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药方 中医方剂的祖宗终于找到了,隐藏在《黄帝内经》中,千年未被识破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5 22:52:45
分享:
在中医发展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方剂作为中医最具代表性的具有思辨能力的一个智慧结晶,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工作。如果,中医没有方剂,要想治好病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有人会说,可以用针灸推拿啊,不就是不要用方剂吗?实际上,古人早就对此有高屋建瓴的看法,“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所以,无论是针灸取穴,还是推拿点穴,都是方剂思维的另一种表达。

但是,历代医家对于中医方剂的源头,常常认为是《伤寒杂病论》,且很多后世医家把《伤寒杂病论》誉为“方书之祖”。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并非如此,比《伤寒杂病论》早很多很多年的《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方剂治病的心得。如果深读《黄帝内经》,你会发现“《内经》十三方”才是真正的中医方书之祖。

在《黄帝内经》这本百科全书中,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很多人忽略了“十三方”也不足为怪。又加上古代医学传承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门派都能藏书万卷,又加上《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断层的情况,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即便读了《黄帝内经》,也不知道“内经十三方”的缘故了。

这种情况就好比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记》中的那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情况,在没有了解《黄帝内经》的医学体系下,仅仅只接触《伤寒杂病论》就能开门立派的医家也不在少数,更何况《黄帝内经》一向是以理论贯穿始终,而《伤寒杂病论》则是以病脉证治贯穿始终,且在很多治疗条文中都有方剂的详细记载,这让很多人都认为《黄帝内经》跟方剂没啥关系。但实际上,《黄帝内经》才是中医方剂的“源头”。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个方剂,可以说是中医方剂发展的始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方剂其实还只能是方剂的最初阶段。这个方剂究竟是什么呢?它的名字叫“汤液醪醴”。《黄帝内经》原文记载,“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五谷作为原料,经过加工酿制而成的一种可以调理身体的东西。这个里面分为“汤液”和“醪醴”两个部分。用五谷熬煮而成的比较轻清的液体,称之为“汤液”,一般大多具有滋养作用。而用五谷熬煮,在经过发酵酿造,一般大多具有治疗作用。如果稍加演绎一下,后来的食疗方,就是“汤液”,而后来的方药,就是“醪醴”。

不过最初的“汤液醪醴”也是有它的独特环境的,比如经文所说的“必以稻米”“炊之稻薪”,五谷之中,必然要有稻米,熬煮“汤液醪醴”时,要以“稻草”作为最佳的燃料。这其实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方药制作。这同时也是对后世医家在运用方药时的一种鞭策和引导。

也正是有了“汤液醪醴”的出现,才对后世中医方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后世的食疗配方,还是中医汤剂、药酒等新型制剂,都是具有指引作用的。由此不得不感叹,中医方剂的祖宗,终于找到了。而后世任何方剂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汤液醪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但同时不得不感叹,《黄帝内经》时期,岐伯真的是高手啊!而且是深不可测的那种!【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