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反应2 高处的恐惧反应是如何产生的? 恐高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1 15:52:39
分享:


  原标题:高处的恐惧反应是如何产生的? 恐高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还是来个小测试:尽量标准地保持这个姿势,测试一下在睁眼和闭眼状态下,你分别可以维持多久?

  根据笔者在有限人群的测试,多数人在睁眼状态下可以维持几十秒,很多可以超过1分钟;而闭眼时人们却只能维持几秒到十几秒时间。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体姿势的维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信息输入。睁眼与闭眼状态下维持时间差距越大,说明姿势维持对于视觉信息输入依赖程度越大。这与恐高症有什么关系呢?人体姿势稳定维持的视野依赖是恐高发生的始动和主要因素——就是说,姿势维持越是依赖于视觉输入,你越有可能患上恐高症。

  这首先需要从人体运动平衡系统说起。

  人体平衡系统

  人体运动首先需要良好的平衡系统保持姿势的平衡稳定状态,这个系统由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控制系统来调控,包括感觉输入,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等中枢对输入信号的接收、整合,并向运动系统发出调控指令等过程。

  姿势平衡、空间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输入是这个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眼睛视觉、内耳前庭器官平衡感、肌肉关节本体感觉和皮肤感觉等四个来源:

  视觉信息输入系统:视觉可以给人提供最大量信息,大脑可以通过对视觉输入图像的静止还是运动的分析来感知到人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比如,你沿着一条街道前行,外周景物依次进入然后退出你的视野,大脑就可以分析出你是在前行。

  前庭输入系统:内耳前庭器官包括充满内淋巴液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内感受器能够感受到重力和直线方向运动;互相垂直排列的三个半规管内感受器则可以感知到头部旋转运动。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由前庭神经传入大脑,感受到人体运动中人体位置和姿势的改变。


  肌肉和关节输入系统: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可以感知到位置和组织拉伸或压力信息。例如,我们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我们经常玩的“指鼻子指眼”游戏就是这种感觉的体现。当身体失去平衡时,比如前倾时,下肢屈肌和躯干背部伸肌能感受到拉伸张力,相应关节则能感受到压力。其中脚踝和颈部关节肌肉的这些感受对于维持人体平衡最为重要。

  皮肤输入系统:皮肤感受器可以感知位置,而触觉感受器通过感知外界接触物的变化来告知大脑人体的运动信息,比如,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受空气阻力或接触到外物表面感受到某些运动信息。

  感觉系统不同感受器感知到的信息通过相应神经输入脑干、小脑、大脑,经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就能完整的感知到人体运动、平衡和空间位置定向。人体的运动尤其是突然加速的被动运动,实质上就是对人体原有平衡的破坏,身体失衡信息传入大脑,大脑需要向肌肉运动系统发出指令,做出相应肌肉的收缩舒张改变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来维持姿势和运动平衡。

  不同个体各种感觉、整合和运动系统机能是不相同的。就信息输入系统而言,有的人更依赖于视觉信息,而有的人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功能更强大。

  恐高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对于一些可以造成伤害和危险的对象产生恐惧,并带来焦虑情绪来强化这种恐惧,从而警示人们远离这些危险,是人进化而来的一种生存本能。

  如果没有这种生存本能的保护,人就会身处危险尚不自知,那么危险和死亡必将如影随形。例如,日前媒体报道四川4岁男童看《西游记》后模仿孙悟空跳下6楼,就是由于这个孩子尚没有建立起“从高处坠落会造成伤害和危险”这种认知意识和恐惧反应的结果。

  但是,处在高处和从高处坠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后者意味着实际性危险,而前者仅仅是一种可能造成危险的情景。

  对于高处的恐惧反应是如何产生的呢?

  当人处。这些信息传入脑中,打破原有的身体平衡状态,人体平衡系统会根据这些变形的视觉信息来重新调整姿势平衡,从而产生身体重心和姿势的改变,表现为(c)人体摇摆晃动。姿势不稳意味着增加从高处坠落的可能,从而刺激人体应激反应产生(i)惊慌和恐惧。


  同时姿势不稳加剧了所接收的视觉信息的偏差,从而触发进一步的身体姿势调整,表现为更显著的身体摇摆。对于那些维持身体姿势更加依赖于视觉信息,即(d)视野依赖的身体反应。

  SMD进一步加剧恐惧的同时,产生类似与晕车的(g)躯体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心悸等。这些身体不适又进一步加剧了(h)恐惧的产生。

  恐高反应就这样产生了。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具有更强的视野依赖,同时非视觉姿势控制不良和更容易产生躯体症状的个体更容易开发恐高反应,从而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什么是恐高症

  所有人都会有程度不同的恐高反应。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把所有恐高反应都称为恐高症,这是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恐高症。

  特定恐惧症:恐高症属于特定恐惧症中的一种。在权威的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中,特定恐惧症主要包括五个亚型:

  1 动物恐惧,包括宠物、野生动物和昆虫,例如常见的蜘蛛恐惧,蛇恐惧等。

  2 自然环境或境况恐惧,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恐惧等。

  3 血液、注射和受伤恐惧,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血、晕针。

  4 高速行驶恐惧,以及幽闭恐惧症。

  5 其他的恐惧,包括生病死亡恐惧,包括大小便失禁害怕和躯体症状恐惧等。

  特定恐惧症三要素

  对于某种对象的恐惧反应并不能称为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 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况的非理性的恐惧。之所以说是非理性恐惧,是因为特定恐惧症的对象并不会对人体造成真正的实际性危险。比如,以恐高症为例,高处并不等于一定坠落和伤害及死亡危险。再比如,蜘蛛恐惧症,蜘蛛并不会对人造成实际性威胁。

  2 面对恐惧对象时产生严重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感觉到迫在眉睫的危险甚至末日的感觉并需要即刻逃脱,心悸、出汗、发抖、气急或窒息的感觉,胸部疼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头晕或头昏眼花,感觉事情是不真实的甚至人格解体感,害怕失去控制感觉“快疯了”,甚至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和恐惧——即“我快要死了”,等。

  3 非理性回避。正因为把原本不存在实际威胁的对象当成真正的、严重夸大的危险,因此会产生非理性回避,并影响到正常生活——就是“死活我都不愿意面对”的情景。

  用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古代寓言故事来解读,就是杞人忧天——把原本没有威胁的“天”当成一种实在性威胁,怕天掉下来砸死自己而产生恐惧,而且怕到“不愿意待在天底下,必须立刻逃离”的程度——这才是特定恐惧症。

  恐高症

  具体到恐高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指凡是高处,事实上并不存在实际危险,比如距离边缘尚有安全距离的悬崖,有安全设施比如栏杆的建筑物顶,甚至建筑物内阳台的高处等,都会产生严重的恐高反应,并导致非理性回避行为,并影响到正常生活。

  因此,并非所有人在高处时产生的恐惧反应都能称为恐高症。

投稿合作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本站:http://www.guangyuanol.cn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