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断发 “断发文身”之谜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9 06:19:43
分享:
《苏州日报》2019-11-25

  高福民 高晴

  新中国七十华诞前夕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以及之前申遗成功,成为人们热议和点赞的话题,其意义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那么,对于同样属于良渚文化遗迹所在地环太湖地区的苏州有什么启示呢?

  巧合的是,国庆假期刚结束,我们应邀参观了苏州高新区精心策划、举办的一个历史人文特展。在苏州,在苏州高新区,也分布着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等多处遗址,也出土了各个时期的实物器。其实,“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说的都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史前文化,“马家浜人”“崧泽人”“良渚人”都是远古江南土著人,其名称的不同,只是依据文化发展年代序列而考古学命名不同而已。

  在这次历史人文特展的实物展中,尤为罕见的是一双“断发文身”的展陈品,令笔者开了眼界,颇感收获。

  这是采集于太湖流域的“断发文身陶俑”与“玉冠型器”,这两件器物是我从未见过的。

  “断发文身陶俑”,高9cm,宽5cm,文字说明为:

  距今约6000年,灰陶质,人物半身像,断发高髻,身有文身,类似龙首图案。断发文身,是我国古代太湖流域先民的典型装扮。断发,也就是修剪头发,编结出美丽的造型。太湖流域良渚遗址出土玉冠型器,说明良渚人用玉结发。文身,美的装饰,后来发展成为刺绣。断发文身,不是落后蛮夷的象征,而是良渚人文明、华丽装饰的象征。

  “玉冠型器”,长约5cm,文字说明为:

  浅黄色,有红褐色条状斑,器体扁平,上端略宽于下端,呈倒梯形。上端中部作宝顶状,并有一长形孔,下端锯割出扁短的榫头,榫上有三个等距的小透孔。此物为良渚人结发之物,是断发文身的实物佐证。

  这两件史前文物,前者曾收录于《中华古代陶器精华》一书中,后者却因属玉器非陶器故未收录,可惜了。而收藏者一双慧眼,即使考证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两个时期,在文字说明中结合起来看,理解就很完整,将“玉冠型器”戴到“断发文身陶俑”头顶上,中华五千年左右长江下游的土著人,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大约在4300年前,延续了1000多年的良渚文化突然消失,这是因为上古大洪水,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至今流传,收藏者说得很清楚,这是太伯奔吴之前悠悠岁月留下的珍贵遗物。

  “断发文身”出典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载:“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仲雍奔吴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他俩为了成全父亲想传位于季历的意愿,就离开了陕西岐山下的周原,来到被称为荆蛮之地的江南。

  何为“断发文身”?《史记集解》:“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左传》中也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

  赢以为饰,岂礼也哉?”从实物看,此像断发高髻,即修剪短头发,头顶“玉冠型器”,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宽大而两边翘,似微笑,龙头文身看不出是直接刺在身上还是刺绣在丝织品上,却昂首挺胸,神态优美自然。北方中原先人的理念是,发之父母,不敢毁伤,无论男、女皆留长发,而“断发文身”是多江河湖海水网地区的远古吴越族群的鲜明标志,印证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华文化起源一体多元的特点。龙首是龙图腾,在水中可保佑其不受伤害。这是当地一种风俗,太伯、仲雍尊重之,入乡随俗,打成一片,化为当地人,就受到了拥护。

  一般来说,根据人类文化进程和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学家们把距今约一万年前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起始,而把距今约五千年前至约四千年前,划为中国历史的传说时代。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传说时代的考古大发现,如红山、陶寺、石峁、芦山峁、石家河、良渚,以及稍晚于以上遗址但属于传说时代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等。许多这一时期的发现刚露头时,连考古学家都很吃惊,深感解释起来比较吃力。将这些发现串起来,文化之间联系却很紧密,现在文化发展迅速,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已具有形成文明的诸多必备要素。像良渚古城遗址那样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苏州也具备一些条件,也是能为之做出成绩和贡献的。

  笔者只是从多年研究苏州虎丘泥人课题的角度观察此事,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中国出版基金双项目即将完成之际,这是一个意外惊喜的发现。“以泥塑形”素有人类“第一艺术”之称,梁思成先生曾在《中国雕塑史》中说道:雕塑是“最古老而最重要之艺术”“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陶俑与泥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放在窑内烧制。

  与办展的苏州高新区文旅局的同志联系,请他们询问收藏者能否在课题研究中引用,得到的回答是“没有问题”。但如果有助于印证太伯奔吴前的两千年,而且生动形象,则更有意义。有同仁从良渚遗址公园参观归来说:“搭了几间草棚,什么都没有”。一方面世界遗产本身就要求真实性、完整性,而且余杭还有良渚博物馆;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其真实性、完整性。这方面,苏州也要早做研究准备,既有总体上的把握,又要追求细节,让群众喜闻乐见。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