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的孩子詹詹已经2岁了,但是小丽却发现詹詹的协调能力特别差。起初没怎么在意,但是最近看到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在发现,和詹詹差不多大的小孩子都已经会跑了,可是詹詹就连走路都站不稳,经常会摔跤,更不会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跑来跑去。
小丽本来以为孩子只是太笨,认为过一段时间就会好,可是过了几过月,孩子依旧还是原本的样子。还是不会跑不会跳,走路的时候仍然会不稳。这可把小丽给吓坏了,急忙带着孩子去了医院,想查清楚孩子为什么长这么大了,身体协调能力却还是这么差?
医生告诉小丽:“孩子之所以身体协调能力差,是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并没有学会爬,所以长大之后,协调能力才会这么差!。”小丽听到之后就非常的纳闷:“难道孩子翻身爬行,不是自己学会的吗?”医生反驳了小丽的话:“孩子学习翻身当然不是自己学会的,是需要家长进行训练的。”听到医生说出这句话,小丽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对詹詹进行引导训练。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学习爬行这件事有很大的误解,都认为孩子爬行是他们自己学会的,并不需要家长去训练。有些家长则很少让自己家的孩子去学习爬行,怕他们磕到碰到,也害怕他们在学习爬行的时候弄脏衣服。认为长大之后也就自然学会走路了,根本没有必要让他们却学习爬,可实际上,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婴儿早期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行动到分化行动
孩子最初的动作是整体性的,散漫笼统的,并不会清楚的抓到某个东西。慢慢的才会逐步划分为局部性的,并且可以准确的去完成某些他们想要进行的动作。
2、上身动作到下身动作
孩子刚开始出现动作的时候,是先从头开始的,然后再是躯干,最后才是下肢。孩子的动作发展顺序为:抬头——翻身——坐着——爬行——站立——行走。
3、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是大肌肉动作,就譬如头部动作。之后再成长的过程中,才会是小肌肉动作,和更为准确的视觉动作。
4、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
婴儿在最开始时做出的所有动作都是无意识动作,但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也就会逐渐地被心理意识所支配。
动作发展水平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孩子的动作协调发展,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主要标志。每一个人所做出来的动作都是由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由骨骼、关节肌腱和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所完成的。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不仅需要大脑皮层中的运动区和感觉区遍及大脑皮层的顶叶、颞叶、枕叶以及前后联合区的相关部位。只有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中,与动作相关的组成部位,发育正常,人的所有行动才会协调和正常发展。
动作发展不单单是促进孩子生理机能的发育发展,更是影响着孩子个体特质和社会性的发展。如果是大肌肉发展良好的孩子,就会非常积极、主动,也会更有自信,通常社交能力很强。然而,小肌肉发育良好的孩子则会更专注、更细心,有更好的秩序性和自控能力。
行动改变了个体、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的接受信息,转为主动获取各个信息。这不仅促进了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的社会交往特征,从而对个体的情感、社会感知和自我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父母懂帮孩子自主训练才能更好
1、父母推动孩子的手脚帮助训练
让婴儿趴在床上,用毯子裹住他的胸部和腹部,父亲毯子提起。母亲推着婴儿的左手和右脚,往前移动后,母亲依次推动婴儿的右手和左脚,训练婴儿的手和膝盖爬行。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及时休息,并给予婴儿更多的鼓励。你可以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放在你的目的地,鼓励宝宝继续前进,并保持对这项运动的兴趣。
2、发声的玩具吸引孩子爬行
将婴儿俯卧在床上,母亲在婴儿面前拨弄尖叫或清脆的玩具,譬如会叫的小鸭子,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不停地说:“宝贝,小鸭在叫,过来拿!”爸爸用手推着婴儿的脚,让他用父亲的力量向前移动,接触玩具。以后可以在婴儿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帮助,并训练婴儿自己爬行。
3、追逐训练
如果孩子可以用手和膝盖在床上或是在地板上爬行,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球,放在孩子面前,并将球滚动起来,孩子看到滚动的球自然就会去追逐,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越爬越快。
4、父母要有耐心
对于爬行有困难的婴儿,他们可以从学会趴开始训练,然后父母在次训练他们爬行。事实上,刚学会爬的婴儿都有向前爬行、转圈或向后爬的现象,这是一个学会爬的过程。此时,父母必须有耐心。如果家长想让婴儿学会爬,必须要付出努力。并且在日常中要多多与孩子进行互动,在教孩子学习爬行的时候,一定不要站在孩子身边,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可以放低身段,给孩子示范如何爬行。
爬行不仅能帮助婴儿发展运动能力,还能使婴儿的动作更加敏捷和头脑更加聪明。孩子爬行并不是自己可以学会的,需要家长在一旁去引导,并且帮助孩子训练。在此期间,父母要有耐心,要经常帮助孩子去训练,只有多次训练之后,孩子才能学会自己爬行。
话题互动:你家孩子在学习爬行的时候是否也会遇到困难呢?你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