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复帖》卷,晋,陆机书,纸本,手卷,23.7x20.6cm
国际在线书画频道报道:《平复帖》被收藏界尊为“天下第一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西晋文人陆机的手书真迹。《平复帖》创作于1700年前,比王羲之的手迹还要早七八十年,是现今传世最早的名人墨迹。曾为乾隆皇帝私藏且自鸣得意的《三希堂法帖》中,除王洵《伯远帖》为真迹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唐摹本,王献之《中秋帖》则是米芾的节临本。而《平复帖》不但是真迹,而且是唯一的传世孤本。
明董其昌曾说过:“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实际上,乾隆收藏的钟繇《荐季直表》并不是真迹,明代鉴赏家詹景风早就有“后人赝写”的论断。在传世的法帖中,再也找不出比《平复帖》更早的了。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文赋》便出自他的笔下。其父陆逊是三国东吴的名将。陆机因文章冠绝一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这份《平复帖》纸本墨迹,纵23.8 厘米,横20.5厘米,9行84字,首句因有“平复”二字得名。
《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发展都有参考价值。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书体为章草,是早期的草书。章草始于秦汉年间,是隶书草化或兼隶、草于一体的一种书体,也可以说是带有隶书笔意,又得草书便捷的一种书体,特点是分波磔,字不连绵,便于缮写。
刘涛著《书法谈丛》中说,“陆机不以书法显名于世,但书法是他学养的一部分。他写草书也有其特点,横向的笔画大多短促,有俯势也有仰势,长横则写得平如隶势。纵向的笔画长,不管是竖画还是折笔或是撇笔,凡向下走笔,都是向左背右的弧形。写捺画,大概因为运笔速度快捷,笔锋秃而短,虽顿按却无肥笔的波磔,所以不类今人习见的章草样式。陆机的草字结构较为松散,字形偏长,而且左高右低,左短右长,呈倾斜状,却又是上窄下宽,所以斜而能稳,平添了许多奇险的意趣。”
《平复帖》只有84字,但文字宛如天书,释读很难。据说明代收藏家张丑在《真晋斋记》中只释读了14字。我国首先将《平复帖》全文释读出来的是启功先生。他在《启功丛稿》中释文如下:“彦先羸察,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内容涉及三个人物,贺循,字彦先,是陆机的朋友,身体多病,难以痊愈。陆机说他能够维持现状,已经可庆,又有子侍奉,可以无忧了。吴子杨,以前曾到过陆家,但未受到重视。如今将西行,复来相见,其威仪举动,自有一种较前不同的气宇轩昂之美。最后说到夏伯荣,他因寇乱阻隔,没有消息。
收藏大家、文化奇人张伯驹
作为“天下第一法帖”的《平复帖》自然有它“流传有绪”的家史。据宋朝米芾的《书史》和明朝张丑的《真晋斋记》记载,《平复帖》是《晋贤十四帖》中的一件,同谢安的《慰问帖》同轴,至今仍有唐末鉴赏家殷浩的印记。根据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辗转情况。它曾经唐、五代、宋、元、明、清代官府名人收藏,包括宋徽宗赵佶金签印玺,清代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訢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1937年,溥儒为筹集亲丧费用,将此帖待价而沽,经傅增湘从中斡旋,最终由民间收藏家张伯驹以大洋四万元巨金购得。张伯驹为支付这笔现金,还转让了盐业银行的部分股票。当时正是卢沟桥事变,张伯驹南下躲避,不料却在上海遭到绑票,要价200根金条,要其夫人将《平复帖》出让以赎回张伯驹。张伯驹宁死决不变卖所藏书法字画,后经友人多方周旋,由其夫人潘素将自己的金银细软换了20根金条才将张伯驹赎回。1941年,张伯驹全家迁往陕西,唯恐国宝闪失,避免沿途的检查,临行前将《平复帖》缝进被褥,带出北平,一路始终不敢离身。
张伯驹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归故宫博物院收藏。同《平复帖》一同捐赠的还有杜牧《张好好诗》、范仲淹《道服赞》、黄庭坚《诸上座帖》等8件古代书法精品,件件堪称国之瑰宝。张伯驹从未在《平复帖》上钤印,他以一己之力,实现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初衷。今天能在故宫博物院见到《平复帖》的人们,未必知道它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如今国之瑰宝由国人共赏,书法笔意间的高古美学得以被后人解读,居功至伟的张伯驹先生若泉下有知,必会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