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塔·米勒
这 风 是 黑的 自从
我 把 它 插进了 这
口袋里 如果 在 大脑里
下雪 我 把 它
再 拿出来
从 两只 眼睛里
一个 男人 把 行李
取出来 是 玻璃家具
它们 很小 但是
为了 行驶 所有的
都 安着 小轮子
他 问 你有 一条 丝带 可以
用来 拉东西 吗 我看着 他 就好像
我 有一条 那样 然后 说 没有 我
递给 他 一个 指甲 他把 它 擦亮
用 他的 衬衣袖口
∨
赏析《如果当初我们面对面坐,就不会忘记你和我》
文/胡游
赫塔·米勒的诗,用图像和文字组合来呈现,以一种拼接的方式存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诗人在苏黎世,以颠覆一切审美规范乃至取消一切意义的先锋姿态,叫嚣出了“达达”这个震动现代文艺界的口号。他们的诗歌和绘画创作,有许多就是用现成的印刷字体和媒体图像拼贴而成。
在“达达主义”和赫塔·米勒的图文诗之间,在形式上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是,赫塔·米勒用自己头脑里浮现的破碎文字结构,她不是用现成品来挑战艺术的,她那单独的字母和简单的图画,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上,窥探了几个维度的世界,有一些人,或者更多的人,看到了这种文字拼接的奇妙效果,“他们飞到一起,变成了一个故事。”而故事的陌生化,与同为德语作家的弗朗茨·卡夫卡经营的文字又何其相似。
赫塔·米勒在创作这些诗歌的时候,你可以想象的是,有一把剪刀,一张白纸,一瓶胶水和一副图画。她看到一个单词或一个字母,就那样随意地拣下,在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丛林里,挖了一棵树或是几棵树,又重新移栽到别的地方,用些肥料,浇点水,日子久了,也就有一片林了,他们待的那些地方,曾经的痕迹,就没了。就在这辗转之间,一种新的面貌和感觉也就有了。
如果说卡夫卡的小说确立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在现代文学有了一个坐标轴,那么赫塔·米勒的作品也应能在这个坐标系里找到位置。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东西,动物、人、器官、机器和物品相互渗透,交织,都从一片虚无的天空里找到位置,不再游离,好像孤魂野鬼也可以回家一样。
进一步说,赫塔·米勒是用女性的真纯和浪漫,近乎固执的心性来创作的,她觉得任何的东西都是诗意,都是诗居住的城堡。不论怎么拼接都是好的,不论他们的品质、丑恶,都是美的,在她的世界,所有都是平等的。尽管现实把米勒压得透不过气,或许就是这种歧视和鄙夷的目光,给了米勒向往另一扇窗户的钥匙,罗马尼亚的红色恐怖政权,说是自由,说是民主,却到处是管制,到处是限令,没有呼吸,没有色彩。
在上面这首诗里,赫塔·米勒用“风、口袋、大脑、雪、眼睛、男人、行李、玻璃家具、小轮子、丝带、指甲、衬衣袖口”,计12个意象,传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不经意间,笼罩在恐惧的时刻,形成无形的诗歌张力。
如果要说这诗歌究竟有没有题目,我想是没有,赫塔·米勒本就是在描摹一个自由的世界,这破碎的诗,破碎的文字,就是在张开自由的翅膀,想去世界各地游玩,诗和她的小说一样,琐碎,还记得《心兽》里,那个年轻的女孩子萝拉,离开了贫瘠的村庄去城市里上大学,她和另外四个女孩相依为命,挤在简陋的宿舍里,她仅仅只是察觉了现实的灰暗和不公,她仅仅只是绝望,她任意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有工人,有体育老师,还有秘密的军人。可是她还是没有逃出她的生活,终究是悲惨地自尽了。而她的朋友不相信她会自杀,想找寻事实的真相。不久她们也被盯上,暴力也逐步降临在她们的头上。
最后,谈一谈这首的结构吧,在第一节中,风是暴力的,“雪”是“血”的谐音,当黑色风暴来临的时候,人是会流血的,风暴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一切,把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一一吞噬。而开篇的这种基调则在心里埋了一颗不会发芽的种子,不会想着会有力气钻出土壤,看一看外面世界的样子。这就是罗马尼亚的生活,赫塔·米勒在当地是不被看好,也是饱受歧视的人,别人看她是张牙舞爪,其实,只是渴望一种自由罢了。
第二节,“男人的眼睛是玻璃家具”,周遭的生活空间,他是看不见的,什么也看不见。到后面部分,即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擦亮衣袖”只是两人就此离开,前往另外一个地方而已。
∨
▎简介:
赫塔·米勒,也译作赫塔·穆勒、赫塔·缪勒,女,生于1953年8月17日,是一位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她的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米勒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瓦格纳。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于2009年10月8日揭晓,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称“赫塔·米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
* * * * *
摄影与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zzw-1028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主编: 黎明的酒杯
采编撰文:胡游、题图摄影:黎明的酒杯
2015.11.16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