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 《墨梅》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02:42:23
分享: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它不羡慕姹紫嫣红的艳丽色彩,也不希望有谁来把它夸奖。它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天地间充满那淡淡的清香。

【出典】 元 王冕 《墨梅》

注:

1、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2、注释

  特别注意:【吾】 通假字 在现代文中同“我”,此诗有两个版本。

  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3、译文1:

我家洗砚池边的画中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译文2: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4、王冕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早年的王冕,不像一般人印象中那样悠闲恬静,倒是个一度热衷于功名事业的人。他曾专心研究孙吴兵法,学习击剑,有澄清天下之志,常拿伊尹、吕尚、诸葛亮比喻自己,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元蒙贵族统治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残酷现实教育了他,他的这一幻想很快就破灭了。他参加过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回来后,满怀愤郁,就把所有的文章烧毁掉,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

5、《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6、梅花或梅花精神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我们中国人姓名中的花木种类,我估计带有“梅”字的会名列前茅,而且可能有不少以梅为名的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梅花。这就是“梅花精神”的作用,但梅花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决非仅此而已。

  谈到梅花精神的现代启示,我们首先得谈一下“国花”的问题,因为这是对现代社会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启示。国花的来源丰富多彩,有的是该国最常见的野生花卉,如法国的雏菊;有的是该国特有的植物,如黎巴嫩的雪松;有的是该国最重要的作物,如俄罗斯的向日葵;有的是该国人民最有感情的植物,这往往反映了该国人民的共性,如日本的樱花,反映就是好花难得,好景不长,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因为樱花的花期很集中,一树樱花骤然全部开放,但5—6天之后花瓣又全部瓢落。

  我国国花目前的争论主要是梅花和牡丹。这两种花都是我国传统名花,都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但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却截然不同。梅花小而香,牡丹大而艳;梅花享誉江南,牡丹主产中原;梅花傲霜斗雪、坚贞不屈,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梅花以精神取胜,牡丹以形态见长;梅花表过程,牡丹示结果;梅花有居安思危之虑,牡丹带太平盛世之象。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只有梅花最能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虽然强调艰苦奋斗的过程,但并不回避太平盛世的结果。当然,如果将梅花、牡丹作为双国花,也不失为两全之策。

  历史上有过“梅仙”王冕,我们现代人到不必成为梅仙,但我们能从梅花精神中领悟到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梅花也有不少缺点,如怕水涝、怕乐果、怕二氧化硫,叶片伏秋旱卷曲,等等,但它忍辱负重、顽强生存,并怒放在早春。梅花孕育一季花需要整整一年,而且要躲开各种有致命危害的自然条件,并忍受低温严寒。我们现代人太讲究效益,凡事很少有耐心,恨不得早上种花,晚上结果;今天投资,明天收益;本月开题,下月鉴定;今年毕业,明年获奖。我们现代人缺乏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凡事都要宣传到位,惟恐把自己埋没了。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种梅花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好,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能丢。中华文明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华大地的承载力已经充分发挥了。为什么我们的文明没有间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要像梅花那样傲霜斗雪、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

7、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为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淡泊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干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凄切着、幽怨着,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常常是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在梦乡里看到那干树万树的梅花。

8、梅花的枝干很粗壮,遒劲挺拔,有力地托起根根枝桠。难怪水墨画中梅花的枝干总被画的那么浓重。花之风骨!花之魂啊!枝上没有叶,只有花朵和花蕾。开放的花一律是黄色的,花瓣的形状有点像桃花,我小时候误以为桃花就是梅花呢!片片花瓣娇嫩欲滴,面对料峭的寒意毫无畏惧。

在这飞雪的季节,天寒地冻,她却昂首怒放。毫无让人娇怜之意。我想,那些身处逆境仍然奋发向上的人们,不正如灿笑于寒风中的梅花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么?

