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 比丘、比丘尼简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3 08:23:17
分享:

比丘、比丘尼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比丘、比丘尼简介

  比丘,梵语bhikṣu,音译为苾刍、备刍、比呼等;意译则为「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等,指称为托钵行乞的人。在佛教传统中是正式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徒。比丘尼,梵语bhikṣuṇī,音译为苾刍尼、备刍尼、比呼尼等;意译作乞士女、除女、薰女等,是正式出家受戒的女性佛教信徒。比丘与比丘尼又合称为「出家二众」。

  比丘一词,本来是指婆罗门教达到人生第四阶段的遍历修行者,在古印度时此名称即已存在,惟详细起源仍待学术研究考证,直至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兴起盛行后,则用以指称托钵的修行者。原始印度佛教最早为释迦牟尼所劝度的比丘,为阿若憍陈如、阿说示 、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等五人,通称为「五比丘」。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四分律》卷三十二载,释迦牟尼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多方劝阻无效,乃派五名亲信与释迦牟尼一起苦修,释迦牟尼离开他们独自悟道时,他们在鹿野苑继续苦修。释迦牟尼悟道后,在鹿野苑向五人第一次说法,其听法后遂出家成为比丘。

  而在后世汉传佛教经典的《大智度论》中,称「比丘」一词至少有五种意义:1.「乞士」,即乞求的人。在释迦牟尼的时代,当时出家人以解脱为志,专职从事心灵解脱,不事劳作,不作炊饮,以乞食为生,但戒律亦规定向人乞讨不得超过七户人家。2.「破恶」,意指比丘修习佛法破除烦恼之恶。3.「出家人」,修行人的称谓。同样在《大智度论》中提到:「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汉羌虏各有名字。」在中国通常称比丘为僧人或沙门。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团体,其出家者也统称为沙门,意思是「止息一切恶行」。但由于印度其他教派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有名称。4.「净持戒」或「净命」,指比丘终生过着持戒生活,未敢有违佛教戒律。5.「怖魔」,但凡有一人出家为比丘,便能使佛教日益兴盛,而使邪魔外道日渐消亡,故使魔王产生恐惧畏怖之意。

  而「比丘尼」的产生,相传为阿难恳请释迦牟尼初度其母亲摩诃波闍波提及五百释迦族女性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初的比丘尼。另外,在佛陀时代,修行成就的比丘尼甚多,著名的有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

  而比丘、比丘尼再加上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则为「佛教四众」。现今台湾佛教界规定信众年满二十岁以上才能加入佛教僧团,受具足戒,正式成为比丘或比丘尼。而泰国、缅甸等地的上座部比丘要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比丘戒,法藏部比丘要遵守二百五十条比丘戒,虽有数目上的出入,但其内容是相同的。佛教信众年满二十岁受具足戒者,始得成为比丘尼。比丘尼戒,其数目南传比丘尼三百一十戒,北传是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其服饰即以「三衣」为主,亦被称为「袈裟」。

  现今台湾民众常以「和尚」、「尼姑」称呼比丘、比丘尼,然此两种称呼,有其误解之处。「和尚」一词,从早期印度语音而来,其语意为博学的人,相当于现今「博士」一词,非佛教所独有,在汉译本《杂阿含经》中可见到「和尚」 、「和尚尼」等称谓,用以称呼当时非佛教的修行者。最早采用「和尚」此一词汇,见诸历史记载可能始于五胡十六国的后赵国主─石勒尊称西域僧人佛图澄为「大和尚」而产生。「尼姑」一词则是在中国文化之下所产生,在唐代即以用「尼姑」称呼出家女众,但到明代以后「尼姑」开始具有贬意,明代文人陶宗仪将尼姑放入「三姑六婆」的行列之中,成为民间俗称。是以现今台湾社会仍保有对年高德重的出家比丘尊称「和尚」;而「尼姑」一词多有贬意,较少使用。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