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 赵玉沛院士:为医而生,他是中国外科学领军人物,北京协和的掌舵人!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3 20:46:26
分享:

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历史上,作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涌现出一大批杰出而优秀的人物。

他们无疑是一群写进历史的人,是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史上璀璨的星辰。如果缺少了这些名字,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历史将会黯淡无光。

本期介绍赵玉沛院士,他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77级,目前是中国外科学的领军人物。

躲避酷热的终极方式,就是迅速做完该做的事情,躲入空调房。

面对的那台电脑,已经几天没有敲进去任何一个字。

这几日的注意力完全被深圳湾对面那场风波吸引过去了。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8月19日,距离白求恩医科大学建校80周年庆典还有一个月。

在母校八十周年华诞之际,不知不觉开启了白医校史人物的整理,从接触王恩厚、车敏瞧、康克等等老校长老书记的子女家属开始,慢慢体会到一种历史的震撼和厚度,感受到那种老白校的灵魂和执着。

已经有太多追忆淹没在岁月之中,如同我们母校那个让人无法割舍的名字:白求恩医科大学。

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生怕突然有那么一天,再没人能清晰记起这所学校生于何时何处,也许未来还会有人,为这所历史上曾经辉煌灿烂过的大学到底在哪一年消失而争论不休……

这一期介绍赵玉沛院士。

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普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及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美国《外科学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副主编。2005年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聘为国际资深会员。2007年荣获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被推举为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胃肠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的兼职太多,恕我不能全部列举。

赵玉沛,1954年7月20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从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他虽然看上去个头不高,但是人显得沉稳,声音沙哑,自带威严,不易接触,由于人长得比较帅,到哪里都很醒目。

没人能想到,后来他能成为长春市引以为傲的城市名人之一,同样也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引以为傲的杰出校友之一。

他传奇的经历,在后辈们的眼里,无疑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也许这篇文章,可以让初入医学的师弟师妹们得到一些启迪和激励。

1970年,赵玉沛初中毕业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学习基础医学技术。

1972年,卫校毕业后,他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工作,做了5年基础技术员。当年他是技术员里最爱学习的一个。

赵玉沛回忆那段日子时候说起,正是在那时经常和手术器械打交道,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医学功底。

1973年,赵玉沛参加了医院的下乡巡回医疗。

当那些医生们为村民看病的时候,赵玉沛就和技术员一起在乡村给当地赤脚医生讲课。医生们在村民的炕头进行外科手术时候,赵玉沛都要在一旁打着手电筒充当“无影灯”。

缺少药品,赵玉沛便与其他人一起亲自制药,亲自采集来中草药,捻成面儿,裹上半湿的小米,做成药丸。这种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当时药品短缺的困难。

亲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使赵玉沛坚定了当一名好医生的决心。

显然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我在1986年也曾经跟随校团委组织的医疗队下到农安县黄金乡,亲眼见过那里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那里的农民大多只认两个药,一是退烧药,二是止痛药,不管什么病都是这两样万用药,根本不去医院看病。

1977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10月,长期盘踞学校领导层的工宣队、军宣队被请出学校,吉林省委任命贺云卿为校党委书记。原校长王恩厚调往北京任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在白医大上班的赵玉沛决定报考大学,这个决定改变了赵玉沛的一生。

白天上班,晚上看书,赵玉沛下班后不回家,就在单位复习,每晚看书到凌晨三四点钟。桌子上垒了半人高的书,硬是被他一本本地都啃掉了。

1977年11月,十年中积压下来的570多万的考生,从车间、从农田,从军营走进了改变命运的考场。

当时考试来不及全国统一进行,而由各省、市单独组织安排命题、考试和阅卷等一系列工作。

1978年3月12日,赵玉沛和77级563位学生一起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

77级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全国共30万人,时称“天之骄子”。

1978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逝世39周年纪念日,学校隆重举行了恢复校名大会。