站在梅树下,淡雅的清香“诱惑”着我,凑近花朵嗅一嗅,香气淡淡的,清清爽爽的,是让人持久喜欢的那种味道。

梅花味美色正,不杂糅。可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多么超凡脱俗的世间尤物!堪称人之楷模!

从小就知道她是“岁寒三友”之一,梅兰竹菊之首。她坚强、高洁、谦虚。她是花中的“贵族”,是最有气质,最有品格的花!古往今来,名人骚客无不赞美梅花。自己的名字中也带有个梅字,很骄傲,还常以梅花自喻。

我最喜欢她甘于寂寞,独自芬芳,不炫耀。

花朵俏丽,却从不和百花争夺春天,只是悄悄地把春的消息传达给人间。在她怒放的时候,不会因没有彩蝶的盘旋而失落,也不会因没有蜜蜂的飞舞而沮丧。!百花争艳之际,她静静地隐去。

“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谢了,落在地上,化为泥土,但是幽香.如故……尘世间还有谁如此呢?

赏梅的人看中的是梅的品性与气质,体会的是梅的精神与风骨。这次一见,我更爱梅花!

9、喜欢梅,还有梅花如诗的传说:相传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每每想起这个典故,都会浮想联翩。好像梅仙子真的飘飘欲来。

不错,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实是文人墨客之深趣。一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来到罗浮山中,想到隋开皇年间贬官赵师雄在荒郊松林间月下巧遇梅仙的故事,写下了着名的咏梅诗:“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即赞美了梅花的冰晶玉洁、清丽温婉的品格,也道出了诗人日暮天寒中的那份落寞与凄凉。元代画家王冕,酷爱画梅,常常寄情于画卷,寄意于墨梅。他独辟蹊径,一反宋人宋人疏枝浅蕊的画法,而以千丛万簇,风神绰约,来表达梅的气慨与操守。“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其实踏雪寻梅也好,画梅也罢,都是文人墨客寻找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支撑。写的画的是梅的品格,人的精神,且这种精神高雅清纯,飘溢古今。

是啊,梅花有骨有魂有魄,高洁无暇,凌寒独秀,气韵独特。梅花清丽多彩,幽香袭人,美丽脱俗。她像我生命中的一道光,折射着最靓丽的色彩。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桑海沧田,梅开梅谢,我虽情系梅花,但生在北国,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梅花。每每想来,心里一片凄然。因为梅花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半耐寒,但是她的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只有在湿润的气候,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条件下才能较好生长。

但是不管怎么样,以梅为伴,珍藏一份纯真,守护一份澄澈,蕴含一份梅魄,缱绻一缕梅魂,总是惬意的。

10、这是一株黄瓣红蕊的腊梅树。

梅花迎风卓立。走过繁华喧闹的春天,走过燥热难耐的仲夏,走过清凉空荡的深秋,梅树在寂寞的腊月寒冬停步。在这样一个没有蜂蝶留意,也没有游人赏识的角落里,她淡然地绽开了花瓣,只有朔风和雪花和她做朋友。

幽香四溢。

行人们脚步匆匆忙忙,向着自己的前途赶去。很少有人会停下来看一眼这江南的雪景,更不会特地来欣赏这畸路边一树含冰带雪的腊梅花和这沁人幽香。真正懂得欣赏腊梅花和这江南雪景的,是那些隐士。

长久以来,隐士的生活被认为颓丧而且逃避的。然而他们远离了地位金钱至上的处世金针,远离了勾心斗角的政治角逐,也远离了世间的喧嚣浮躁;懂得回归纯朴,用真性真情来回味生活,回味江南的冬天,回味雪景,回味腊梅花。

腊梅花在中国的地位是很独特的。一般说起花花草草,便使人想到芬芳的桃李,鲜艳的牡丹--以春夏盛开的花木为多。腊梅的存在,似乎纯粹是为了做清傲君子的陪衬和写照。林和靖种梅,王冕、徐文长画梅,陆游、龚自珍咏梅,都是名闻天下的风雅之事。风雅之事自然少不了写写诗词来凑趣,不经意地一瞥那清风翻乱书册就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微云淡月迷千树,流水空山见一枝。”“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真个是举不胜举。

