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故事》是一本由陈桂棣 / 春桃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1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一):小岗村的落寞
二十年后,小岗村带头人终于当上了村长,正当他准备带领小岗人民奔上小康之路的时候,县委书记却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只要求小岗平稳就行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告诫,我不得而知,可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严宏昌确实应该谨记!
总感觉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阻止小岗村的发展,是县委书记?还是镇长,还是。。。。。。为什么那么多工业项目会夭折,从头至尾没有一家像样的工厂在小岗村落户,在那样一个权利大过一切的年代,政府,警察以及各个行政部门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为什么爆炸案可以不了了之,为什么警察可以直接去工厂收税,为什么警察可以随便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土匪”起家的这样一个社会,到底法律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
很庆幸小岗村出了严宏昌等18位壮士,惊异于严的勇气和活跃的思维,当广大的农民还只是想着“无农不稳”的时候,是他率先举起了“无工不富”的大旗,假设严宏昌的所有努力都实现的话,小岗村也许现在仍然是农村的带头人,只可惜所有的努力都流产了,法律的设置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公平跟稳定,可是如果保证不了法律至高的地位,这一切根本无从谈起。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二):色与空
色、空都是佛家的禅机,我本不懂的,只是正好前几天刚刚看了一本《小岗村的故事》,觉得这个小村子三十年的故事让人读来不免对于色和空着实有一些感悟。
书的作者是陈桂棣、春桃。刚开始我就觉得这两个名字有一些熟悉,仿佛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直到最后看完这篇报告文学,我才终于想起了他们的来历。这两位作者就是十几年前大名鼎鼎《中国农民调查》的作者。这本书当年一出来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后来风传被列入“禁书”。要知道,在天朝所谓禁书其实就是讲了实话而已。后来如何我不甚了了。这些年随着网络与自媒体的兴起,广大的乡村逐渐慢慢淡出来人们的视野。如今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和在这些大城市生活的红男绿女们。我老家地处中西部,每次回家过年时,看到这里农村日益衰败,据说平时除了老人与留守小孩根本看不到青壮年。这里的农村路在何方,谁也不知道!
其实大多数的农村并没有像城里人所想像有着田园牧歌般的诗意,贫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三):关于改革
看完这本书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要写点想法却磨叽半天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小岗村的故事不能不从中国农业体制改革说起。对于中国农村的体制我不甚了解,即便现在看完这本书也不可能全然明白。但是对于改革,对于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还是有了一点了解和认知。
对于改革,我觉得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性。在大锅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时,对于新的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体制必须应运而生。而且,农民本身也意识到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新体制,和探寻出了新的出路。可以摆脱现在的窘迫生活。其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革本身会应运而生新的体制,摒弃旧制度。所以改革必然会有权利和利益的更替,旧势力的阻力,必然会使新事物遭受排挤。所以,改革成功必须有敢于改革和应对各种压力并能够承受改革失败的人。
在中国做改革的难度被形容成搬下桌子都要头破血流。改革者也会被冠以各种政治帽子。在80年代,中国实行证券市场,也是一场头破血流的改革。中国经济要发展,企业要融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改革者都在做着试验。在证券市场实行的初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惨痛的教训。在改革者回想起当年改革,无不感慨万分。
