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棒 乌棒鱼的做法是什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01 10:11:35
分享:

乌棒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乌棒鱼其中的营养丰富,而且经常食用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身体非常好,而乌棒鱼的做法也有很多,最适合用来做成汤,可以给病人或者是身体虚弱的人群食用,对滋补身体的功效比较好,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可以将乌棒鱼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炖熟即可。

乌棒鱼的做法是什么?

药用价值与功效

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此外,鲺鱼还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健脾利水的医疗功效。病后、产后以及手术后食用,有生肌补血、加速愈合伤口的作用,也可治疗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等症。

产妇及做过外科手术的病人

做法

用500克以上的乌鱼一条,刮鳞去鳍肠后,加水、盐少许,炖汤服,可促进子宫和伤口愈合,去淤而生新。病后体虚之人,经常食乌鱼炖汤,有滋明养心,除湿消肿之效用。此外,产后无乳或少乳时,用500克以上乌鱼一条,油煎后加水、黄酒、盐、味精适量,炖汤,待汤汁白如乳汁时,连汤带食用,其催奶之功远胜于鲫鱼汤、鸡汤。

成份

大概每100克黑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以及糖类,维生素A、B,烟酸 ,等等 。

形态特征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3、 乌鳢背鳍颇长,几乎与尾鳍相连,无硬棘,始于胸鳍基底上方,距吻端较近。腹鳍短小,起点于背鳍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达肛门。胸鳍圆形,鳍端伸越腹鳍中部。臀鳍短于背鳍,起点于痛鳍第15—16根鳍条下方。尾鳍圆形。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

4、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乌鳢是水族中的强者,它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公斤的黑鱼能一口吞下一条二三两重的草鱼或鲤鱼。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有人做过实验,把黑鱼放在潮湿阴凉的陆地,可活半月之久。因为一般鱼类只能吸进溶解在水中的氧,而黑鱼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它凭借这一“特异功能”,当久旱无雨,湖水即将干枯时,它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即呈蛰伏状态,这时它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称黑鱼“坐橛”或“坐遁”,这就是黑鱼的“旱眠”。这时它处于麻木状态,可持续数周,等再次来水时黑鱼便恢复正常生活。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