这一天,新民大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盛况空前。

经国务院卫生部和中共吉林省委批准,吉林医科大学在这一天恢复了原本的名字:白求恩医科大学。聂荣臻副委员长亲笔题写了校名。省委书记高扬在嘉宾簇拥下,在鞭炮声中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校牌揭彩。人民日报作了报道。

不知道将来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重现这次盛况。

我们佩戴的校徽上面校名,就是这个时候聂帅题写的,我们毕业后邓小平也给母校题写过校名。

1979年8月29日,贺云卿兼任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

这个时期学校着力于恢复重建,清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冤假错案平反昭雪。

1980年开始,学校从77级抽出70多名学生组成14个自学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科研实验,写文献综述,翻译外文,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能力。

赵玉沛很快表现出一种领导才能,他在校学生会担任了宣传部长,学生会和团支部干部的经历,使他的实干能力和口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982年8月,卫生部部署高等医学院校实行业务统一考试,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召开了统考命题研讨会。

1982年11月,全国统考,77级551名学生全部参加,平均分数83.83。

1982年12月,赵玉沛所在的77级大学毕业。当时白求恩医科大学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毕业生直接进入北京协和医院、301这样的超一流医院,仅77级一批就有15人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这些人后来成为这所国内顶级医院的中流砥柱。

在他们中间,赵玉沛后来成了北京协和医院掌舵人,同学王以朋和李冬晶任副院长,院班子里来自同一所高校同一年级的三驾马车,这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从2010年8月开始,以同行评议的方式,启动了全国首家也是唯一的《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排行榜》评比工作。

北京协和医院一直牢牢地雄霸着中国医院综合排名榜首的位置。

以至于民间出现了“全国人民奔协和”、“要想活到协和”等俗语,继而引发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教育培养制度弊端的大讨论。

、赵玉沛、王以鹏)

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办公室,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实习大夫几乎都是夜里12点后才会离开病房。

来到协和,赵玉沛立刻融入到这种氛围中。

赵玉沛回忆刚第一次跨进协和的情况,他说因为来到协和后,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这个省级“队把式”与协和国家队之间的差距,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拼命地学习,才能让自己在仰视高峰的时候不至于自卑。

他每天早上6点钟进病房,诊断、治疗,晚上看书、写病历、节假日坚持查房,有时周末也回不了家。

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后,赵玉沛几乎就没有出过协和大楼,以至于过了很久,他都一直不知道医院附近的王府井是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上一台手术,都会非常兴奋,几个实习大夫常常为了一台阑尾炎手术而争得面红耳赤。”

从开始他养成了上班先看病人,睡前再去查房的习惯。

“有事随时叫我”,成了他的口头禅。这种习惯他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做了院长后仍然没有改变。也正是这种忘我的工作使他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从到协和以来,赵玉沛就一直很玩命地工作,安排的手术几乎台台不落。在手术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赵玉沛已经惯于打“硬仗”、“恶仗”。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他常常在手术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哪怕最后已累得筋疲力尽,他仍是一丝不苟坚持把最后的环节做到完美。

因为工作玩命,长年累月地长时间站立做手术,1995年,赵玉沛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左腿肌肉开始萎缩,做手术时,他只好“金鸡独立”,靠一条右腿支撑着。犯病最严重的时候,他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身体的伤痛使他每次做手术都得绑着护腰上阵。

在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幸运地遇到了恩师朱预教授。

朱预教授是我国杰出的外科学家,医学科学家,教育家和医院管理专家,中国普外内分泌外科学家奠基人之一,1984-1992年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赵玉沛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好的外科大夫,一个像我的老师朱预教授那样好的外科大夫。”

赵玉沛是朱预的大弟子。忆起恩师,赵玉沛说,恩师如父,“与他在一起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与自己的亲生父亲。”赵玉沛说,“朱院长不仅手把手地教我们怎么做手术、怎么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如何做人。”

赵玉沛十分尊敬自己的两位导师朱预和蔡力行,平日里对他们敬重有加。有重要活动时,赵玉沛不忘把两位老人请来。特别让两位老人感动的是,每年的生日,赵玉沛都会带着弟子们为二老庆祝。“赵院长自己可以不过生日,但一定要给自己的导师过生日。”这一点给他的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13年3月30日,在协和工作了61年的朱预老教授去世。

