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时机的选择。
虽然很多病人存在‘发热就是一个疾病’这样一个误区,对于他们来说一有发热就必须马上退热,刻不容缓。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退热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发热的孩子舒服一点,对于疾病本身并没有多大影响,适当的低热反而对一些孩子的病情是有利的。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温度进行退热就至关重要了。于是这个时候,38.5℃退热法就孕育而生了。
其实我们的诊断书、儿科书、药理书都没有规定到底多少度才开始用退热药物,于是造成了东边医院38℃退热,西边医院39℃退热的混乱局面。后来可能有大佬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开了个会,最后定了儿童肛温 ≥ 39.0℃ (口温 38.5℃,腋温 38.2℃)[1]使用退热药物这么一个规定。
但是这个规定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孩子因发热出现不舒适、情绪低落,也可使用药物退热。因此这个退热的时机选择还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因人而异。
比如你刚才问的这个孩子,发热导致他精神疲软,特别难受。因此我综合考虑并没有等到38.5℃后再退热,而是提前做了退热处理。”
“哦,原来如此!”
“其次是退热的具体方法,退热的方式主要分药物降温跟物理降温两大类。”
1 药物降温,你肯定很熟悉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权威机构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热药物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月龄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对乙酰氨基酚有栓剂,对于口服不便的孩子更加方便。
至于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的方法,目前最新的指南表示是不推荐的。因为不能改善舒适度,但对于交替使用的降温效果还是肯定的[1]。
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对患儿家属做推荐。但对于单种药物降温的确困难的患儿,并且反复频繁高温,我觉得还是可以适当使用交替疗法。
至于糖皮质激素直接拿来用作退热处理并不合适,现在越来越少的医生会这样做了。
如果是已经在输液的高热患儿,适当加大液体量,也会有些帮助。
2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洗温水澡、退热贴。
冰敷比较适合高热不退的患儿,特别是退热药物使用后,仍然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但是,一定要注意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不过这个方法我们在门诊并不推荐给家长,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发热孩子都适合冰敷,这算是住院时的一种退热方法。
另外酒精、冰水擦浴也是如此,对于儿童家长我们不能作为推荐使用。
至于温水擦浴,这个以前比较提倡,后来研究发现虽然和退热药物联用有更好的效果,但是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比如寒战、鸡皮疙瘩、哭闹等[1],因此最新的指南是不推荐的。
但是实际门诊工作中,我有时候还是会跟那些反复体温不退,且特别焦虑的家长们提到这个方法。同时,也会告知其擦拭部位要准确,比如颈部、腋窝、腹沟股这些有大动脉的部位,而不是擦胸前后背。这样会减少鸡皮疙瘩、寒战的发生。另外动作要轻柔,因为的确有些家长特别实在,为了让孩子快点退热就拼命地擦,换谁谁都受不了。
洗温水澡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都喜欢。就是如果孩子由老人抚养的话,可能需要费些口舌说服他们。另外就是要告知洗完澡以后一定要给孩子擦干水,并注意环境温度。
还有退热贴,这个特别流行,在门诊经常看到一排发热的孩子每个头上都贴一个。我估计家长还是怕脑子烧坏了,贴一个心里特别踏实。实际上,退热贴降温效果有限,部分患儿还会感觉不舒服甚至过敏,所以不作为推荐使用。当然如果孩子自己觉得不难受,就让 ta 贴着也没事,没必要苦大仇深地让家长拿下来。
“那可以灌肠吗?我看我老家很流行这个。”
“这个我是反对的,主要还是因为药物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我见过不少人是拿氨基比林、赖氨基比林等水杨酸类去灌肠的,但这些药物因为肝毒性、肾毒性太大对于儿童都是禁用的,更不要说拿来灌肠了。
据说灌肠危险、输液危险、吃药也危险……那到底怎么退烧?
除了毒性大以外,还容易有过敏、肠道溃疡出血、穿孔、菌群失调的可能。因此,拿危害这么大的操作去退热是不可取的。就算或许有人一灌肠就好了的例子,但是这种危害一旦发生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性灾难。”
禁忌这么多,那退热方法岂不是很少?
给孩子退热,要符合安全、舒适、有效的原则。
但对于我们来说退烧的目的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真正要处理好的是引起发热的病因。我们要理解孩子发热时家属的焦虑,却又不能被他们带偏了。但这么多年临床下来发现,如果上面都掌握了,倒也能应对自如。
关键还是在于跟焦虑的家长们的沟通上,沟通得好,治疗顺利,发热不是事;沟通不好,患儿发热你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