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说
有一个关于春节起源的古老传说。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野兽。头上长角的年,很凶,很恐怖。“年”在山里生活多年,只在特定的一天(现在是除夕)爬上岸,吞吃牲畜害人性命。所以每到除夕夜,每个村子的人都逃到山里,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村外来了一个老乞丐。村子里一片匆忙和恐慌。没有人注意他。只有村东的一个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吃的,劝他上山避年。老人撩起胡须笑了笑:“婆婆要我在家里呆一晚上,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妇人继续劝说,恳求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年闯进了村子。发现村里的气氛和往年不一样:村东的老奶奶家铺着红纸,屋里烛光明亮。“年”浑身发抖,发出长长的叫声。靠近门口,医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爆炸。这时,婆婆的门开了,我看到医院里一个红衣老头在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从避难所回来的人惊讶地看到村子安然无恙。这时,老太太突然意识到,她很快告诉了村民乞讨老人的承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村子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赶走年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放鞭炮;家家有明烛,守株待兔。新年第一天一大早,我就要和亲戚朋友打招呼。
这一习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当中最庄严的传统节日,即春节。
春节传奇故事述评春节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庄严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值得高度重视,也是我们都非常喜欢朋友和家人团聚的一天。孩子在这一天是最幸福的。每年红包很多,可以有家人亲戚陪伴。春节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个大日子。让我们一起继承这个重要的春节。
春节的传说起源据史书记载,春节在唐代称为“在”,在夏朝称为“年”,在商朝称为“司”,在周朝称为“年”。“年”的本义是指粮食生长周期,小米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寓意青峰。也有人说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腊祭”。那时,春天来了,祖先杀猪宰羊,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神灵,祈求新的一年天气好,避免灾难。他们用朱砂画脸,穿鸟毛,唱歌跳舞,吃喝玩乐,非常活泼。至于拜年,从汉初就开始了,在《通典》中有记载。
中国人庆祝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了。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通常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初一)才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农历十二月的腊祭或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从公历的1月21日游到2月21日。“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1月21日)和“最晚的春节”(如1985年2月20日)的区别是一个整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不人为调整农历,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历史上最晚的春节”。在此之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的1920年2月20日和198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