改革后再发展的问题。改革后,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第一村,便被制止和局限发展工业。这里面有复杂的政治问题。对于书中严宏昌,几次拉来的项目,都流产了。对于敢于改革,并能够给人民更带来切身利益的改革者,我们是应该认可并赞扬的。但是,对于书中介绍的严宏昌的经历,我个人认为他是一个不懂政治的改革者。这可能和他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经历有着一定关系。
改革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路。需要尝试。。。对于改革成功并为人民带来福祉的人,表示崇敬。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四):你所知道的历史就是你判断未来的依据
前前后后看过四本陈桂棣和春桃的书。第一本就是他们名声大振的作品《中国农民调查报告》。大二寒假看完的,看完后的义愤填膺我想是大多数人的感受。里面的故事真实而富有张力,正如书中所表达的“你想不到在今天的中国,还存在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然而它确实存在。”自那以后,我就成了他俩的书迷。后来陆续借到了《淮河的警告》,《调查背后》等等。所以,这次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1.文学性更强,纪实性更弱
这次看完《小岗村的故事》,大背景是我们都熟悉的小岗村“包干到户”的故事。以带头改革的严宏昌为主线,详细记录了这个改革式英雄的起落。故事很有戏剧性,书中的有英雄,有小人,有中间派,有中坚派。这样一本书拿在手中,与之相比较的《中国农民调查报告》,这本书的文学味道更浓,纪实性更弱。书中有典型人物,起落的故事,义愤填膺的英雄气概。特别是书中开头对于严宏昌先入为主的描述,说他看上去就像是做大事的人物。
2.小角度切入,反映大背景历史
我想这是春桃和陈桂棣一贯的写作风格。记得在《调查》中,他们就说过就近选择安徽作为调查的范围,一个地区的变迁也能反映一个历史的变革。这次故事的主角是严宏昌,一个小岗村走出的改革式英雄。故事前后历经了三十多年,改革背景宏大,但是总感觉报告本身反映的问题比较模糊,不如的《调查》尖锐和强针对性。改革中遭遇的阻力很多,但是我们在被模糊的问题依旧能够窥视那时中国的现状。
3.发展是共同的目标,在发展中却遭到阻挠
其实,这是我看到这本书中间部分的时候想到的。小岗村在拉开全国农村改革的大旗之后,走上了繁荣的道路。然而时代在变,当其他地方也开始纷纷效仿的时候,严宏昌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却遭到了百般阻挠。书中前后出现了几次类似意思的话“小岗村要的是稳定”。小岗村需要秉持历史给予村子的荣誉,有了这些就足够了么。这个问题,作者一直没点破,却明显地重复,似乎想要读者们去反思。
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你所知道的历史就是你判断未来的依据。无论说这本书是文学报告,还是历史小说。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面貌。历史本来就是不完整了,许多人的故事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是否相信它取决于你的态度。我选择相信他们,就像他们选择相信每一位采访者所讲述的故事一样。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五):一个政治标本的可爱与可悲--丁晓禾
——读《小岗村的故事》
现在报告文学读来都像《新闻联播》,不读也罢。失却报告的最重要特质,自觉充当二奶,沦为三流文字,与相声之类的境况差不多,广大人民不屑一顾,读者愈来愈少。最近有朋友送我一本陈桂棣、春桃的《小岗村的故事》,说这对夫妻作家写过《中国农民调查》。说我当过知青插过队,对农村情况很熟,不算农民问题专家,也是半个老农民了,老农民读一读小岗村,有忆苦思甜的功效——意外果然发生。每天读着读着,我居然有了一种重走长征路的感觉,好像又去农村吃了一回苦,受了二茬罪,一些农村的依稀往事忽然栩栩如生。
小岗村大名鼎鼎,作为中国农村的政治标本,已经30年。该书的重点似乎不在小岗村以往的辉煌,作者没有炒冷饭,我感兴趣的当然也不是老掉牙的“大包干”故事。我觉得这本歌颂农民的书,写得有点残酷,那些貌似可爱的故事,大都非常可悲。
可悲一:30年来,大包干的实际带头人、小岗村出名的第一功臣、为小岗村翻身解放呕心沥血苦苦奋斗的严宏昌,注定一路坎坷,被中国的农民政治、被农民式的阴谋,搞得灰头土脸。说起来一个农民英雄,其实永远是一个失败者。他永远当不上一个生产队长,甚至连党员都当不上,入党申请书从1985年开始写起,一直写到2008年,23年里整整写了60份,甚至在全书的结尾,还在死不瞑目地写。他的光辉业绩已经高悬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了,英雄事迹已载入历史教科书里,依然被拒绝在大门之外。不知道这是行政村以上、基层组织的悲哀,抑或压根儿就是严宏昌自己的悲哀。
可悲二:按理严宏昌已经算不上领导,一个普通的群众而已,一个最底层的农民而已,可就因为小岗村大包干的出名,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一个政治标本。大家都需要这个标本,大家都在利用这个标本。所以,从省里到地区、到县里、到区里、到镇里、到乡里,什么人都可以管他,什么人都可以教育他,什么人都可以批评他,什么人都可以向他发号施令,什么人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他好像是一个政治玩偶,需要时招之即来,不需要时挥之即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眼就是严宏昌。看起来一个无冕之王,实际上一个负罪魁首。这就是一个中国农民政治人物的悲哀,一个仅仅想吃饱饭的农民的悲哀。
