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斯 世界花园 爱丽丝花园:新西兰私家花园NO.1,40年自然风格典范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7 23:20:58
分享:

12月初的新西兰,正值南半球的初夏,球根刚刚开过,玫瑰正好,而绣球、百子莲、百合花孕满了花苞。

奥克兰这座城市是明显的海洋性气侯,不可预见。

我们去的第一天下了三场雨,第二天下了四场雨,气温在二十度上下,风较大。

任何时候了解一座花园,都离不开当地的气侯,否则就是耍流氓。

▲▲这是爱丽丝花园的入口,很小很窄。

这座花园从建立之初到现在约40年,女主人叫Nil,今年87岁,我们非常荣幸,在主人还健在的时候来到这座花园。有主人的气息,花园就有灵魂。

有幸运的花友看到她本人了,而我只专注的看着这些树和花,没能看到她。

她的花园通往她的内心,我认为她是一个有大格局又敏感、细腻、温和的人,不信你们随着往下看,我准备了一百多张图片来表达这座花园。

▲▲这是花园的平面图

巴士开过一座又一座的牧场,整个新西兰,大多是牧场,很像苏格兰,但我其实并没有去过苏格兰。

▲▲像是这样的

新西兰在英国人来到之前是毛利人的地盘,那时候整个一原始社会,大片的温带雨林,原生高大的树丛和各式蕨类。

▲▲奥克兰植物园拍的原始丛林

女主人感叹现在的牧场,怀念以前的样子,用着新西兰大量的本土的植物来造园。

想恢复自然雨林的样子,又是一座花园,四十年来,她做到了。

爱丽斯花园在一片高地的半坡之上,高地这个概念神秘莫测,对于成都平原来说,高地就是一块突起的、体量较大的土坡坡。

半坡之下就是大海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多少人的梦想?

但其实朝着大海,风很大,必须种植防风林才能避风。

爱丽丝花园的防风林是一片松树,这些突起像钟乳石一样的东西其实是松树的根。

花园整个环绕着有一条水系,具体怎么建造和流向,没有时间弄明白,我想下次去奥克兰再认真研究。

右下角是一种新西兰植物。它像一个胖子,去摇一摇,每坨肉都在颤抖。

看到这个树蕨,在新西兰任何花园都有出现,这让我到我的老家,如果让我建一个本土植物花园?我要种什么样的树呢?种什么样的花?

恐怕让我建个三季花园都吃力,我只想到高大的柏树,秋季的野棉花和整片田都占满了的蒲苇。

我并没有统计爱丽丝花园里有多少株树蕨,有多少蕨类。

看看这个画面,感觉没有一朵花,就是各色的绿,各种高山的树,让人置身于爱丽丝的奇妙世界,人变得很小,小到一个点,一粒尘埃。

但其实这座花园与爱丽丝梦游仙境没有任何的关系,是因为女主人的先生的爸爸在英国的农场叫爱丽丝,为了纪念所以用了这个名字。

常常听说一个词:以人为本,但这座花园很显然以植物为本,占地14公顷=210亩=13860平方米,如此巨大,几乎所有的道路竟然窄到仅供单人通行。

如果不走到跟前,永远也不知道那里有一条路,一叶障目。

在高大的树丛中穿行,有时候需要一点勇气,感觉前程未知。

游览花园是一场冒险,里面新奇的,未知的有很多,必须要一直前行才能得到。

这是一座静谧的池塘,四周的鸢尾正在盛开,第一次没有把目光放在某一朵花上,是因为花丛仅是花园的一部分,除却盛开的,还有枯萎的和凋零的都是不可或缺的花园的一部分。

顺便提一句:水生鸢尾更适合种在浅水区域或是半坡湿润地带,淹水太深其实长势不太理想。

看到这迷人的斜坡,会不会想:还是要有个坡度,花园才有层次,才更迷人,只是我只有块平地,哎……

我小时候,写字丑,怪笔不好,我爸说:别个用叉地扫把舞得都比你好看。

几十年来我仿佛明白了这个道理,举重若轻,这些看起漫不经心的随性,其实是Nil四十年来,每年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造园。我们去这天并没有看到工人劳作的身影 ,但是花园里并没有一丝杂草,草坪高度适宜,植物大小体量恰到好处,一定是有巨大精力投入才能做得到的。

因为Nil就住在花园里,一切植物的生长都在她的眼皮下面,谁都不能偷懒。

她的房子看起来很小,外观也并不豪华,这些植物就是房子最美的装修,这是她门口的游泳池,当她的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就在这里玩耍,而今天她都有十几个孙子了。

这么四十年以来,发生了什么,其实花儿都知道。

建花园要多少钱,我们心里都是有数的,二百多亩的花园,如何维持,个中有多难可想而知。

Nil曾变卖了大片的土地来维持花园的日常。

很遗憾没能和她说上几句话,说一声谢谢。

因为我带着孩子万里而来,像她的孩子一样,在此间停留片刻,奔跑嘻戏,享受了她的时光。

而我却从来没有为花园做过些什么。

新西兰的阳光有多烈,像我这么脸皮厚的人,每天都要擦防晒超过三次,而且依然晒伤了。

我笑着说这里的树缝隙里漏出来的一点光,都比成都的冬天全日照的阳光多。

弱光照的环境怎么栽种呢?

吴风草、菖蒲等是一种全年观叶的选择。

▲▲还有就是大花萱草是耐半阴的,以及我们熟悉的大花绣球。

▲▲铁筷子也是生活在半阴的,如果太晒反而不妙。

▲▲玉簪也是森系花园的地被植物之一。

▲▲非常规操作的还有君子兰,可以群植,不过北方地区不可取。

鹿角蕨以及绝大多数蕨类是喜阴的,不过新西兰的树蕨竟可以和龙舌兰争锋。

说到龙舌兰,在爱丽丝花园里就是巨人,还会开出许多的花,花量之大竟不输给任何草花。

植物王国是如此巨大,让人不住惊叹,假如我有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研究一个小类,都还不够呢。

在新西兰,多肉植物是当花境里的地被植物来用的,如果照搬回成都,那我就输了。

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是造花园重要的点。

这八个字也是这次新西兰花园之旅最大的收获。

要学习的有很多,但很多东西不好言表。

就如同这大树桩做的椅子。

以及各种二乔和灌木搭建的花园结构

花园的框架,就像一本书的大纲,内容的填充是第二步。

植物和造句一样,都有可替代性,春天的大花葱与百子莲是不是惊人地相似啊?

▲▲六出花

▲▲龙虾花

▲▲火焰花境的样板

德国鸢尾的块根是需要露在土面被太阳晒的,据说这样能更好地开花,但北方好像不在此列。

很多花序开放,像烟一样具有朦胧美,粉黛乱子草就是其中之一。

有些植物可以抓住光,让自己闪亮起来。

我本来想写一首诗,但无奈学识浅薄,为避免错别字都需要交叉检查。

只好又想一次,什么时候海蒂长大,可以写诗就交给她好了。

这座花园从不拒绝植物,这是我们绿化带常见的一叶兰,也是爱丽丝的座上宾。

在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她的邻居家

站在门口拍了几张,这可能是新西兰家庭小花园的表达吧。

曲折的小路和丰富的植物。

关于爱丽丝花园我先写到这里,要接海蒂放学了。英国BBC的园艺节目曾经拍过她的花园,感兴趣的花友也可以B站去找来看看。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