耳濡目染,赵玉沛的弟子们也秉承了这种尊师重教的习惯。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有时也会给赵玉沛过生日。在这些学生眼里,赵玉沛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他给予学生们的不仅是科研、工作上的指导,还有对其生活的关心。有些弟子已成家立业,他则连学生的孩子多大了,在哪儿上学等都一清二楚。

1987年赵玉沛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

在做了大量的腹部外科手术后,赵玉沛对器官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了然于胸。但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胰腺外科作为自己的专业,研究的方向就是被很多人视为畏途的领域:胰腺外科。

胰腺癌,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球的医学难题。因其生长部位深、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一旦被查出来,也有一半的病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故被称为“癌中之王”。

目前,手术切除肿瘤被认为是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方法。与其他手术不一样的是,胰腺癌患者术前情况就比较复杂。手术本身的难度也非同一般,很多脏器需要切除,再一个个接上,这是件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尤其是胰腺的血管与器脏粘连得非常紧密,稍稍分不好,就容易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可以说,胰腺手术没有小手术。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大的手术,也最具挑战性。这一手术所涉及的很多难题很多仍然没有解决,仍有很多争论。

赵玉沛曾遇到一次比较危险的手术就是给一位70多岁的老人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做到一半,病人的心脏突然不行了,出现室颤、房颤,手术被迫中止。这时,病人的肚子已经打开,一些器脏也都被切割下来,怎么办?只有先处理好病人的心脏问题。相关科室的大夫也都赶过来了。直到病人的心脏恢复正常,才得以接着做手术。从上午10点一直做到下午三四点,这个手术历时五六个小时,病人终于被挽救了过来,这充分体现了协和医院的综合优势。

1988年,赵玉沛被派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做访问学者。

两年后,他回到了协和医院,继续做一名普外科医生。

“协和的文化氛围非常吸引我,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吸引我,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从来没有想过留在国外,况且我也要对得起为我出国做担保的导师朱预院长。”

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系副主任、副院长。

见过赵玉沛教授手术的大夫,无不感叹他手术做得又快又好。他的弟子形容,他操刀手术就像大师在表演。他自己说,给病人做手术有两个“事关重大”:一是事关病人的生命安全,病人一生中也许就做这么一次手术,做好了,病人终生受益。二是事关医生的声誉,医生要把手术当做一个精美的艺术作品来完成,手术要做得精细。

2000年,时任外科主任的赵玉沛出于“为青年人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和锻炼表达能力的舞台”的目的,把该科年轻的博士、硕士、实习生和进修医生组织在一起,倡导成立了“青年医师沙龙”,让大家利用周末聚在一起,围绕事先定好的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医院的专家或行政领导有时也会被请来对话。

为了提高大家的外语水平,有时还规定必须用英语演讲讨论。

2002年,赵玉沛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经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同时行脾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15分钟,患者血糖恢复正常,第二天就能够下地行走。

赵玉沛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不但精于“术”,而且长于“思”。不管是在查房中,还是会诊中,针对疑难重症病人,赵玉沛往往能直逼问题的核心,准确地判断病情,并敢于创新疗法。“遇到棘手的问题,他往往不拘泥于任何书本上死的东西,而是能跳出书本,从经验和实际出发制定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赵玉沛的弟子们说到这里,禁不住啧啧称叹。

2003年SARS爆发。北京协和医院迎来了源源而来的病人,时任基本外科主任的赵玉沛要处理的已不仅是本科室的事情,医院里里外外的许多事他都脱不开身,那些日子,他被大家戏称为“疑似院长”。

这一年,赵玉沛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他管理方面的才能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为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他管辖着6个部门及9个院工作委员会。在其位,谋其政。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在他的运筹下开始出台。改革医院“药事会”是他上任副院长后的大手笔之一。

