
开学,本来是一个新的开始,却成了这个孩子人生的终结。
因为这起暴力事件,【20世纪最骇人的儿童杀人事件】被重新提起,人渣不分年龄,自我保护最好的方式是,远离你身边被放养的孩子。
01
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提名的电影《羁押》,片长只有30分钟,但情节足以让人后怕30年:两个11岁的男孩,把一个两岁的孩子虐待凌辱致死。
故事的两名主角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逃课后到购物中心搞了一系列破坏之后,萌生了一个新计划——绑架一个小孩。
他们盯上了两岁的詹姆斯·巴杰尔,詹姆斯因为妈妈去结账,独自站在肉铺门口,被罗伯特和乔恩带走。
他们把詹姆斯带到铁路旁边的荒芜地带,开始了令人发指的恶行:
朝詹姆斯扔了十几块砖头,扔到头破血流;
把油漆抹在詹姆斯的眼睛上;
脱光詹姆斯,把电池塞进了他的嘴巴和身体。
最终,詹姆斯被折磨至死。
丧心病狂的罗伯特和乔恩并没有罢手,他们将詹姆斯的尸体拖到了铁轨上,把他的头埋进了碎石堆……
《羁押》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它的故事其实是1993年2月发生在英国利物浦的一起真实的儿童凶杀案。
人渣不分年龄,ta可能是11岁的孩子。
罗伯特和乔恩被警察排查到之后拒不承认,发现事情无法掩盖互相甩锅,最终在强大证据的支撑下才认罪。
根据英国法律,对于未成年罪犯,最高只能判8年刑罚,但是这次事件性质过于恶劣,民意汹汹。
英国《太阳报》上有28万人请愿,审判当日有近500名群众在法院门口集结,要求重判这俩孩子。
在强烈的社会压力下,官方不得不公布凶手真实姓名,并将他们的刑期加长至15年。
罗伯特和乔恩有预谋地犯罪,冷静否认,互相甩锅,受审时撒泼狡辩。
“他还只是个孩子”,在他们面前,就是句笑话。
02
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应该天真烂漫的他们泯灭人性?是生性本恶,还是环境所致?
有研究表明,携带某种基因的人更容易出现暴力倾向。
1993年,科学家在荷兰发现了一个劣迹斑斑的家族,这个家族有一种基因被证实与暴力行为有明确的关系。
这个暴力基因是突变的单胺氧化酶A基因,MAOA基因突变会增加犯罪行为的出现概率。
除去极少部分人的行为是因为这一特殊基因的存在,大部分暴力行为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美国犯罪学家罗伯特·K·雷斯勒,深入研究了12名连环杀人犯,发现他们在童年都经历过家暴或者被虐待。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学习暴力的。
他曾经设计过一个“波比娃娃”的实验,实验的被试者是72名3到6岁的儿童,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这些儿童被平均分成3组,每组各有12名男孩和12名女孩。
为了不让他们互相影响,他对每个儿童进单独测试。
实验证明,如果榜样在孩子面前虐待波比娃娃,那孩子很多程度上会依样学样,如果榜样在孩子面前只是玩拼图,那孩子面对波比娃娃也不会有暴力行为。
家庭生活的每一天,就是这种模仿行为日复一日重复的过程。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习惯于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孩子在家里经常被暴力惩罚,那他选择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在社会上有较强的攻击性。
2013年,曾发生过一起虐童恶性事件,重庆10岁女孩李依芮电梯内摔打素不相识的一岁半男孩,并把他从楼上直接扔到楼下绿化带。
事发后,邻居提到,经常能听到李家传出争吵和打骂的声音。
詹姆斯·巴杰尔案件中的罗伯特和乔恩,警方事后调查发现,两人的家长都有疏于管教之嫌疑。
很多犯下暴力罪行的孩子,其实是家长不闻不问不教育的受害者。
03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好的教育方式和示范,才能正向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三观在线、性格健康的人,可以帮助他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不伤害别人,但又该怎样让他们和暴力保持安全距离?
如果孩子还小,我们必须尽到监管责任,如果孩子的朋友圈里有以下潜在暴力特征的孩子,请让孩子远离:
过于记仇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言行举止容易极端
把孩子扔下楼的10岁女孩李依芮,平时的表现就流露过端倪。
她经常故意刮坏他人的车辆,和她同乘电梯的小朋友,有的被她捏哭过,她甚至在事发前两三天说过想要把一个婴儿放在包里,从楼上摔下去。
父母的行为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那他就会学会爱,当孩子犯错时,要正面面对,不袒护孩子的恶,不纵容孩子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