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出发,过都江堰,一个多小时便到达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耿达,山势平缓,白云蓝天,林木葱茏,海拔1400米左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5度,清爽宜人。每年七八九月间来自成都乃至省外的游客每日多达数千人在此消暑纳凉,尽管小宾馆,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可也常常是一床难求。应朋友之邀,一行7人,于8月16日入住耿达贾家沟。朋友年年夏季耿达避暑,我却是头一回。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日晚大雨如注,至20日凌晨两点,楼外突兀传来骇人的轰隆声响,临窗外眺,借助手电光,只见楼下通道上浊流滾滾,泥沙裹着大石块倾泻而下,那通道两侧停放的数十辆小轿车瞬间被浊浪吞没。数百游客下大雨时已弃屋上山避险,而我和朋友犹豫之间,泥石流已将一楼掩埋过半,此时出户,等同于自杀,无奈只有在断水、断电,通讯信号全无的一片漆黑的楼内坚守。听着楼下不时传来的窗户玻璃清脆的破裂声和大石块,小轿车撞击外墙发出的令人心悸的沉闷的啌咚声,我们在4楼茶园避险的每一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栋"5.12"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小楼坚固吗?一旦垮塌,我们这20几号人将尸骨无存!终于,天麻麻亮了,雨渐渐小了,折腾了一夜的泥沙石块也累了,一楼虽然被泥石流完全掩埋,但小楼安在。危险解除了,我们安全了!我是摄影人,喜爱纪实摄影,此时此景岂能错过,晨光熹微之时,小雨淅沥之中,我脚穿拖鞋从二楼攀木梯而下,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之中用手机定格下那一帧帧难以忘怀的画面。一夜暴雨,致使耿达龙潭电站洪水漫坝,泥石流冲毁4户村民住房,失联8人,2人受伤。因龙潭水电站大坝处于高危状态,为防溃坝,耿达镇转移村民3000人到学校或亲友家安置,水电站下游河道沿岸老百姓已全部转移安全地带。游客自驾或乘大巴陆续向镇外转移约有11000人,而我辗转回到成都敲开家门时已是21日凌晨3点过了。耿达惊魂,终生难忘,耿达坚强,祝愿明天更美好!夜降大雨,山洪暴发,数百游客弃屋上山避险。
泥石流裹挟着小轿车滚滚而下。
平日里清流潺潺的贾家沟已是浊浪汹湧澎湃。
贾家沟沟口堆砌的小轿车触目惊心!
一栋栋纳凉康养农家乐之间的通道一夜面目全非。
镇政府现场召开救援会。
国家救援队开赴受灾现场。
沟内一角堆砌损毁的小轿车。
进出受阻。
穿越。
撤离。
沟口中桥上。
我的爱车也在劫难逃,被冲走数十米远。
我们住宿的农家乐大门被堵。
脱困只能靠木梯。
自救。
难得当回灾民,自拍留影留念。
逃离。
逃离。
逃离。
逃离。
互道珍重。
公路上溺毙的死鸡。
因上山避险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游客们生火取暖。
脱险取暖的一家三代人。
沟口河水暴涨。
等待救援的灾民。
清淤。
等车转移至3公里外的耿达镇小学的贾家沟游客。
近千人暂时安置在耿达镇小学体育馆。
一夜惊魂,脱险安睡。
进食。
喂。
耿达街头售卖的被泥浆呛死的养殖的冷水鱼5元钱一斤。
耿达镇有4户农户房屋被冲毁,失联8名,2人受伤均为村民。图为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直升机飞临耿达运送伤员。
因进出的大门被泥石流封死,朋友92岁的老母亲在8个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用两架木梯被公安民警小伙从二楼的窗户背出脱险,在道路通畅后,抢险救灾指挥部又特意安排一辆救护车把有伤病的婆婆专程送返成都。
下午5时,前方的道路已经抢通,警车引领私家车队从耿达出发回成都。
最后一辆私家车准备回家。
从傍晚7时许开始,阿坝州政府紧急调集的20多台大巴车到达耿达开始转运疏散无车回城的游客,至夜12点10分,数千滞留耿达的游客全部安全转移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