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朱素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朱素颖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东西,那他算没白活”。这是钟南山院士回忆父亲留给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话。简单而朴素,却是一家两代人对医学的情怀与担当。
买上品翡翠难?这的翡翠成色好,原产地... 广告钟南山院士父亲钟世藩教授,医学世家,无双国士,是我国现代临床儿科学先驱、 病毒学专家。他创建了临床病毒实验室从事病毒学研究,在儿科学和病毒学方面均有突出贡献,至今影响深远。
1 钟世藩教授生平
展开剩余88%钟世藩,1901年5月2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自小孱弱,五叔父钟广文从事中药买卖,为其承担了一切学费,使得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钟世藩在五叔父的建议下选择了学医,于1922年至1930年就读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同时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0年7月毕业后留北京协和医院任儿科医师,直至1935年。
1935年7月至1937年11月,任国民政府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任。
1937年11月至1938年9月,钟世藩随南京中央医院西迁,在西迁过程中曾任长沙临时中央医院儿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兼任湘雅医学院儿科教授。
1938年9月至1944年7月迁至贵阳,任中央医院贵阳分院院长、内科副主任。
1944年11月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学金支持去美国进修,1年后学成归国。适逢1946年7月中央医院贵阳分院迁至广州,并改称广州中央医院,钟世藩应邀出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儿科主任,兼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柔济医院儿科主任,并开始定期组织小规模儿科学术交流活动,为广东省儿科学术交流的肇始。
由于战争,钟世藩随医院经历了多次迁址,但他从未放弃医学事业,克服种种困难,维持中央医院贵阳分院之完整,并因此于1947年获国民政府颁发“功在国家”奖。1949年广州解放,广州中央医院被政府接管,他留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卸任,仍担任岭南医学院儿科教授及其下两所附属教学医院——博济医院的儿科主任和柔济医院的儿科顾问。
1950年,钟世藩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后因历次运动影响,学会工作屡受干扰,曾被迫中止。自1953年开始,钟世藩担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负责所有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他将协和的“大查房”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移植至华南地区,建立起系统正规的儿科医、教、研体系,培养出大批儿科人才,其中包括如沈皆平、吴梓樑、何庆兰、廖清奎等多名有突出贡献的儿科专家。
1979年,钟世藩将毕生所学编写成书籍《儿科疾病鉴别诊断》,该书对临床工作指导性强,曾六次重印。儿科医生在当时无特殊器械检查的条件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凭借该书可快速查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钟世藩的主持和领导下,现代儿科学在华南地区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儿科学三大重镇之一,对华南乃至全国的儿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钟世藩持续工作了55年,直至1985年8月以85岁高龄因病退休。
2 钟世藩对病毒学的贡献
钟世藩毕生从事儿科工作,同时又是一位病毒学家。早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读书时,钟世藩就对病原微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
毕业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任住院医师时,他曾研究肺炎球菌的快速分型鉴定,发现用加有特异型肺炎球菌抗血清的琼脂平板培养肺炎球菌时,在相同血清型的菌落周围会形成沉淀环,提示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认为这是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用这种方法能提高鉴定肺炎球菌的特异性及可靠性,缩短鉴定时间,为当时应用特异型抗血清治疗肺炎球菌感染提供了较好的诊断支持。
这种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的免疫单向扩散技术的先驱。
钟世藩在美进修期间,于辛辛那提医学院儿科研究所参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在当时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学科,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钟世藩对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生存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细菌对西方型马脑脊髓炎病毒有保护作用,首次观察到细菌与病毒混合培养时,因细菌繁殖消耗了氧气,病毒活力反而得到保护的现象。
这一发现得到美国著名病毒学家萨宾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毒学家豪威的赞赏,认为这是一项重要发现。该论文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儿科研究院院长魏茨评价为一篇卓越的论文。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当时尚处起步阶段,最大的阻碍是缺乏有效手段分离出病原。
