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海南其他市与当地民族杂居。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黎族历史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兴壮、布依、侗、水、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秦汉以前,“ 骆越” 的一支就从大陆渡海到海南岛,隋代称海南岛居民为“ 俚僚” ,即黎族的先人。“ 黎” 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约在宋代以后,一般认为“ 黎” 为“ 俚” 的转化。黎族以土著海南岛自居。他们在海南岛已经有3000 多年的历史了。
黎族音乐
黎族约有八十一万七千五百余人,主要居住在广东省南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建国后,他们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黎族人信仰鬼神,崇拜祖先。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是在酒席上和节日里,还是在丰收后,劳动中,他们几乎都能即兴作歌,且韵味悠长,易于上口,这首乐曲便以清新简易的旋律为人们欢喜。
黎族礼仪
黎族庆节
春节
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
“三月三”
黎族特有节日。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于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青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互诉衷情。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相中后,男女双方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黎族婚俗
“ 夜游” 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 隆闺” 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 姐妹隆闺” 去,透过对歌和吹奏口弓、鼻箫来寻找情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恋爱。进入“ 姐妹隆闺” 需要有一番才智,首先。男子要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他进来,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男子只得另找它枝。待到男子进得门来,还不可随便乱坐,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行。坐下后,男子便要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说明是来找情侣还是来求婚的,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要是进入的“ 隆闺” 里姑娘多,不知哪个姑娘愿投情,男女便要唱试情歌,愿意的姑娘自然就会回应他的。接下来,那种表达爱情的对歌声、口弓声和鼻箫声就会此起彼落,直到情投意合。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铜钱、针、布衫、腰篓、竹笠等等物品,作为同床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夜间常来常往。这种往来关系,有的达一月半年,有的达二三年。当然,也有花谢蒂落的,那就互唱断情分离歌。之后便互不干涉,各自寻找新的情人去。
如果一对黎家情人恩爱难断,需缔结秦晋之好时,他们便把婚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一家的父母兄弟就要选定吉日,带上聘礼,这其中一定要精心采摘槟榔,到女方一家去提亲。槟榔要挨家挨户的送,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因为槟榔象征做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黎族称“ 放槟榔” 或“ 放衣服” 。
黎族服饰
黎族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驰名中外。尤其是“ 双面绣” 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黎族饮食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 。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
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典型食品:竹筒饭是黎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此外还有“祥”,是黎族风味菜,有两种,即汉语称为“鱼茶”和“肉茶”;糯米饼。
黎族建筑
瑶族民居善于因地制宜,有“ 半边楼” 、“ 全楼” 和“ 四合院” 之分。
“ 半边楼” 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大门多在屋头上层屋场偏厦间。此种建筑多为红瑶所建。
“ 全楼” 相对“ 半边楼” 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 半边楼” 同。花瑶、盘瑶多居“ 全楼” 。
“ 四合院” 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 全楼” 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 四合院” 。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红瑶富裕人家所居。
黎族习俗
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黎族宗教
黎族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