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术》是一本由萨姆·高斯林著作,湛庐文化策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窥探术》精选点评:
●前面写的还行,到后面写的太冗长,有的现象也没给推理过程及原因。
●一些启示
●大五是很科学的。。
●有些意思,还算符合一个推理控口味
●看了那么多的通过交往的细节观察人 这本通过家居工作的窥视法是佐证的另一门途径
●看豆瓣评分时还不信,非要读这书,现在觉得这分都高了。
●因为属于开创性作品,所以给5星。
●识人之术
●很多废话 标题党 不及推理小说来的有意思
●看到132页了。没什么意思。
《窥探术》读后感(一):非常有意思。可以对人的性格更好的把握住
第2章:测试你的性格类型 古代的性格分类 大五人格 达·芬奇——开放性 机器战警——责任感 比佛利山超级警探特征——外向性 罗杰斯——宜人性 伍迪·艾伦——神经质第3章:如何开始认识一个人 了解个性的长期过程 身份:自我的内在故事 个性之谜
《窥探术》读后感(二):第一部分 房间的海报,标语等,这个很明显地表明了一个人的追求,信念
第一部分 房间的海报,标语等,这个很明显地表明了一个人的追求,信念,政治偏好,爱好,对自我困境的认识等,但是必须要界定一点,就是海报张贴的位置,作者将这些东西分成二类,第一类是自我的需要,比如马丁路德金的博爱,张海迪的志向激励等,房间主人不一定希望别人看到这些东西,这些标语海报可以放在一些比较私密或者主要向房间主人展示的地方 第二类则是展示的需要,比如房间里一张李小龙的海报,比如在房间门上贴的呼吁释放艾未未标语等
《窥探术》读后感(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略略地翻了一下。自己既不是心理学者,也对心理学知识所知无几,故不宜简单地评优劣。对书名《窥探术》本来就没很多的好感,一来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别人如果想要隐藏起来的东西,自己也没必要多加探究;二来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如果这种“窥探”是带有某种目的的当然不属此。
书中把人格划分为五大类型,而通过观察他人卧室、办公室等私人空间上的照片、海报、CD、甚至毛巾位置、喜爱的音乐等东西来判断一个人属于什么性格,体会物品透露的主人信息。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见微知著的意思一样吧,若是本来就心细如尘的人,不用此书之方法,一样能管中窥豹;若是本来就是大大咧咧的,看了此书,也只能碰个运气察言观色罢了。
《窥探术》读后感(四):有好尺子才好裁衣,有好维度才好识人
【大五人格类型指标】
开放性——创新性、非常规性、喜欢思考、抽象、未知、想象力、重视情感、挑战权威和传统、有艺术爱好审美能力;办公室情况:时尚、有各类书籍、有特色的、不寻常的。喜欢挑战标准和传统,喜欢抽象甚于具体,喜欢未知甚于已知。
责任感——秩序性、计划性、谨慎性、完美主义、工作第一、可能被视作无趣、忠诚、追求卓越、自律。
外向性——支配、生活节奏快、寻求刺激、乐群、高兴、自负。
宜人性——温情、并非易征服、谦虚、严厉苛刻的反面。
神经质——常生气、常忧虑、常伤感、情绪化、敏感、脆弱、无节制、反映强烈、追求短期愉悦、镇定轻松处理压力的反面。
窥探卧室可用于发现开放性和责任感,前十首歌可提供开放性、外向型、情绪稳定性方面信息,个人网站可用于研究这五个特征。
【测试】
自由联想投射,
看图片编故事。
【渴求】
可分为对权力、成就、友好关系三种类型。
根据布什就职演说,他对权力、友好关系渴求高,对成就渴求较低。大卫文森当时预测布什在政坛会很有影响力,作决策时会依赖有相似政见和亲密关系的朋友间,可能排斥有不同看法和不同经历的人,外交上可能采取激进政策,决策上取决于外交顾问受哪个派别影响更大。
【自我关注】
自我关注等语言记号是女性、地位低的人、自杀的诗人和沮丧的人更喜欢的用语。
化妆、爱打扮的女性更自恋。
自恋的人用户名就很自恋,不自恋的人用户名就比较消沉。用户名还反映了对自我能力的意识。
【神经质】
女性神经质更高正确,宜人性更高是错误的。
人们对于男女性的传统观念,似乎是评估神经性的关键。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神经质高于男性。房间里,男性的没有什么装饰,更少照片,更少毛绒玩具等。
鼓舞人心的海报是神经质的表现。
神经质高的人刹车垫坏得更快。
【开放性】
亚洲人开放性普遍低于欧美人。开放性低的人喜欢关注具体的观念,而非抽象的看法,他们习惯墨守陈规而非质疑。
歌单上都是一些主流歌手作品的人多半是缺乏创造力的传统之人。
