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 标准的亡国之君:崇祯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宰相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2 11:49:19
分享:

在历代亡国皇帝中,崇祯可能是口碑最好的,勤政,节俭,不好女色,不亲近太监,仅这四条在明朝十六个皇帝就能排进五名。在位十七年内忧外患,可以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安稳饭,最后吊死在煤山,临终前说下了那句有的“朕非亡国之君,臣下皆亡国之臣”。这句话也成了一个千古的争论,崇祯到底是不是亡国之君?

古代虽然是皇权专制体制,但皇帝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皇帝是不是亡国之君,还得看他用的执政团队。所以抛开崇祯的在用兵、敛财上的争议不谈,让我们来看一下崇祯的执政团队:

一、 行政团队

明朝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宰相,如果把明朝比成一个公司,崇祯皇帝是董事长,首辅大学士就是相当于公司总经理。这是一个政权最重要的中枢机关,崇祯在位17年,用了50个宰相,平均每个人的在位时间不足3个月。北宋开国到亡国130年的时间里才用了51个宰相,崇祯换总经理的速度超过了所有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先不说这些人的能力和人品如何,3个月换一个,别说是一个国家,即使是一个公司也受不了,走马灯一样,还没熟悉情况就换了,再来一个又得换一套思路,政策的延续性得不到任何保证,何况这家公司本来就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要想转亏为赢谈何容易?

而且这50个宰相里,被砍头的有薛国观、周延儒二人,被充军发配的有刘鸿训、钱龙锡二人,其他不是被降职,就是被调离,无一善终。

二、各大部委

司法部部长换了17个,正好一年一个。国防部部长换了十四个,而且这被撤掉的十四位,还都是正经八百的兵部尚书,只加兵部尚书衔的兼职干部还没计算在内。这十四人里,其中有9个被治了重罪:斩首者一人,治死者一人,自杀三人,下狱两人,革职查办两人。

大军区司令员,下令处死和被逼自杀的,包括袁崇焕在内合计有11人,如蓟辽总督刘策,漕运总督杨一鹏,督师熊文灿,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蓟州总督范志完、赵光抃等。

三、地方军政一把手

省委书记兼地方军区司令员,处以死刑的就有11人,未来得及问罪先行自杀者一人。“终崇祯世,巡抚被戮者十有一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而河南李仙风被逮自缢,不与焉。”《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有的明粉说崇祯杀大臣、换大臣太多是金庸小说《碧血剑》里的话,不是正史。我上面引用的数据可是完全来自正史记载,存疑的直接不用,已经最保守的数据了。

崇祯这个人手倒是不软,可是耳朵根子太软。对谁都不放心,听风就是雨,一言不合不是打大臣屁股就是砍头。被处理的宰相里,有的是政见不合,有的竟然是因一句话不中听就要杀之而后快,比如刘鸿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当时,北京卫戍区的士兵因为长期欠饷,聚众上访,这是关系到京城稳定的大事。崇祯接到刘鸿训的报告后,不愿意花钱摆平,只是要追究财政部的责任。其实如果有钱财政部早就发了,而且士兵关心不是你追究谁的责任,你即使把财政部部长杀了,不发欠饷士兵还是不答应。于是刘鸿训就请示说是不是先从国库了拨三十万两银子,用皇帝的名义发给士兵,一是能解决兵变的问题,二是能让士兵对皇帝心存感激。

一听说拿钱崇祯马上就发怒了,对刘鸿训大加训斥。事后刘鸿训说皇帝毕竟是太年轻气盛了,崇祯听说后怒不遏,要把刘鸿训处死,大臣全力劝解才没有杀刘鸿训,改为充军发配,而且到死也没有赦免刘鸿训。顺便说一句,崇祯不愿意出钱并不是没有钱,直到崇祯上吊后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内帑仍然存有" 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 。

很多明粉说崇祯果断,有骨气,不行就换!干不好就杀!可是对这样天启留下的烂摊子,什么人也不可能马上解决所有问题,结果有一件事没达到崇祯的要求,马上就是手起刀落,即使袁崇焕把大清国的皇帝努尔哈赤击毙在前线,也没有让崇祯手软。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工作,你不能犯一点儿错误,否则随时可能人头落地,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如何选择?绝大部分人都会束手而立,多鼓掌,少说话,不做事,这恰恰是崇祯朝的政治生态,最后崇祯说臣下皆是亡国之臣,这或许没错,但他忘了正是他把这些人变成了亡国之臣。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