可悲三:小岗村的大包干一战成名,之后居然每况愈下,从英雄变成狗熊了,全村甚至没有一个企业,大有高处不胜寒之势。问题当然数不胜数,关键在于中国典型的“窝里斗”,群众和群众斗,群众和干部斗,干部和干部斗,干部和群众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文革”之遗风,不是说走就走的,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几乎自己斗垮了自己。书中最典型的就是严俊昌和严宏昌的斗争,前者是后者的堂兄,是小岗村名正言顺的领导人。书中对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争斗,写得十分暧昧,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没文化的,打倒了一个有文化的。或者,打倒了有文化的,大家一起没文化。
可悲四:中国的现实就是,政治标本乃最美丽的名片。他是省委的大红人,他自费去全国各地取经。终于,一个一个项目,一笔一笔投资,眼看大功告成,鸭子即将煮熟,却挡不住一级一级政府的威严,不是被乡里扣押,就是被镇里拦截,最后一个大项目,那就该是县里的大肥肉。最后,他一咬牙,自己办起一个小作坊,到底还是被至今没有查出来的自家人,一包炸药送上西天。
小岗村政治标本的意义,终于充分体现出来了,小岗村老百姓成为政治标本的现实意义,也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所以我的这篇小文到此打住,接下来的可悲之六七八九,诸位如有兴趣,自己看了就知道。大凡天下东西,可爱一过头,就走向可悲了。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六):《小岗村的故事》:都是形象惹的祸
说到小岗村,绕不开的话题是“大包干”,这是它出名的重要原因,也是它改革过程中的最大牵绊。《小岗村的故事》一书,从1978年小岗村的“大包干”说起,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30年来,小岗村的变化与发展。
小岗村的“大包干”是包干到户,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在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因支持包产到户而死无葬身之地的年代,以严宏昌为首的18位小岗人的这一举确确实实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隐瞒,瞒不过时,靠的是时任安徽省省委书记万里的大胆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小岗人改革成功了,而大岗人没有改革成功的原因。
冒险,终究是少数人的事。中国人不是不敢改革,是不敢第一个改革。即使是在当年的18位小岗人中间,也只有在严宏昌拍着胸脯,带头“捅破这个天”时,其他人才纷纷在军令状上按红手印。这让我不由得想到《让子弹飞》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张麻子如何呼吁百姓冲进黄四郎家都无济于事,只有做出一个黄四郎已死的假象,百姓们才蜂拥而至,把长久以来堆积的对一方霸主的怨恨化作疯狂地强取黄四郎金银财宝的热情。也许,只有外在地点燃那根插在隐忍上面的导火线,才能真正激发国人的勇气。当然,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走投无路。温饱之后,思的,有时候不是淫欲,是安定。
越往后读《小岗人的故事》,越让我有种读小说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主要立场主要来源于严宏昌。我不了解报告文学,只是凭直觉认为,这多少有点片面了。作者在书末也开始怀疑,小岗人描述中的严俊昌,与自己亲眼所见的严俊昌是否是同一个人。另一个重要方面,我渐渐发现,“大包干”只是小岗村的开始,它解决的只是小岗人的温饱问题,村办企业才能将小岗人引向致富之路。而这条路漫长的程度,足以和虚构的小说相比。
作者用西西佛形容严宏昌,他在一次次着手兴办和引进村办企业,又一次次厂房被炸弹炸碎、被县市抢走之后,仍然鼓起勇气,宁可贴钱,也要外出拉项目。这期间的种种失败,没有“大包干”的引人注目,却是作者笔墨的重点。人世间的凄凉惨淡、人情冷漠在困难时期尤其突出。
严宏昌的最大优点是在失败与重来之间的百折不挠和坚忍不拔,最大的败笔是孤军奋战。当他的锋芒盖过时任村长的小哥严俊昌,他们的关系破裂了,他孤独了,他的改革之路中多了许多人为制造的、可以避免的困难。
另外一个使得村办企业之路艰辛的重要原因是,市县领导希望小岗村稳定。因为害怕已经出名的小岗村出什么差错,维持现状在他们看来,是当下最好的举措。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小岗村的“形象”。
如果说严宏昌的“大包干”壮举是在当时国家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所为的话,那么他一直提倡的村办企业、走工业化道路,则是顺应时代潮流了。在农业哺工业的时代,只有工才能致富。与自然经济相比,工业化、城镇化才能拉动消费。只是,外出打工赚钱的农民的幸福,与在家种田赚钱的农民的幸福,哪一种更幸福呢?当然,这是一个不成立的比较,因为,目前在中国种田根本不赚钱。