开放性强的人更喜欢读书,去图书馆以及参观艺术馆,而且对其他文化业表现出较浓兴趣,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对待性和毒品的态度也比较开放。
喜欢收藏地图的人兴趣广泛,心胸宽广。
自由主义者对多样性更感兴趣,保守的人更相信传统,他们更惧怕改变。自由主义者在谈话中更外向,更善于表达,更爱笑。保守人士房间里有更多秩序化的物品,如日历和邮票,以及平常的装饰品和物品。自由主义者有更多各类的书、音乐CD、艺术品等。
开放性高的人用语少第一人称,神经质高的人相反。
喜欢哥特等反文化记号的人倾向于高开放性、低自尊,或者在寻求刺激和无情方面得分较高。
【外向性】
摆放人物画像的人更加外向。内向的人更爱摆放静物画。
外向的人更喜欢表现自己,宜人性更高。
外向者电邮地址顽皮而欢乐。内向者地址多半无什么意义,反映没有兴趣和他人建立联系。
握手有力的人开放性较高,相反的则倾向于内向,神经质和不善表达。
不善交际的人的房子表现得更为友善,更为封闭和已废弃。
【面试】
面试中,交谈得多,表现社交技能好。衣着正式,表现责任感。越前倾,越表现工作积极性。
面试中加印象分的行为常常与要求的素质无关,(所以面试官容易被欺骗。)
【宜人性】
宜人性高的人体谅他人、温暖且富有同情心。秩序、干净整洁的房间特点与宜人性无关。那是责任感的表现,虽然人们会这样误认为。这点要小心!
房间容易反映的是开放性、责任感特点,外向型、宜人性和神经质不容易判断。
有吸引力,有装饰品、门开着、放些糖果的办公室而非卧室,能够体现外向型。
有宜人性的人喜欢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办公。女性更喜欢拜访象征私人关系的物品,男性办公室中的摆设大多与运动和个人成就有关。
简单接触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开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其他表现】
办公室个性化能让把私下的自我融入到工作中,而非严格把它们分隔开来,这样员工会更加投入工作。
权力主义者会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卑躬屈膝。
人们喜欢和与自己魅力相当的人交往。
若想了解他人必须对他人物品的领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在不熟悉的领域调查,可以先看一下同类别里其他可用作比较的房间。还可以找一位熟悉该领域的人作指导者,还可以向被窥探者提问。
了解某人私密的详细信息能让你更接近他——或许比你期望的还要接近。
说真话时,第一人称用语和“但是、除了”等限制词频率较高,表现出复杂的思考过程。
人们在签名档用的语句与他们个性中显著的部分息息相关。
睾丸素这样的荷尔蒙会影响面部特征,使其更阳刚,也会影响个性特征,更有控制欲。
设计师若根据他人自身独特情感体验来布置家装,效果往往会很好。
极度渴求归属感的人很容易建立社会关系。即使已不再需要或他们因此受伤,他们也不愿放手。
我把聊天内容车到了道德和宗教信仰方面,发现吉娜韦弗的同伴变得异常沉默,这表明他与其他绝大多数的生物科学家们不一样,他有很深的宗教信仰,但却一直对此保密。我开始忍不住想象这种不自在的分裂干在他的空间中是怎样表现的。
普遍认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更重视智慧和想象力更喜欢葡萄酒鸡尾酒,宗教音乐者更爱和平、救赎,说唱音乐爱好者会重视自尊和社会认同,摇滚音乐爱好者很欣赏让人兴奋之事和勇气,更喜欢啤酒。摇滚乐爱好者在宜人性、传统和宗教方面得分更低,不大关注家宅平安、救赎,更有艺术细胞,更神经质。
这些新奇的奖品和那些真实的奖品一块让我明白,拉里觉得自己未得到足够的欣赏。
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地收拾;心胸开阔,经常尝试新东西。
研究垃圾,如通过查看一个特定区域内被丢弃的冷冻快餐盒的数量来追踪社交形式。
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能力的人,能了解一定行为的出现是如何产生独特的个性类型的。
有创造力的人更冷静。
了解一个人性格的主旋律或者某件事情,有助于了解其人其他事。
他研究人们的方方面面,个性的长期过程,不但喜欢了解人们现在是怎样,还有兴趣了解他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过去和现在如何影响未来。
去了解某人并不一定让你与此人更亲近。
15个问题超快速了解:
1如果可以选择世界上的任何人,你想邀请谁做你宴会上的客人?
