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中学校园有“三宝”:水杉、银杏、法桐树。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邳州的市树;银杏,俗称“白果树”、“公孙树”是邳州特色产业的优势树种。这“两宝”不想过多赘述,本文只想重点说说这“第三宝”法桐树,尤其探源揭秘它从被引进种植,到呵护发展种植至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信无论运中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还是运中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的园丁,或者邳州众多含辛茹苦重视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学生家长,都对运河中学校园主干道两侧的法桐树有着深刻的印象。春天,它开始吐绿发叶,努力地生长;夏天,它遮云蔽日,绿树成荫,是孩子们难得纳凉休息的好去处;秋天,它球绒飞舞,黄叶落地,辛苦了运中值日生,一遍又一遍地打扫;冬天,它被修剪得只剩光秃主干,亦或有少许遒枝,任风霜雨雪的肆虐撕打,依然保持高昂的姿态,在空中坚韧地挥舞,犹如芭蕾舞中的小天鹅,那样优美婀娜,又似冲锋陷阵的战士,刚毅勇猛。
法桐树,有一个浪漫的故事,传说当年宋美龄特别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爱妻心切,便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法桐树,从美龄宫一路种到中山北路,种成一串宝石项链,送给爱人做礼物。此事真伪,还有待考证,但有网友最近航拍南京美龄宫,法桐树围成项链状,倒是千真万确。
其实法桐树,原产地其实不是法国,之所以与法国扯上关系,是因为在近代是法国人把它从欧洲引进,栽植在法租界霞飞路两侧,又因其叶子硕大,酷似梧桐树叶子,故民间渐有“法桐树”之名。其实它的学名叫“悬铃木”,更确切地说它是悬铃木的一种,原产地在东南欧、印度及美洲。
说到邳州法桐树的推广种植,我们一定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我们邳县的李清溪老县长。李老1957年调任邳县县长后,高度重视邳县的绿化工作。他不仅从南京引进水杉幼苗100株,种植于县政府院内,然后又在岔河和红旗及邳苍公路两侧,广为种植,于是才有了远近闻名“天下第一水杉路”,李老也因此被人民尊称为“邳县水杉之父”。其实,老县长当时推广的树种,不仅仅水杉,还有银杏,和法桐。
运河中学,特别邳州人习惯称为“老运中”现在的初中部,其实最初校址不在现在体育场的东侧,而在体育场西面,当时称新民路南段,即现在三汊河路与人民路交汇处的“江南苑”小区位置。1956年9月,运河中学在此建校,属于邳县创办的第一所完全中学,“面积为31·5亩,校舍80间,教职工30人,高一、初一各两个班,附设两个速成师范班,学生290人”,“1959年7月,运河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110人,其中半数以上升入高校。同年秋,由于学校增班,校舍不敷使用,就迁到运师体育场东边的原徐州地区师专校址,即现在老运中”。
1959年,李清溪县长上任及推广水杉、银杏、法桐已经两年时间了。现在邳州城区人民路、解放路、青年路两侧,及运河中学校园内的法桐树,应该就是这期间种植的。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感谢李老县长,并深切缅怀他,老人家虽然已于2009年驾鹤西去,离开我们已经10个年头,但他老永远活在邳州人民的心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后人不能只索取不奉献,我们在乘凉的同时,小心呵护,并努力发展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福祉恩惠,然后再荫庇子孙,代代相传才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运中人就是这样做的。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师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生生不息,代表传统与未来的树种,被我们无数运中人精心种下,并呵护与陪伴了几十个春秋。
现在“校安工程”成果初显,校舍全部翻新重建,并投入使用,校园里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运河中学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和干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擦亮运中金字招牌”,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进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百分耕耘必定收获百倍的信心与希望。“运中梦”与伟大的“中国梦”相伴同行,披荆斩棘,披肝沥胆,风雨兼程,风雨无阻,必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发奋努力,共创未来的同时,看看这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那些与法桐树相伴的沧桑岁月,早已如风、如云、如水悄然逝去,但温暖与甜蜜早已根植于内心深处,成为永恒。其实这不正是运河中学优良的文化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吗?
爱,不仅仅一棵法桐树,还有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