而自古以来诗词中刻画梅花风骨最传神的,则莫过于陆放翁的《卜算子·咏梅》和王冕的《题墨梅》,诗词一出,余文尽废:

题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诗读词,悲怆跃然心上。

以诗言志,隐士们喜欢梅花,是因为梅花清逸绝伦不与世同流合污,与隐士的品格十分相像。隐士们喜欢写梅花,不单是因为梅花美丽动人,更是借梅花宣泄他们内心的寂寞和看不到人世间真性情存在的抑郁闷气。兴薄的时候可以坐在树下酌酒吟诗、弹琴复长啸;兴高时,狂笑高歌,直至放浪形骸,痛哭流啼。其行为虽不容于世人,但确然别有一番风骨。

倚窗卷帘凭栏,这一会儿功夫,雪已经下得很大了。腊梅枝条上压了半指厚的一层。小小的腊梅花不堪重负,一阵轻风吹过,三三两两飘然落下来,在白玉般的地面撒上了数点清雅的梅花妆。被风吹得远的,悠悠然落在水波纹里。水面平铺如镜,映着云影映着弯弯的石拱桥,透着水里的游鱼和碎石。玲珑的小小腊梅花不愿随波逐流远去,只肯在水岸边轻盈地伴着一圈圈扩散开来的涟漪上下起舞呢。

岸边几个小孩子欢呼着竞相追逐玩闹,迎接江南很少有的下雪天,这里也是他们的乐园。雪地纯结如白玉,没有沾染半点污泥,就像他们童年的心情。他们快乐地在软软的雪地上奔跑着,拣着积雪打雪仗。那雪团一不留神击中了腊梅树,引来一阵好大好急的雪花雨,雪雾朦胧中,两个来不及逃开的小孩子刹那间被堆成了雪罗汉。

落下的腊梅花不肯远远地离开腊梅树,然而一起玩雪看腊梅花的人呢?长大后,每一个人都要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离开生长的故土,奔波在烟波千里外的他乡,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是很平常的事。但每个游子无论走得多久,无论走得多远,他心里总装着家的牵挂,事业的成功不能填补这内心深处的空缺,年岁愈长,这种感情越强烈。无论他身处何地,总在默默地寻觅着与故乡相关的点点滴滴,呼应着远方传来的每一声呼唤。

11、喜欢各种美丽的花。然而,我却赞美梅花。我喜爱梅花特有的韵律感。她铁干琼枝,线条清癯明晰,变化和谐,或横斜挺秀,或曲如游龙;干枝叶花象跳动多变的音乐符号,呈现出很强的韵律感。每当凝神观看梅花时,似乎耳畔常常响起委婉动人的《梅花三弄》。我赞美梅花,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是一种超凡绝俗的美,更赞美她的高洁、清纯、淡雅,无妖冶之色,去轻佻之态。红花需要绿叶衬,而梅花,没有绿叶衬着,那光滑的枝干上,没有叶子。也许,她曾经可能有过柔软的叶,窈窕婀娜的枝,但为了抗拒冰雪的压迫,她变得冷峻而坚强,在严寒吞噬了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她,放弃绿叶的衬托与呵护,依然傲立于霜枝之上,闪烁耀眼的光芒,在阳光下,在严寒中频纷着淡淡的芳香,那迷人的香气,梦幻般轻轻笼罩着冰冷的世界,她,为败落、稀零、单调的冬季,增添了闪光的色彩。

