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祖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横”得要命。全家上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孩子在家特别的霸道。可是出了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被人欺负了,他却变得畏畏缩缩,只有哭鼻子的份。
爸爸妈妈很无奈:怎么在家里胆子那么大,还总是和大人犟嘴,出了门就变成受人欺负的“小绵羊”、“胆小鬼”了呢?
小区里有个孩子叫小宇,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要什么买什么。吃饭不乖了,奶奶就端着饭碗拿着勺子赶在后面喂。看到玩具想要不给买,就往地上一躺大哭大闹,爷爷赶紧掏腰包。爸爸妈妈平时要上班,也不怎么管孩子,只要爷爷奶奶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就行了。现在孩子在家谁也不怕,对老人都是呼来喝去的。周日的时候,妈妈带他玩滑滑梯,不小心被别的小朋友撞到了,却躲在妈妈身后哭,话都不敢说。在学校里,老师都说他特别胆小怕事。
如果家长们发现自家的孩子就是这种类型,一定要认真反思一下,孩子之所以有以上种种表现,归根结底,原因还得从家长自己身上找。
1、家长娇生惯养孩子,孩子就拿哭闹当武器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窝里横,外面怂”,孩子这样的表现很明显和家长日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孩子在家太受宠,太娇惯了,生怕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孩子一哭一闹马上有求百应,时间一长,哭闹就成了孩子要挟家长的武器了,就算有再无理的要求也只能“缴枪投械”。等到出门在外,在家的那套不管用了,孩子就会变“怂”了。这样的孩子必然会是“家中小霸王,外面小绵羊”。再加上老人对孩子太娇惯,爸爸妈妈又少去教育,孩子就这样被“放养”了,久而久之,就变成文中的小宇这样了。
要改变孩子,就得先改变家长。作为家长,一定要拒绝溺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都要适度。当孩子蛮横不讲理的时候,该拒绝的就要说“不”;当孩子的行为不合理,要去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听之任之。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的,更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
2、有样学样,父母给了错误示范
教育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把孩子生比如为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是否能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则是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家长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对孩子的行为不去正确引导,孩子无法辨别怎么做是合理的,怎么做是无理取闹,无形中就会去模仿和学习,“熊孩子”也养成了。
作为家长自己要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引导孩子阳光健康,爱护家人,尊敬长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和不讲道理。老人溺爱孩子,作为年轻的家长更要适时地去制止,让孩子明辨是非。
3、家长过多干涉,大事小事都一手包办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不尊重长辈,长大了再要求他去尊重别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为时太晚了。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能力,不要看见孩子小,就大事小事一概由家长去代劳,什么都一手包办,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养成了过分依赖家长的习惯,稍一不合意,就大哭大闹,蛮不讲理。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要多让他自己试着去说、去做,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问题。“窝里横”的孩子本就缺乏自己处理问题的勇气,只会一味地用蛮横不讲理来博取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即使犯错误了,也要主动去承担责任和想办法解决,只要没有危险,家长就不要过多的去干涉,慢慢的,孩子在此过程中会变得自强自立,胆量和自信也培养起来了。与此同时,家长再多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变化,就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孩子的父母。人生在世,最早接收到的和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来自父母、家庭教育,好习惯从小养成能受益终身。作为家长,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用积极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给孩子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