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我意识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育的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生理变化的突然到来,孩子在困惑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并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主观世界。他们开始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揣测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想像将来自己会干什么。许多孩子开始自觉地写日记,在日记中抒发感慨、宣泄情绪、剖析思想。他们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往往容易陷人一种主观偏执的矛盾困境:一方面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们喜欢和人争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总觉得自己受到别人的检视和挑剔。看到别人低语、微笑,就会怀疑是否在议论或嘲笑自己。这种过度的敏感常常使一些孩子感到压抑和孤独。
自我同一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将过去的经历、蓬勃发展的性意识、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身份。自我同一感的确立需要从父母和社会那里得到认可,否则会使孩子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困惑,缺乏方向和动力,从而影响将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青春期少年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将来会怎样?这样的疑惑会随着对自己认识的加深和周围其他人的肯定而渐渐消失。伴随着自我身份的建立和稳固,孩子会获得一种美德——忠诚,一种对自己的信仰、理想、目标和选择的忠实和贯彻。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可能。
有些孩子轻易地接受和服从传统价值观念,而没有真正考虑过愿意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不会经历危机和矛盾,因为他们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这种不经过探索的自我身份的建立使人过早地否定许多可能性。
逆反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青春期少年逆反心理的生理因素。在青春期初始阶段,与性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强,但性腺机能尚未成熟,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得孩子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导致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身份,塑造理想的形象,渴望得到父母、同伴和社会的认可。在这个寻求心理定位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设想,过于急切,因而难免遭遇挫折。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成人的阻力,所以对长辈的叮嘱与劝告感到不耐烦,从而产生对抗情绪。
独立意识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独立能力的加强,青春期少年迫切要求更多的自由,他们把父母的关照和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教导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所以对这些他们认为是影响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才能的外在力量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少年身上或多或少普遍存在,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孩子以“风暴式”的方式对抗外在力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情绪激动时,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后冷静下来,反抗情绪消失较快。有些情况下孩子不直接顶撞或反抗,采用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别人的意见置若罔闻,固执己见。这种“闷犟”的情绪不易疏通和消释。有的时候,孩子对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不满可能扩散为对这个人的全盘否定。在反感情绪的左右下,他们容易在是非判断上产生困惑或偏差,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妈妈下班回家,发现14岁的儿子抱着家庭装的大瓶可乐在喝,就说:“你用嘴对着瓶子喝,别人还喝不喝了?”儿子“砰”的把瓶子摔在桌上,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嘴里还叽叽咕咕说着什么。妈妈一下懵了,接着怒不可遏。
星期天,父母要16岁的小月到姑妈家去玩,好跟上大学的表姐交流交流,接受点好影响。小月坚决不去。“你不是一直跟姐姐挺要好吗?为什么不去?她上大学难得回来一趟,跟她学学对你有好处!”“不去,要去你们去。”爸妈有点火:“你今天在家没事,干吗就不能去?”“没事我也不去,你们管不着!”
情绪状态
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表现时而如疾风骤雨,强烈、狂暴,时而又清风流水,温和、细腻。他们的情感表达不再像幼儿时期那样直白和充分,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他们的情感经过控制和修饰以更缓和、含蓄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甚至带有表演的痕迹,略显造作。但不要笑话或指责青少年的做作,那是他们在尝试一张张面具,试图找到真正的自己。他们的情绪体验也不再单一和粗糙,而是越发丰富和细致。情绪感受不仅仅由外部刺激引发,有些还来自主观思考和遐想。比如,许多孩子读了一部文学作品以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中。青春期少年情绪体验虽然强度很大,但并不深入,因而常常表现出情绪多变,从一种情绪很快转为另一种情绪。他们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为美好而欣喜,一会儿又为丑恶而愤怒;一会儿热爱生命,一会儿又迷恋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刚刚觉醒,内心仍受情感支配。他们用心在看世界,还不能完全理智地区分自己的内部生活和外部世界,因此形成新的思维能力的任何新发现,都会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而新发现总是层出不穷,又时时相互矛盾,在没有能够深入理解其根源时,做到冷静客观的反应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由于思维的偏执又容易造成情绪的固执性,有些情况下,他们会陷入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比如,遭遇几次挫折后,有些孩子会被一种无助、压抑的情绪所淹没,久久不能解脱。青少年初期自杀的比率很高,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种种外界压力容易导致他们偏激地认为自己是造成不幸生活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自己很坏、无能和多余,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并感受到巨大痛苦,最终对生活绝望。
同伴关系
朋友对青少年很重要。青少年自我身份的确定可以在与朋友的交流、切磋中得到忠实的反馈。朋友之间的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给了青少年一个发现自己新价值的机会。同龄人群体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内心极为渴望的。没有同龄人的接受,青少年就如同在无边的大海中无望地挣扎;确定了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就好比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朋友之间毫无顾忌的倾诉和宣泄可以帮助青少年调节情绪、排解压力,这对他们保持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阶段进入了新境界。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更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了。他们也更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别人。青少年阶段的朋友关系比以前更密切和牢固,忠诚是作朋友最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朋友之间的竞争有所减弱,分享显得格外重要。女孩之间建立的朋友关系比男孩的朋友关系更为亲密。感情上的支持和互相倾诉秘密是维系女性朋友关系的重要内容。男孩指认的朋友数量一般比女孩多,但他们的朋友交往方式与女孩有明显差异。男孩朋友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共同参与活动和互相帮助。
青少年的朋友往往会形成群体,好几个志趣相投的孩子经常在一起活动。在同伴群体中,往往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穿着、兴趣爱好、活动方式等。这些规则无形中要求其成员行动一致,从而形成“同伴压力”。你可能需要违背心愿地参加某项活动,否则就被认为是“不够朋友”,如果老是表现得不合群,就有被排除在外的可能。同伴的观点、喜好、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但青少年的基本价值取向还是主要与家长的相一致。实际上,孩子在寻找朋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家庭的印记的,他们所结交的朋友大多是与他们有相似价值观的。另外,与家长关系亲密的孩子更容易与其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良好的亲子关系赋予孩子的信任感和自主性能帮助孩子找到朋友。因而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因朋友而疏远自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对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还是要过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