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今天,就来聊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国礼仪。
1.行走之礼。在古代常行“趋礼”,就是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就是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所谓叩首。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3.入坐之礼。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4.拜贺庆吊之礼。拜贺礼,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如婴儿行满月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婚嫁礼、寿诞礼、丧礼等。
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所以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