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预防感冒方法:
1、天气骤变应适时添衣或脱衣。
2、加强体育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
3、保证充分的营养和休息时间。
2 教宝宝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擤鼻涕的方法:
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同时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3 远离二手烟
因为吸入二手烟会使宝宝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4 避免呛水
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同时也要注意小孩游泳要带耳塞且不得跳
因为人体的外耳与中耳以鼓膜相隔,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管子通往鼻咽部,称咽鼓管。婴幼儿期,咽鼓管短而直,而且管径较粗,因此更加容易感染。宝宝有症状时更应注意。
调整睡姿
仰卧或侧卧
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6 避免婴儿躺着喝奶,少含奶嘴
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如果宝宝躺在那里哭了很长时间,眼泪就会进到耳廓里,加上分泌物和脏东西,宝宝的耳朵很容易发炎;
另外因为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咽鼓管,也要注意让宝宝少含奶嘴
正确喂奶的姿势: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温馨提示:
一岁左右孩子的吞咽方式应逐渐向成人过渡,家长应学会正确的方式,不要睡着喂奶,不要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喝奶瓶、的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0个月等。另外,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注意不要让他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咬手指头、咬勺子或者筷子,因为在咬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下颌前伸的习惯。
7 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
小孩子经常会觉得耳朵痒,会用手去掏,或者让家长帮忙。小孩子外耳道的皮肤很薄,挖耳朵时如果用尖锐的工具会直接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引起外耳道出血。经常性地挖耳朵,致使外耳道皮肤变得粗糙甚至脱屑,细菌趁机而入,进而出现局部的炎症、巨痒。并且经常性地掏耳朵,会反复刺激外耳道,使皮肤淤血,分泌增多。小孩子自身身体新陈代谢快,耳屎分泌本来就较多,经常掏会让耳屎越来越多,造成恶性循环。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