《小岗村的故事》最大胆的一笔不是公布“大包干”秘密诞生的过程,这已经公开化了,而是对时下媒体夸大描述小岗村现状的直接披露。说到底,都是“形象”惹的祸,与当年市县领导阻止严宏昌兴办村办企业一样。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七):最好的年代与最坏的年代
上个月,阿公的学生,一位资深的基督教徒阿姨从加拿大来阿公家探望他。因为一些和我专业有关的问题要请教,所以我和她聊了五六个小时。虽然基督教徒总会有些强人所难的个性,但她说了一句令我倍感尊敬的话。她说从前中国人被政治洗脑,现在则被钱洗脑,唯独没有信仰,所以没有解脱。
这是个事实,说出来谁都认可,可惜的是,没有人去说。
突然想起原来阿公家放着的那本《中国农民调查》就是她拿来的。我还没看,就不知道消失到什么地方去了。听说是本好书,可想起来买的时候居然四下遍寻不到。一打听,才知道是禁掉了。那就先读小岗村的故事吧。虽然书腰上写着“从这里读懂中国”让我很反感,但我不得不说:不懂中国的,确实可以从这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的无奈。这种无奈不是一个人的,是全中国人的;不是几十年的,是几千年的。从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以降就总结出了中层官僚体制严重冗长的“特点”,到如今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尽管我不希望,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东西太难变化了,利益集团牵扯的面积太庞大,几千年的路径依赖,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得了得么?曾经最精明与最先进的政治体制就像精耕细作的农业一样,本应随着父系氏族的细化而瓦解成新的形式,但很可惜,这种局面并没有打开。出于某种原因,虽然最高权力依然是家长制的,但子女面对的不再是家长,而是代理人。在非民主体制中,代理人也就是中层官僚,他们作为必要性的存在,本应该起到缓冲上下对撞的作用,但中层官僚一旦冗余,却也加剧了上下对撞的进度。
在层级关系中,代理人会成为不上不下的一部分,它们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只代表自己的利益。效率越低,他们的利益也就越会达到最大化,因为只有效率的地下才能突出他们存在的价值。关于中层官僚在体制中所占比例的问题,是政治学的议题,可我们的高层官僚中,又有几个人是学过政治学的???
所以就只能无奈着了,因为任何社会都不能寄希望于一个明君,而只能寄希望于一个好的制度。否则永远都有“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关于底层社会的问题。当然,任何社会都有底层人,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正常(我们不用“进步”这个词),除了看基尼系数,还得看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底层人在整个社会中的比例,底层人能享受到多少的公平待遇,底层人是否是因为能力的劣势还是社会的不公而成为底层人的。
春节里北京因为少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而显得清净许多,这强烈的对比真令人瞠目结舌。人口流动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衍生问题,乡村真的就不如城市好么?我所说的乡村,是广义上的乡村农业。所以小岗村的故事里,其实除了第一男主和第二男主,我还注意到了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第一男主的儿子,严德宝。第一男主对财富有爱,第二男主对权力有爱,这位严德宝什么都不爱,就爱土地,爱农活,爱绿油油的庄稼。爱财富的人追求财富,爱权力的人追求权力,在上面的政策能让你吃饱饭的前提下,爱财富的人和爱权力的人都为外物所扰,只有爱土地的人本本分分地快乐生活。对于这种农民,我报以敬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总得有人种地,种地没什么不好,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一定要让农民发家致富,当然发家致富是可以的,但这没必要成为一个趋势,要看个人能力所及。不过如果个人能力确实所及,但总被中间层层盘剥,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书很好,如果《中国农民调查》也只是这种尺度的话,那么被禁就更说明某朝噤若寒蝉的颓势。
生于六十年代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比我们这一代更了解小岗村的故事,其实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才是真正目睹到一个国家的起落。这不止是农村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年代的记忆。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我们正直上天堂,我们正直下地狱。
《小岗村的故事》读后感(八):谁阻碍了小岗村的发展?