2在打电话前,你是否会演练自己要说的话?为什么?
3对你来说“完美”的一天由哪些事物组成?
4你最后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唱给别人听呢?
5如果你可以活到90岁,而且可以在后面的60年里保持30岁的思维或身体,你会选择哪一个?
6关于你将来会怎样死去,你是否有过预感?
7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事情,你想改变什么?
8如果你明早醒来时就可以拥有一种特质或能力,你想拥有什么?
9有什么事情是你一直想要做的?为什么一直没有做?
10你最珍惜的回忆是什么?
11如果你知道一年内自己就会突然死去,你是否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为什么?
12爱和情感在你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3与他人分享一件你在生活中碰到的尴尬事。
14你最近一次在他人面前哭泣是什么时候?独自哭泣呢?
15什么事情很严重,不能一笑了之?
2011-9-29
《窥探术》读后感(五):其实你想要被看透
这本书的标题似乎很容易让人误会。也许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它想表达的不是教人如何当狗仔队或是快速学会读心术;所谓窥探(snoop),强调的只是我们采撷周边环境信息并加以整合的能力。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无须费力将头伸进别家房门的匙孔,世界已就这么摊开在眼前。
人在特定的空间中生存,免不了要在这空间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哪怕刻意不留痕迹,其实也是一种痕迹。“关注缺失(一面空墙、空无一物的窗台或是一个壁炉但上面没有任何照片)和关注存在的物品是同样重要的。”(P178)
随着个体独立精神的风行,如何使个人的空间变得更“个性化”,已成了许多人煞费心思的课题。这里的空间指的不仅仅是实体的居所(如卧室或办公室),它还包括社交网站(facebook)、个人网页、iPod歌单,等等会散发着主人的odour的一切。
这是因为,“我们把空间占为己有的一种方式就是给它们贴上身份标签。”(P4)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无法做到靠嗅觉去分辨一块领地的所有权,于是人只好想方设法,去为自己贴标签。
经常我们会觉得有必要去“tag ourselves”,用各种各样的关键词来装点自己。社交网站的个人简介需要填充各种资料,诸如家乡、血型、性取向、政治倾向、娱乐爱好、座右铭等等。你可以选择将它们全部留白,但大多数人还是会去一项项填充条目(包括更新婚恋状态),从而向社交圈子里的其他人宣告:我就是这个样子的。这里是我的领地。
有时为了加深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为自己打上更多标签,我们还乐于做各种问卷。问卷有时很好地补充了一些我们平时无从开口自述的信息。(例如你有几个蓝盆友,你的第一次XO是什么时候)
这些自我陈述,往往可以扩展成完整的句子。谈论星座及血型是相当典型的一项。例如bit bang theory第一集里Penny自我介绍时说“我是射手座”,换言之就是“我是一个开朗、热情、有进取心的人”;然后补充“虽然很多人说我像水象星座”,意思就是“其实我不是没心没肺的人,我也有细腻、敏感、脆弱的一面!!”