和协和的血脉相融中,赵玉沛凭着超凡的智慧和胆识,找到了破解协和管理难题的路径和方法。当副院长的时候,赵玉沛就向背后利益关系复杂的药事管理大胆开刀,胆识与智慧均令人赞叹不已。他把药事委员会从25人扩大到180人。医院召开药品采购会的头一天晚 上,才从180个药事委员会成员中摇出25名有投票表决权的专家号。如果哪位专家在此之前申报了药品,他就没有资格再成为这25人中的一员。利益中人与非利益中人都不得不为此叫“绝”。

出色的学术成就、敏锐的学科发展方向感、丰富的管理经验,使年富力强的赵玉沛2005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007年12月5日卫生部党组任命赵玉沛为北京协和医院院长。他也成了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以来第一位民选出来的院长。

赵玉沛出色的管理能力,完美的管理艺术,让“协和人”集体决定把整个医院的命运交到了他的手上。

当时,协和医院北区门急诊楼和手术科室楼拆迁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相持三年没有结果。他上任后把协和医院自己的宿舍拆迁作为突破口,立下了倒计时四十天完成任务的军令状。164户住户中除两户外均在规定时间签署了协议,完成了搬迁。他奖惩分明、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让全院职工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新气象。

同时赵玉沛带领新的领导集体,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做强协和西院区,盘活协和现有的资源。切实提高协和西院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患者在协和西院区同样享有"协和水准"的诊疗服务。

如果说医院建设拆迁工作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看到的赵玉沛教授果敢的一面,那么在对协和长辈的尊重、对青年人的关爱,则展示了他的柔情满怀。

在2008年的医院春节团拜会上,医院表彰了为协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十六位老专家教授,他亲自审阅修改为每一位专家的颁奖词,营造出的"感动协和"的氛围感染了全院职工。

他用实际行动给全院职工树立了尊重长者、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典范。

北京协和医院在近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全员广泛参与、充分讨论,凝聚共识,制定了《北京协和医院章程》,将医院治理的一般规律稳定和规范下来,旗帜鲜明地向全社会宣示了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的办院方向、“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病人满意、员工幸福”的办院理念,以及“学术协和、品质协和、人文协和”为表述的百年协和内涵,展示了全体协和人共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让业界和社会透过章程,看到协和是在怎样的办院理念指导下开展医教研管及社会服务的。

2007年当选《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

2007年是外科学的盛世之年,又恰逢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成立70周年。赵玉沛教授被授予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又当选为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在他的亲自领导下,第十六届亚洲外科年会30年来首次在北京成功举行,世界眼球"聚焦"北京,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展示中国外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水平,促进外科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在全球仅可授予150位荣誉院士称号,而此前已经授予了145人。

作为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和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他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没忘记将协和在胰腺癌治疗方面的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以协和胰腺外科中心为基地,引领全国胰腺外科的共同进步。

他还带领全国16家胰腺外科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胰腺癌综合治疗体系的建立”,就胰腺癌诊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搭建了全国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对我国胰腺外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丰富的经历,使赵玉沛在更加宽阔的平台上思考中国外科的未来。

中科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允怡说,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香港与内地外科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我目睹了内地普通外科的飞速发展和显著变化,也见证了赵玉沛从一位青年学者逐步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外科专家和学术领袖的历程。我对他出色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人格魅力有强烈的感受。

赵玉沛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外科专家,管理工作更是做得令人刮目相看。在担任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职务起,他主管支撑医院日常工作运转的6个医疗部门及9个医院工作委员会。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在他的运筹下开始出台。改革医院"药事会"是他上任副院长后的大手笔之一。

2008年1月他又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灾情,在赵玉沛的亲自指挥下,全院以最快的速度组成救灾应急机构,针对抢险救灾的不同时期,对医疗救治的不同要求,分6批共13人奔赴灾区。从现场抢险搜救到大规模伤员救治的医疗决策上,都做出了协和人应有贡献。为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和医院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保障任务。包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政要、国际奥委会、各国奥委会和奥运大家庭的上万名贵宾的医疗保健工作,奥运村综合诊所以及奥运场馆的医疗保障工作。赵玉沛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和制定详尽的措施和预案,切实做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医疗工作万无一失。特别是在抢救遇袭美国游客的过程中,他和一线医务人员奋战几昼夜,指挥有力,精心救治,挽救了伤者的生命,显示了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同时按照政府的要求,妥善处理了敏感信息的发布,确保了奥运的顺畅进行,维护了国家形象。