在鼎鼎大名的“大包干”之前,小岗村仅仅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小岗人可谓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1978年,严宏昌冒着杀头的危险带领小岗村的农民率先推翻人民公社,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仅仅第一年,粮食总产就是之前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前一年22元的18倍。“大包干”让小岗人填饱了肚子,也使小岗村赢得了“中国改革第一村”的美誉。小岗人取得了成功,但除了极少数领导干部的支持,严宏昌遭到了上级领导的处处打压,并被罢免了村长的职务。严宏昌和小岗村为这个美誉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如作者所说,改革之后的小岗村走出来的路是那样充满坎坷和曲折,甚至是超乎想象的悲壮。
八十年代随着邓小平肯定“凤阳经验”的讲话广泛传播和各个媒体的宣传,小岗村名声鹊起。抱着为小岗村锦上添花的想法,严宏昌决定利用小岗村的社会资源,兴办企业。他提出在村里办轮窑厂的建议,并四处询问专家和领导,解决资金和技术的问题,他兴高采烈地向村委提出办厂,但是却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最后只得作罢。随后严宏昌去浙江瑞安考察发现当地农民抽三块钱一包的香烟而他家乡凤阳干部也只能抽八毛钱的烟,原来瑞安农户家家都有一个小型废旧塑料制品加工,一吨的利润是7千元,一年纯收入是七八十万。震撼之余的严宏昌再次向村里提议办塑料品加工厂,却又遭到村干部的反对。这一次,严宏昌只得自己办起了工厂,并且小有成效。但是县里却以害怕影响小岗村名誉为由再一次让这个厂夭折。
进入九十年代,严宏昌由于一次意外的机会在上海的工商界名声大噪,许多商人表示要给小岗村发展提供机会纷纷要出钱出物。一个叫宋富豪的企业家决定帮助严办养殖场。严风风火火申请批准成立小岗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找人参加技术培训,一期资金和技术人员均已到位。但是村里人内讧,为谁做老大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被畜牧局渔翁得利,严辛苦拉来的资金、技术人员和物资都全数交给县畜牧局!到手的鸭子又飞了!此后,严又办了工艺被厂、米厂和食用菌厂,但那时镇里都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小岗村的企业又怎能生存,最后被镇里强行收去!90年代末,被村民举荐为村长的严宏昌干劲十足。他找来江苏省三泰集团,办汽车尾气净化厂和汽车制动安全厂。连云港长江村与小岗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打算在小岗村建立小岗工业园,建立电梯配件厂和纺织厂。严又动用朋友资源为小岗村争得养鸭基地的机会,办公大楼迅速开始施工。然而,结局又一次以失败告终,县里硬要把它们的工厂搬到县里。警察开着警车去工厂施工现场收税,不给钱就声称抓人!硬是把工人吓走。几个投资人再不敢在小岗村办厂,创办企业再次以失败告终。占地80亩地的小岗工业园无厂可建,变成葡萄园。二十余年办厂失败的惨痛经历深深打击了严宏昌,从此便绝了为村里办厂的念头。但是自己办个工厂何尝不是千难万险?2000年,严宏昌的瓶盖厂被炸,案情一直没有进展,严不服便不断向县级机关反映,检察院突然以严受贿将其查办,事后证明这只是限制严行动的行政做法,瓶盖厂被炸不了了之。
二十一世纪小岗村终于大变样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领导人要来视察。一条国道将小岗村与外面的距离拉近,瓦房全部变成楼房,小岗人住进了集体规划的住宅区。上级机构在小岗村援建各种纪念馆,小岗村被打造为滁州市旅游线路的新亮点。然而,这种变化和小岗人没有实质的关系。2007年,小岗村依旧没有一家企业。村里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将两百亩土地租给上海某公司,至今分文未得。80亩蘑菇大棚和长江村援建的葡萄园全都是贴钱的买卖。农民一年纯收入在3500-4000元之间。住进新房的小岗人不少人因此背负不少债务,有的依然家徒四壁。这三十年来小岗村的变化虽大,可也只是解决温饱问题,钱袋子没钱。
到底是谁阻碍了小岗村的发展?我们看到,80年代村里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村民小富即安的小农心态阻挡了小岗村办工厂,90年代至今,顶着巨大荣誉的小岗村又因为上级组织的压制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小岗村又变成升官发财的行政工具。谁来救救农民?农民的富裕之路应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