我欣赏梅花,不只为其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更欣赏她默默开放的品格;欣赏她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欣赏她,无意争春的豁达。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让我们向梅花学习,学习它的精神,这样,人生的路程上你会不畏严寒努力向上直至终点。我喜欢梅花,我喜爱梅花的外相神态,更喜爱梅花的内质神韵。喜欢她清丽超然,清雅脱俗,清白无瑕,清正无邪;喜欢她的孤傲、坚强,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里,依然傲然的伸展她的腰肢,绽放它那耀眼的美丽。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谈笑风生、壮怀激烈、风光无限、春风得意的时刻,也同样会遭遇伤感落寞、消极低落、失意怅然、每况愈下的境况。面对举步维艰、无法把握的命运,面对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现实,面对人情越来越淡漠的社会,面对艰难挫折、困惑不解的生活,我们虽然无法超凡脱俗,超然物外,但至少能像梅花那样以“俏也不争春”的淡泊和“消极不知寒”的风骨,耐于孤独寂寞,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清醒,保持生命的灵性率真,既不悲观沮丧,牢骚满腹,又不自命清高,妄自尊大,时时宠辱不惊,沉稳自信,执著坚定,乐观进取,以平淡宁静的心境,以豁达从容的心态,去独自品尝生命的定力,去诠释生命的真诚,善良,美丽,热情,再次无怨无悔地昂然绽放“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生命的精彩!

12、茧蛹为实现展翅高飞的意愿,于是努力的破茧成蝶;雄鹰为实现空中之王的意愿,于是不断的搏击群雄;小草为实现追求阳光的意愿,于是坚韧的忍痛成长。生命的意愿,不也应该如此吗?

生命是短暂的,在岁月的年轮里瞬间即世;生命是脆弱的,在自然灾害下不堪一击。生命是渺小的,是无助的。但生命又是无坚不摧的,那就是生命的价值。鲁迅曾说过“有得人死了他还活着。”虽说生命不能长生,也不能死而复生,但是生命的精神却可以得到永恒的轮回,就如昙花一现时的辉煌,短暂却留下了抹不掉的足迹。

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对生命就有所感悟。那是南朝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魄;是元朝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的清正;那还是清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言。每一句诗都暗含着生命的内涵。让生命有了不死不灭的身躯。

而今,生活中的坎坎坷坷,又怎能阻挡强者的意志,智者的远谋。让生命有价值是需要漫长的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想《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一位远不如常人的聋哑人,却舞动着生命的奇迹,在听不到声音的状况下艰苦训练,以一支《孔雀灵》一舞倾师,之后在央视春晚上一举成名,最终登上两大世界顶尖艺术殿堂━美国卡耐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正如苏轼所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邰丽华用辛勤和汗水演绎了她顽强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烟花一响而散,却不甘于此,在响亮之时绽放火花,散落星空;春蚕七日一生,却不甘于此,在垂死之时竭力吐丝,织布缝衣;流星一闪而过,却不甘于此,在陨落之时划破夜空,留下足迹。生命瞬间即世,又怎能虚度年华。

13、因为世俗,净地难寻;因为人杂,乱语丛生。在尘世间生存,世事纷扰,总让人感慨,总让人无语,总让人禁不住唏嘘怨叹。一个眼神,一句戏言,一次交流,总不经意击破尘封心底的围墙,不经意间惹起心中那莫名的纠痛,总是无故纠结:为何雪白的心情,总要沾染是非的愁结?到底是人心敌不过现实,还是现实在改变人性?多少次,冷酷的外表已经跟雪同姓,静默的心已经和雪同行;多少次,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尘世;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污浊。但,我的血依然是热的,我的情依旧是澎湃的,我的心还是灵动的,甚至是火般的。热情似火的心在雪里求得暂时的冷静,在雪的历练里理性地感性着生活着,偏安一隅。世俗的人总不让雪执著纯净着,他们总喜欢掺杂些不干净的东西进来,人言,人心,人性,现实有时候让人尴尬,纠结,压抑,心寒。世俗的人追求名利,只有财富名利才值得他们一提,才值得他们拍掌称快,他们浮躁的心永远住不进雪般的洁白世界,那些心灵的愉悦被他们的铜臭所掩盖,那些高雅的情趣,自我的陶冶被他们所不耻,甚至成为他们的笑柄和嘲讽的碎语。他们嘲笑那雪的世界里的我,有人说:有的人一字值千金,而你的咿呀到头来得到什么?写什么写,有意义吗?文字能当饭吃?面对反对文字的声音,我也常自问自己,是否天真?是否荒唐?心灵的深处给了我最美的答复:文字,是我生活与思想的压力的释放地,是我心境平和的陶冶地,是我心灵的憩息地,是我修心养性,怡情自娱的温馨港湾。