因为忙,赵玉沛常在中午吃饭时间和学生们交流,进行科研指导。或者,趁着周末,把大家召集起来就临床或学术上的问题开展研讨。学生们写的论文,赵玉沛也都要亲自阅改,耐心指导。有时到外面开会,趁着休息时间,他就泡在房间里审改带来的学生论文,或者沉思一些问题。无怪乎学生们都一致认为,“赵院长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

作为赵氏的门下弟子,他们感受真切的还有导师的“爱而不苟,严而不厉”。

吴文铭是赵玉沛的博士生,第一次在手术室当助手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戴橡胶手套时,一慌神,竟把手套弄破了,本想好好表现一番的小吴一下窘得不知所措。

赵玉沛走到他跟前,亲自帮小吴重新戴好新的手套,环视了一下,严肃地说:“学生不会干的事,首先是老师的责任。”言传身教间,他让学生们懂得了真正的行医之道,也使宝贵的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吴文铭是白求恩医科大学95级医学系的小师弟,2000年大学毕业,那一年正值吉林大学合校,他应该算是最后一届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生。2002年考入北京协和医院读硕士,2007年读博士,现在已经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副院长。

吴文铭说,赵老师带教时候常说的一句话:“这里没有院长,只有外科大夫。”

在学生们看来,赵玉沛对手术的追求近乎完美。一次给患有腹膜后肿瘤的小姑娘做手术,由于手术前还不能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陈大夫在开腹时切了近10厘米的口子,主刀大夫赵玉沛一看,有些不满意:“你口子开得有点大,可先开小点,之后需要的话再开大。我们做大夫的,宁可自己先辛苦些、麻烦点!”陈大夫承认,就事后的情形看自己的确口子开大了。当时的他认为,口子长一点、短一点,是无伤大雅的事,何况手术本身很成功。然而,赵玉沛这样提醒学生:年轻姑娘都有爱美之心,肯定不希望自己身上的伤疤太大,我们要尽量多为病人着想。

赵玉沛说:“临床工作中,学生往往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家利用周末时间聚在一起,围绕事先定好的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则可以自由抒发见解,这对青年人的成才很有帮助。”

赵玉沛是一个家庭观念特别重的人。他从来不以工作忙而忽视给家人以温暖。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尽量多陪陪家人。“工作再忙,妻子和女儿提出的要求,我一定会办好。当然,他们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赵玉沛笑笑,那是一种不失为好丈夫和好父亲的感情流露。

逢年过节,赵玉沛会把弟子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请到一块聚聚餐,每次,他总忘不了向在场的夫人们敬酒并献上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谢词:“感谢夫人们!”。因为他知道,在他的带领下,自己的弟子们都忙于医院的工作,很少分担家里的事,夫人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除了悉心培养自己带教的学生,对协和医院青年医生的培养他都投入很大的精力。

在赵玉沛的倡议下,医院2008年投入1000万元设立中青年培养基金。

2009年3月,经赵玉沛积极联系,协和医院迎来了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香港外科医学院对该院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认证考察。

2009年9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心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家获得英国和香港这两家医学院认可的基地,这标志着协和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已经与国际接轨。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师学院在内地建立了首家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按照国际标准培训中国外科医师,对于我国外科医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划时代意义。

“要想让外科事业发展壮大,做人就要有胸怀,要承前启后,甘当铺路石。”赵玉沛如是说。

身为我国著名医院院长,日常管理工作十分繁重,但赵玉沛多年来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即使在2008年协和的院务工作最繁忙的一年,赵玉沛亲自为病人主刀的手术达100多例。

全国最大的非官方网站“好大夫在线”上,他的疗效和态度均得满分,这是全国范围无记名投票获得的“德艺双百”。

2010年,赵玉沛连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同年建立了中国首个胰腺疾病会诊中心。

