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江西寻乌:在废弃矿山里走出一条“两山”新路
来到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仍是满眼春意,这里山水相依,林田相伴,湖草相映,山水林田湖草在这里和谐共生,那醉人的绿色和洁净的水流,总会让人忘却这里曾是南方的“白色沙漠”。村民谢立新见到前来旅游参观的人,开始了他激动的点赞:“这里的荒山、污水不见了,现在就像公园建到家门口来了,我的山又可以种果了,我的田又可以产粮了,我为政府这个民心工程点赞。”
来到江西省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虽然已是初秋时节,仍是满眼春意,这里山水相依,林田相伴,湖草相映,山水林田湖草在这里和谐共生,那醉人的绿色和洁净的水流,总会让人忘却这里曾是南方的“白色沙漠”。村民谢立新见到前来旅游参观的人,开始了他激动的点赞:“这里的荒山、污水不见了,现在就像公园建到家门口来了,我的山又可以种果了,我的田又可以产粮了,我为政府这个民心工程点赞。”
是什么让这位土生土长的村民如此激动呢?这里为什么又曾被称为“白色沙漠”呢?原来,这里是寻乌稀土开发的主产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给国家建设和创汇作贡献,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稀土开采,由于当时生产工艺落后和不重视生态环保,在上甲村就遗留下7.3平方公里的废弃稀土矿山,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耕地淹没、水体污染、土壤酸化等生态破坏,村民的家园、良田变成了“白色沙漠”。
治理前的寻乌废弃稀土矿山。
近年来,寻乌县抓住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政策,正视历史生态问题,下决心还清“历史欠账”,根治“生态伤疤”,先后实施了以文峰乡石排、柯树塘和涵水3个片区为核心的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约9.55亿元,对废弃稀土矿山进行了全面治理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山绿了、水清了、田肥了、路通了,村民的美丽家园又回来了。
治理后,仿佛公园建到了家门口。
“三同治”,“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
在项目推进中,寻乌县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加强资金、人员整合,成立统一调度推进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办公室,打破原来“碎片化”的治理模式,消除部门之间的行业壁垒,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工则工、宜水则水”治理原则,统筹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四大类工程,实现治理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九位一体化推进。
寻乌县在生态修复中,探索出南方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三同治”模式,实现了废弃矿山全区域同时综合治理。
一是山上山下同治。在山上开展地形整治、边坡修复、沉沙排水、植被复绿等治理措施,在山下填筑沟壑、兴建生态挡墙、截排水沟,确保消除矿山崩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控制水土流失。
二是地上地下同治。地上通过客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平面用作光伏发电,或因地制宜种植猕猴桃、油茶、竹柏、百香果、油菜花等经济作物,坡面采取穴播条播撒播喷播等多种形式恢复植被。地下采用截水墙、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工艺,截流引流地下污染水体至地面生态水塘、人工湿地进行减污治理。
三是流域上下同治。上游稳沙固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稀土尾沙、水质氨氮源头减量,实现“源头截污”。下游通过清淤疏浚、砌筑河沟格宾生态护岸、建设梯级人工湿地、完善水终端处理设施等水质综合治理系统,实现水质末端控制。上、下游治理目标系统一致,确保全流域稳定有效治理。
通过近四年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原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又重现出绿水青山本来面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强度已由剧烈降为轻度,水土流失量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59m3,降低到32.3m3,降低了90%。植被质量大幅提升,植被覆盖率由10.2%提升至95%,植物品种由原来的少数几种草本植物增加至草灌乔植物百余种。矿区河流水质逐步改善,河流淤积减少水流畅通,水体氨氮含量削减了89.76%,河流水质大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显著改良,原来废弃的稀土尾砂,土壤酸化,水肥不保,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是一片白茫茫的“南方沙漠”,几乎寸草不生,经过客土、增施有机肥和生石灰改良表土后,已经有百余种草灌乔植物适应生长,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断链得到逐步修复,又呈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