在这雪的世界里,我的心灵更加纯美,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浮华的世界总让人心浮躁,人言也曾动摇我心。那些讥讽的赞美有时来得冷若冰霜,利如刀割,我只想在繁杂尘世守住一份文字能给的清心,净心,静心。吃喝嫖赌或灯红酒绿我从不涉足,为何总遮不得世俗的口?自由与权利的赋予,只为在生活与思想的压力找一处自我情感释放与调和,以取得心理或思想的平衡与安静,只为了让生活安排得更好,心绪能更宁静的面对风雨,让精神世界充盈,这有何不可?到底,是社会繁华改变了人心,还是人言本来就可畏?终归活在别人的影子与声音里,那是一种负累与纠结,但有时你又不得不面对。也许高处不胜寒,高处不适合群居,这片宁静之地只属于少数的不食烟火的我们,雪地是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世界,它容不得俗人和杂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我非智者,但懂我者知我心,不懂我者无需纠结,坦然自在,文字的雪地,诉说着我的心声,唱着我那不老的心灵之歌,你路过驻足或讶异或欣赏,我都满意欢喜,我再不为言伤性,只做我自己,哪怕踽踽独行,我行我素,我自我精彩。雪地里,何妨吟啸且徐行!

14、在梅林尽头,我还发现了一株单瓣的宫粉梅。仰望着她,回忆起儿时学画,老师讲梅花有五瓣,利用点梅画法,五笔一组,即可构成一朵完整的花朵。尽管那个时候没有水彩水粉,仅是墨汁画成的黑色梅花,然而每每勾勒出一朵梅花,心里盛开的却是一朵朵稚嫩而鲜艳的红梅。望着这株单瓣宫粉梅,忍不住为其取名国画梅。

喜欢梅花,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她是唯一有着“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两个美誉的花,她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

喜欢梅花,来自那些富有意境和无边想象的古诗词中。无论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不畏严寒,无论是“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淡泊名利,还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独善其身。梅花始终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国人精神品质。由此,国人皆爱之,不以为奇。

春雨连绵数日,那片梅林如何?或许零落成泥碾作尘,但相信她们依然香如故!

谁说“梅生江南,北方无梅”?期待冬日里,与你和我,一起再次走进那片梅林!

15、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辞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而文人们的际遇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刚正耿直的正人君子和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尽尝阶下之苦。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便往往被他们寄寓远大的志向,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如陆游的诗“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王冕也有诗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正是这些古仁人的生花妙笔,给梅赋予了①迷人又孤高桀骜的个性,且广为传播。

  从拟人的角度看,造物也实在是委屈了梅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属第一,节气恰恰是在“苦寒”之时。尽管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而梅却我行我素,不屈不挠,在苦寒之中“寂寞开无主”,显现着既勇敢叛逆又悲壮凄楚的色彩。正是梅的这种秉性,才使她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大千世界中非但未被挤出局,反而被文人们升华到“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的位置。作为一名忠诚的“梅客”,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常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世上其它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人若托生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时时遭人羡慕当然是大好事。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世界之上,高官厚禄的幸运者终归是极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我当然不喜欢贫穷,现今社会,一个终身怀有衣食之忧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但是我也从不企盼锦衣玉食,大富大贵,凭组织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能有一份自己力所能及又喜欢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上衣食无忧就已足矣。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他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② 了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顺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它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