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不应该有阶级区分
有教无类:出处与含义《论语·卫灵公》:孔子说:“教学无课。”
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有些人不应该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等而被排斥在教育之外。人本来就是“上等”的。比如有些智慧,有些愚蠢;有的孝顺,有的不道德。但是通过教育,这些差异是可以消除的。
西周时期:贵族教育为主西周时期,政府设立了国学和乡村学两大类。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层次,乡村学则常被称为“小”、“序”、“校”、“术”。《礼记》上说“小学在共工南左边,大学在郊区,皇帝叫毕勇,群臣叫潘宫”。碧雍是西周皇帝为了教育贵族子弟而设立的大学,盘公是西周诸侯设立的大学。
西周初期由于战乱频繁,学校教育以武术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重视文化教育。当时大学主要学礼仪、音乐、摄影、书籍,小学学的更多是六艺基础知识。六艺指的是仪式、音乐、射击、御术、书籍、数字六种基本能力。礼:即礼仪;音乐:音乐;射击:射箭技术;于:驾马车的技术和现在的驾考差不多;书:指书法;数:又称运算数,是计算和数学的技术。
古代贵族教育
乡镇学校是指在六个农村郊区招收中国人子女的地方学校。周朝时,城郊和诸侯国为乡,有贾、毕、陆、祖、党、周六乡。他们的居民被称为中国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学者或庶人,他们的孩子有权进入乡镇学校接受教育。所有住在远郊的人都是奴隶,也叫野人,他们的孩子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可见真正意义上的西周公平平民教育尚未出现。
东周时期:从贵族教育扩展到平民教育随着东周战争的频繁,周王逐渐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的统一制度开始瓦解,诸侯开始走上政治一边。各国诸侯为了培养人才,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国宫”。这时候教育对象就不再局限于贵族了。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校吸收培养。随着儒学的逐渐兴起,孔子抓住机会开办私立学校,希望通过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和官员,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孔子明确提出了“教而不课”的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行全民教育,教育无国界,连外国人都可以来学习。
私立学校和平民教育
西汉时期:推行儒家思想教育,学而优则仕西汉初期,统治者放松了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为教育活动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通过劝导和说服,积极开展儒学的教育和启蒙,把“学而优则仕”制度化,给通过各种渠道取得成功的学者提供当官的机会,引诱学者潜心钻研儒家经典。“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经济日益繁荣,交通条件逐渐改善。书籍越来越丰富,书店的建立也越来越繁荣。这些都为平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但事实上,受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平民在完成初等教育后仍有机会深造,并推动自己进入仕途。
隋唐时期:科举制,注重教育的公平隋朝开创了“九品中正制”的用人制度。打破大宗族主导人才推荐的局面,将选举权和决定人才的权利集中在中央,从而削弱地方士绅的影响力,加强中央集权,帮助普通民众通过科举进入国家管理层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九位一体”制度以“家庭本位”为主,地主阶级和地方官员掌握着推荐和任用官员的权利;而科举制度“重视人才学习”,选拔人才的标准是通过考试录用,权力集中在中央吏部,强化了教育考试权。唐代科举制度逐步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多元化、制度化。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出现,普通人有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社会更加公平公正。与世袭制和举荐制相比,科举制度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方式,是一种合理的用人制度。起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都有效地在中国举行科举考试。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到了科举制度,并在游记中介绍到欧洲。在18世纪的启蒙思想中,许多英法思想家都称赞中国的公平正义制度。可以说,现在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近代:废科举,兴西学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科举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形势,最终在公元1905年被废除。西式学校应运而生,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主和科学是中国现代化的良方,他们应该通过教育救国。由此,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教育家,他们引领了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方向。中国现代平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平民学校,特别是一些女子学校和农村学校,扩大了受教育群体。
“教学无一例外”理念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孔子的“教无一例外”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质决定了教育的不平等。由于经济、环境和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平民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平民教育仍然无法充分实现。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教学无课”与平民教育?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