一个专名能涵盖一堆形容词,星座的确是节俭又好用的话题。需要指出的是个人对仅谈论太阳星座的popular astrology的做法是不甚苟同的,这里只是举例而已。
至于另外的关键词,强调“我是XXX地方的人”可能暗示着他对某地方的荣耀感;签名更新可能在晒幸福或是在暗示“我现在很寂寞谁快点来找我”;而对性取向及婚恋状态的描述,你们懂的,现在不是还有暗恋功能么。
这些例子都在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人想要被他人“看透”。
人也渴望被人了解(并且常常会将此愿求表达),希望与各种同好在一起。
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看透”,与其说是被赤裸裸地扫描,毋宁是在建立一种他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一个“自我验证理论”,即“我们更希望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与我们的自我感觉相同,无论我们的自我感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所以,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那么即使这是她不好的一面,她也会展现出来。”(P106)
继续以星座为例,这一理论似乎就解释了为什么给自己一个星座tag的人是阳性星座为多。还有当人觉得自己的性格特质与某星座不符时,他会特别申明“我是非典型的XX座”。
自我陈述的过程,就是建构“identity”(身份)的过程,也是要求他人认同这一identity的过程。
进一步说,我们希望他人“以我们所设定的方式”将我们“看透”。
作者在书中援引了Dan McAdams的话:身份是“自我的内在故事,它将重新建构的过去、已经认知的现在和能够预见的未来整合在一起,并由此建构了一个统一、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P50) 而且,这个自我描述的故事,能够“使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和你现在的样子变得有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故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P53)
identity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的idem(same),在现代英语中,它既是人凭之与他人划开界线的特性,又是一种与他人的“同一”。
这一点非常微妙。然而联系实际社交生活来看,的确无论求异或求同都是同一动机引发的两个面向。
如果世上只剩一个人类一颗心灵,他还需不需要费心思去建构自己的identity?
identity tag是针对他人而打上的。也许人只有一个,但自我对自我不同方向的认同构成了不同的identity。当对象转换,我们展现出的identity也会有所差异。
俗话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不同的群体里(小学中学大学同学、亲人、同事、恋人),我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或说表达方式),谈论不同的对象。
也许这并非我们刻意去为自己准备不同的面具,只是人在不同的群体里建构了不同的identity,并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将这一印象投射――换言之,“他人”也是“自身”的一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一点变得逐渐突出。作者在书中也提到:“当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网上关系时,保持多种身份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只将已认可的身份向特定目标传达也更难了。”(P5)
无论是facebook还是人人还是微博,这些基于真实社交网络的SNS,都在逐渐模糊我们不同圈子不同身份间的边界。每次follow别人都要提示一下你也许还认识XXXX你与他有共同的好友XXXXX,世界愈发缩小,六度空间无处不在。其实在同龄的圈子里都还好,最怕的估计就是父母也找上门,想象一下爸妈兴致勃勃地阅读你在网上展示的另一个identity――是会觉得毛骨悚然?还是一种身份空间被蚕食、被揭露的羞耻感?
在这本书所提到的窥探术里,identity是重要的一环。正如identity是我们在时间轴上整合出的“主线”;如果我们想要更深入了解一个人的identity,也需要这么一种整合的能力。
有时这种能力似乎是自发的:“了解他人成了一种生存技能,我们会竭尽全力地整合各种信息――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个人形成一个完整的看法。这种行为能力非常自然,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很少意识到它。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整个过程,你会发现这只需要一点谋略――它已经超越了自我意识。”(P160)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大多是在讲关于整合的各种技巧,还有我们该如何适时抛开认识的固见(stereotype)。
