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 什么是“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8 14:58:49
分享:

一·何为“乾嘉”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进行考据为主要治学内容。由于该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乾嘉学派”。因“乾嘉学派”采用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乾嘉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二·起兴衰败

明朝灭亡后,清兵入关。每个人都在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思索着,特别是才思敏捷的士大夫学者,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他们认识到空谈理学误国之甚,遂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试图从文献中寻求救国方针。他们在考据文献的同时,特别重视实物资料,收集整理传世文物。于是,以考据学为治学内容的“乾嘉学派”萌芽伊始。

顾炎武像

康雍乾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但统治者为压制“异端学说”,屡次禁毁书籍,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严加防范。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危险。因此,士大夫学者为了避祸而潜心朴学,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整理和研究古代典籍,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清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对于思想学术等的高压统治则不得不放缓,之后的学者于是放弃了只致经典不问世事的姿态,“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虽然“乾嘉学派”有一定的压抑新思维和脱离社会的缺点,但是由于百余年间一大批饱学之士刻苦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名人流派

“乾嘉学派”的奠基人,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璩、胡渭和毛奇龄等人。顾炎武被公认为是开辟清代考学先河之人。清初之学,以博大为其特色。顾炎武关注社会现实,反对理学,进而主张以经学去取代理学,目的就在于"经世致用"。但时至乾嘉,由于统治阶级对文化的酷烈专制,学者们无不噤若寒蝉,唯有埋头考据。因此,学派风格逐渐蜕变,远离社会现实,止于训诂考据。

黄宗羲像

“乾嘉学派”,一般说来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它的特点是"唯汉是信",即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凡属汉学,就一概予以采纳而加以疏通解说。吴派的主要学者有沈彤、江声、余萧客、江藩、王鸣盛等。

皖派则重视三礼中名物制度的考证。此派的特点是从音韵、小学入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学为治经的途径。他们在文字、音韵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此外,皖派也颇重视思想和理论,如戴震作《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例证。戴震的学生很多,以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最为有名。

戴震像

四·后世评说

“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的治学精神。清代之前,旧有的学术研究长期致力于对于古代经典的阐述,处处讲求微言大义,而对于经典本身的真伪却不闻不问。至清代时期,古代的"疑古"学风达到一定的高度,学者在梳理旧有经典过程中,证实了很多被前辈学人奉为圭臬的经典为前人伪作,开一代学术疑古之风气。他们对古代经典的细心整理,为后来学者的学习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乾嘉学派”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脱离实际、烦琐细碎。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存古薄今、舍本求末。他们考订问题,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把同类材料罗列一起,旁征博引,然后得出结论,只讲证据不讲道理。结果是在细微末节上功夫很深,涉及全局整体需要说明解决时,就无能为力,造成了不通世务、不切实用,考据愈细愈是无物的恶果。

烦琐细碎主要表现在许多考据家的作品,都是以繁为贵,一字的偏旁、音训考证动辄千言。为了标新立异,解释一个字的古义,疏至盈千累百,议论不休。结果是杂引衍流,不知所归。学者们毕生的精力,耗于一字一句的正讹,一名一词的渊源,造成很大的浪费。嘉庆以后,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考据学派提出异议和批评,乾嘉考据学也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落。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