2010年9月,协和正式宣布成立转化医学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国际化、高水平的转化医学平台。

赵玉沛教授是我国普通外科的领军人物,在肝胆、胃肠、甲状腺等普外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对胰腺外科有着深厚的造诣,是国内外公认的著名胰腺外科专家。尤其是近10余年来以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为基地,率领和团结全国胰腺外科同道对胰腺癌等疾病进行了开创性、系统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我国胰腺外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当一个好大夫不仅要业务强、技艺精,还要医德好,不能辜负患者对你的期望。”赵玉沛说。

赵玉沛做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置个人得失于不顾,把患者的疾苦看得最重。他带给大家的,是一种质朴淳厚的大医情怀。

他特别重视科研工作,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编写了《胰腺病学》、《外科学》等多部专著。提出了胰腺癌细胞起源及发生的新观点,为研究胰腺癌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

赵玉沛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三种胰腺癌耐化疗药细胞株,绘制了与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相关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可能为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分子机理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策略。

由于其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医疗工作中,赵玉沛秉承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业务方面不断进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作为普通外科专家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尤其在胰腺外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病人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可亲,受到患者的好评。尽管承担很多社会工作却始终把医疗工作放在首位,即使走上医院管理者的位置后更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为病人服务。在临床研究方面,通过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改进手术方式,规范手术适应症和切除范围,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倡导建立胰腺疾病诊治中心和胰腺外科专业队伍,搭建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制定符合国情的胰腺癌诊治指南,规范胰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使我国胰腺癌的诊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研究方面,他领导的课题组迄今收治胰岛素瘤400余例、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00余例,均为国际上单中心报道的最大一组病例。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手术例数和治疗效果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临床外科专家,他带领他的团队通过艰苦的努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有效促进高危人群尽早就诊和医务人员减少误诊。提出并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通过多科协作建立了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体系,对于减少不必要开腹、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和强化围手术期处理,使胰腺癌切除手术死亡率及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创立了经空肠胃造瘘术,其创伤性小,操作简单,避免了留置胃管所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开展胰腺癌介入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使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经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明显减轻了剖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缩短了手术和住院时间。

赵玉沛针对胰腺癌诊治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引领全国胰腺外科同道,共同推动了全国胰腺外科的进步和发展。牵头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胰腺癌诊治指南和卫生部胰腺癌诊治的国家行业标准。带领全国16家胰腺外科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胰腺癌综合治疗体系的建立",就胰腺癌诊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搭建了全国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他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50余名,主编主译专著4部,主编的《胰腺病学》被评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赵玉沛教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二奖、北京市科技三等奖、日本国际优秀青年外科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学研究奖以及教育部优秀教师、院校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管理英才、北京市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赵玉沛是白求恩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之一,他不倦笃行,刚柔相济,注重效率,不尚空谈,一直工作在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对胰腺癌进行了全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成果。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尤其擅长疑难重症的外科处理,高度重视诊疗技术改进,努力为患者减轻病痛和经济负担,深受百姓信赖。荣获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周光召临床医师奖、北京市医德标兵及国际外科学院、美洲外科学院、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Honorary Fellowship"称号等殊荣。中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6年6月,赵玉沛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2018年12月21日,赵玉沛在百年协和倒计时1000天启动仪式上发表了一个演讲。演讲中,赵玉沛提到“协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赵玉沛讲到:“因为连续排名第一并不能掩盖我们医院和各学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自我感觉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掌声和赞誉会让你自大、膨胀、飘飘然,斗志和激情就容易消褪,干劲和闯劲就容易松懈,所以掌声越热烈就越应警惕危险。”

赵玉沛有一个协和百年梦,他说顶级医院必须瞄准世界前沿,坚持中国一流,坚持做精做强放弃做大,做自己该做的事并做好,才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赵玉沛说,协和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协和应该是“医学大师的摇篮”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是“患者以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

来源:人民日报、科学时报、院长站、丁香园、经济日报、快资讯、搜狐网、飞华新闻、中国医院院长、百度百科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