例如标榜自己喜欢听classical的人,也许会给人留下高雅有品味的第一印象(虽然这一“联系”其实也是一种stereotype),再稍微深入了解以后就会发现:他在装逼。――逼组的帖子能教给人很多破除stereotype的技巧。(严肃)
我个人认为,了解一个人是没有固定的pattern可循的,因为人身上有太多的变量,不是外界可以轻易控制的。尽管这本书已经有很多“实战技巧”,真正想要应用到实际,线索与个性间是无法一一对应的。“这并不像你在超市柜台上看到的那些解梦宝典,会告诉你蓝色的兔子意味着什么,一个杂耍熊又意味着什么。”(P60)
所以也许只能模糊地说,了解他人需要投入进各种细节,要对比参照大环境,需要经验与本能的结合。
McAdams提出了“认识一个人”的三个阶段:特征、个体关注、身份。“特征”只是最表面的印象,就像非诚勿扰里面男嘉宾初登场,他只是一系列发型、衣着、年龄、职业等等表征的集合体。有人会在第一阶段就把灯灭掉,也有人会饶有兴味地留着灯,但不会有人在一开始就依靠这些形容词就去订下姻缘。然后现场会播放几段VCR,双方相互提问,这些就类似于“个体关注”的阶段,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目标和价值观。然后作为一个相亲节目,差不多就该到这里了。要深入到“身份”的阶段,不是几十分钟就能解决的事。
虽然拿非诚勿扰来做例子有点那个,但想想有点悲哀的是,我们对很多相识已久的人,也许还真的不如节目上相互提问过后的男女嘉宾了解得深,某些程度上。
窥探术不仅是要拿来窥探他人,也要学会“窥视”自己。
尽管外在世界也是我们妄心的投影,但若过分将自我建立于他人的认同之上,难免日后不会四分五裂。很多灵修学问主张的都是自我的觉知(consciousness),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对自身身份的了解与认同。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Bring It Home,我认为相当意味深长。在前面一系列关于“外观”的探讨之后,最后一章转入了“内察”的阶段。
不少学说都主张人与其居所间存在着能量感应的关系。周易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本的“清扫力”也强调室内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
不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会展现我们的人格,我们也会将自我的心灵作为建设居所的蓝图。即使我们没有财力去建造一所全新的十全十美的房子,在挑选住所及装修时我们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偏好,有些甚至无法从采光、风向等等去解释。
记得我以前玩SIMS的时候,最迷恋的就是筑造房屋的过程,后面的关系养成神马的都不是很能勾起我的兴致。不知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偏好(笑
这一章里介绍的建筑师特拉维斯,便是从顾客的内心世界入手,力求建设其“心仪的房屋”,满足其内心更深处的需求。
“家”若能被称作“家”,也许便是仅次于cosmos的一个intermediate projection。
TW,有点比较有趣的是,trail(痕迹)和trait(特征)在拉丁语里是有同一个词源的。这也许说明了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所谓人格特征,其实就是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
这本书原作的封面,是门上的一个匙孔。
这让我想到了萨特的那个关于通过匙孔偷窥的人的比喻。偷窥的人突然听见了脚步声――“我现在作为我自己而存在了……我看见我自己是因为有人突然看见我。”
在被发现之前,“自我”与门、与钥匙孔一并愉快地消融;在此后,一同浮现出来的是自由,责任,及羞愧。
暂且不评论萨特关于“确实性”的道德观点(我还没有那个能力),我只是觉得关于“注视”的这一观点是相当有意思的。
“自我”在“他者”的注视下长成。我们预测着他者可能作出的反应去展现自我。在我们表达时,内心有着预设的阅读对象。
写这篇评论前我就想象过可能读到它的人,想象人们可能对之作出的反应。
为了体现一种正经严肃的风格我用了很多句号作停顿,平时我一般只用空格。
为了说明我还是个学语言的我几次扯到了词源,刚才我还扯了一下萨特,这样给人的整体感觉也许就能权威不少。
……依此类推。
至于窥探,可以说我也是有这样的习惯的(当然不是什么人都有窥探的必要)
尤其是在网络和SNS过分发达的情况下,窥探变得更简单易行。更何况我们处女座(笑)是如此擅长分析,有时一刹不住车,就,知道得太多了……
我觉得,有时各种stuff各种trail确实能比言语能更好地透露一个人的本质。
因为言语其实是无力又模糊的东西,是实体所不能企及的抽象,是人以之作茧自缚的迷宫
就像Blindsight里的一句,“面部的每一次抽搐都是一个数据点,交谈时的每一处停顿都比语言本身更有分量。”
尽管如此种种,尽管很矛盾,在对自我的表达上
我想比起被人“不了解”,也许我更害怕的是被人“误解”。
所以反正都是要留下各种痕迹,与其闷声不响,还不如去尝试表达。
.有一点与正文没太大关系的,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及现代研究渐渐证明了观相的科学性,呵呵呵=v= 此前很多人一直认为从面相去判断人性十分荒谬云云,我只想说呢,判断不准的时候绝对是有的,因为你尚未掌握关于面向的那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