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不一定能导致实验室动物发病,实验室动物感染人类病毒需要采用不同方法来诱发。
例如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需将有感染的物质用微小滤器过滤,滤器滤孔要求细菌不能通过,而是比细菌更小的病原体方能通过,然后再接种到对这种病毒敏感的猴子脊髓使之发病,从而得以证实。要证实是致病原,需要被分离出来的病毒能够在敏感动物一代一代的接种繁殖,并使动物发生同样的疾病及病理学改变。
但仍有更多被怀疑为病毒性的疾病用实验室动物无法证实是病毒感染,因为许多病毒的寄生宿主只能是人,或者只有人被感染后才产生症状,动物感染并无症状出现。
此外,采用实验室大动物分离病毒,需要不菲的财力与人力,只能限定在设备好、条件好的实验室开展研究,不能普及于日常临床诊疗。
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用小白鼠脑内接种分离成功,为这一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开创了新纪元。1940年,有学者发现,将乙脑瘫痪患儿的排泄物,经处理后接种在乳鼠身上,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并命名为柯萨奇病毒。
乙脑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的成功分离办法启发了钟世藩:如果把乙脑病毒直接接种到胎鼠上,是否也能繁殖?如果可以,胎鼠内接种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分离手段,用于分离成年小白鼠分离不到的病毒。
1946年,钟世藩开始饲养小白鼠,儿子钟南山作饲养员。后因院系调整,1953年成立华南医学院,钟世藩得到时任医学院院长柯麟的支持,在医学院红楼顶层建立一间实验室,摸索出乙脑病毒在胎鼠接种的技术。一只妊娠小白鼠,每次最多可接种两只胎鼠,每只胎鼠的接种量是0.03 ml。即使这样小的剂量,由于是在不剖腹的情况下进行,接种部位不确定,导致一定程度的接种损伤,部分小白鼠或当场死亡或因伤致残。在接种5~6天后,于母鼠正常分娩前将之处死,剖腹检查鼠胎,发现被接种乙脑病毒的胎鼠全部死亡,而用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的胎鼠则部分存活。
究竟胎鼠是因乙脑病毒在体内繁殖而死还是因接种损伤而死,肉眼无法分辨。需将胚胎磨碎,制成悬液,接种至3周龄的小白鼠脑内,接种数天后如发病死亡,则证明接种液中带有乙脑病毒。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辨别致病病毒是来自曾经接种的乙脑病毒残余还是在胎鼠内繁殖后的病毒?
这需要用半数致死量滴定法来进一步检测。钟世藩一步步摸索,结果证实,接种病毒的胎鼠携带的乙脑病毒量较接种时剂量大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从而证实了钟世藩的假设,即乙脑病毒可在胎鼠体内大量繁殖,理论上支持胎鼠可作为乙脑病毒分离的实验动物。
钟世藩将实验结果写成论文《试探用小白鼠作为分离病毒的动物》,发表在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年报》上,后又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年会中作报告。
1959年,钟世藩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指导他们继续开展病毒学研究工作,其中研究生沈皆平等分别取接种了乙脑病毒胎鼠的头和躯干做了半数致死量滴定,证明整个胚胎组织都能很好地支持乙脑病毒的生长繁殖。
此后,钟世藩计划利用胎鼠继续分离临床疑似病毒性疾病的其他病原,遗憾的是因历史原因,实验工作刚开展就被迫中止,病毒实验室被撤销,人员解散,钟世藩被迫中断了对病毒性疾病诊断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临床病毒学已经发展成为分支众多的大学科,但钟世藩早年对病毒性疾病在病原学诊断方法上的探索追求和开拓性工作,同他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对疾病原因的探索一样,不仅展现了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远见卓识,也为后人对学科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志谢: 钟世藩教授哲嗣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 女公子钟黔君女士以及其弟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儿科主任沈皆平教授提供本文相关史料及照片,并给予授权使用,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朱素颖
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历史学博士、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员。社会兼职:《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科技史协会医史分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史分会委员。目前发表各类学术文章十余篇,编撰书籍三本,出版个人专著一本。
栏目主持人
李乃适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博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系理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委会常委。
栏目主持人
申乐
医学博士与理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Anesthesia & Analgesia常务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审稿专家、《协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麻醉学大查房》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