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中小河道治理水土流失如何防治?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8 01:10:33
分享:

本期期刊速读内容来自《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杂志2019年第10期的文章《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作者曾维权、廖裕俭。

文章针对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科学统筹规划工程、确定需要治理的防洪标准、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注重生态护坡护岸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河道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效果不但关系到整个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提升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效果,既能促使广东省建筑用地持续发展,还能促进周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力度,对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的特征和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相比,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包括护岸工程、堤防工程、河道清淤等,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中的一项工程,也可能是多项工程。辅助工程项目也比较多,包括临时道路工程、施工营造区、临时码头等。小河流河道的特性决定了治理工程呈现线状分布,其水土流失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护岸或者堤防长,沿线结构复杂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沿线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山地、平原、平陵等。水土流失的特性也呈现多样化,护岸、堤防土层含水量比较高,防护条件比较差,需要根据河道土质结构和地形地貌的不同,进行分段防治或者分片防治,才能提升防治效果。1.2 堤防土石填量比较大为满足治理的需求,取料场分布点位比较多而且分散,多分布河道两侧及农田附近,大大增加了水土流失发生概率和速率,对周围的危害比较大,运输线路颠簸不平,土料泄漏比较严重,对沿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3 弃渣量比较多广东省很多小河流河道两侧都可见不同大小的弃渣场,占用了大量河滩和农田。在暴雨季节,这些渣土在雨水的冲击下,就会进入河道,从而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严重威胁到周围居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此外,水土流失后会淤积在周围的渠道上,从而影响附近的正常耕作。2 广东省小河流河道治理实际情况分析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生态水利”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应用实例表明,在小河流河道治理中充分体现这一理念,既能有效治理河道污染问题,还能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近年来,广东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小河流河道造成了严重污染,在治理过程中应用生态水利理念就显得尤为迫切。但在具体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 水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在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为提升其经济效益,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有的重工业生产企业,为降低废水治理的成本,直接把未经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的废水、污水排放到河流中,远远超过了水流自净能力,水质越来越差。2.2 生态水利治理思维欠缺我国小河流河道治理事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以提升防洪能力和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为治理重点,忽略两种生态水利理念,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小河流河道污染情况。在小河流河道治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农田、村庄的经济效益,忽视水道的治理。具体治理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治理方法,如:河道的平面直线化、断面规则化等,不仅起不到小河流河道治理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周围自然生态系统,也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背离。3 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3.1 合理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目前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多集中在偏远的区域,但也有一小部分河流的治理工程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为提升治理效果,避免发生水土流失,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中小河流河道所在的具体位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地形地貌、污染程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及设计。在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方案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广东省相关规范和制度,选择合理的防洪标准,在满足区域规划和政策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每个设计环节和内容都能够和城市发展建设、市政建筑、道路工程等相互一致,协调配合。3.2 确定治理的防洪标准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为最大限度保持水土完整,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水土流失,需要充分结合河道的规划等级和和区域保护对象等指标,确定相应河道的防洪标准,避免影响防洪效果。在确定防洪标准时,充分结合每条河流的特殊性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防洪标准,尽量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根据各河流的实际情况,科学、系统、规范的确定防洪标准。

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领域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体系,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时,防洪标准主要三类:

第一类,以农田灌溉和防护为主的中小河流河道在治理过程中,应当遵循5a一遇洪水标准;第二类,对保护乡镇为主的中小河流河道在治理过程中,要遵循10a一遇的洪水标准;

第三类,以保护县城为主中小河流河道在治理过程中,要遵循20a一遇的洪水标准。

3.3 切实加强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为提升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效果,提升水土保持的质量,降低水土流失的速率,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每条河流的实际自然状态。无论中河流,还是小河流,都是通过漫长时间更迭才形成,每一条河流的形成和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水流以及河床的共同作用下,中小河流河道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要严格遵循每条河流的变化规律,尽量不要进行人为改道,保持中小河流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3.4 合理设计河流横断面和大型河流相比,中小河流河道具有更加宽阔的河岸带,是联系水中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是恢复中小河流河道原有生态功能的基础,为提升治理效果,就必须对河岸带进行合理设计。多数情况下,在进行河流断面治理过程中,可选择自然放缓岸坡的方法,形成比较大、宽阔且平缓的河岸带。为提升固结土体的效果,可在岸坡上设置相应的亲水平台或者景观带,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小河流河道自然修复的速率,还可缩小人和水之间的距离。3.5 生态护坡护岸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在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时,为提升水土保持效果,要充分结合水流流速、地质情况、河道周围的人口密集度、建筑和道路规划情况,因地制宜地融入自然生态。常用的中小河流河道生态护坡护岸类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浅草护坡。坡比为1:2,抗冲流速度为1m/s,具有工期短、植被保护效果好,基本上无需维护的优点,适用于背水面的防护中;第二种,三维植被网护坡。坡比为1:1.50,抗冲流速度为4m/s,是一种全新的护坡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增加绿化面积,适用于流速比较小的河道护岸中;第三种,格宾石笼护坡。坡比为1:1.50,抗冲流速度为5m/s,优点是稳定性比较好,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适用于坡脚的防护中。4 结语综上所述,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水土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在具体治理过程中,要根据中小河流河道的实际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方法,才能更好维持河流天然形态及水生态系统,降低水土流失的速率。因此,加强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极为迫切,广东省要给予高度重视。右下角点亮“在看”。

●●●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