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7 04:17:12
分享:

典型例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北冰洋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材料三:图2为五大湖地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暴风雪形成的各环节。从旧金山沿西海岸向北至阿拉斯加州,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俄罗斯西伯利亚境内鄂毕河汇入北冰洋,试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图1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美国境内五大湖地区降雪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2所示暴风雪的形成,主要是因为________环节增强。

参考答案: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纬度高,冬季月均温小于0℃的时间长;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较好;春汛。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港口封冻时间长;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浮冰。冬;位于冬季风向风湖岸,水汽较大,风力较强;②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南边和东边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和缓连绵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湖泊周围有广阔的湖滨地区,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3.7万年以前纳木错还是一个淡水湖,现在却是一个8~9月和4~5月盐度略低但平均盐度很高的咸水湖。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纳木错站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纳木错为西藏最大湖泊,面积超过2000km2,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岸风,导致纳木错流域积雪雪情的独特性。下图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分析纳木错变为咸水湖的过程。指出纳木错湖岸风最弱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判断纳木错观测站与那曲观测站积雪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地壳运动,南部的山脉上升,湖区凹陷,纳木错成为封闭型内流湖泊,受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山地携带盐分人湖,且湖区降水较少,光照强烈,水分蒸发量较大,盐度不断积累升高,纳木错逐渐形成咸水湖。季节:冬季。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湖泊面积较小,且全部结成厚冰;积雪覆盖湖岸周围广阔的湖滨和高山高原地区;湖泊与湖岸地区热力性质相差不大,使得湖、岸之间温差和气压梯度差小,因此湖岸风弱。差异:纳木错观测站积雪日数多于那曲观测站。原因:10月下旬,纳木错流域气温开始低于0℃;湖泊水体由于热容量较大,水温高于周边陆面温度,湖水蒸发仍为强烈,在西风的作用下,不断向东岸输送水汽,给东岸带来大量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观测站气温回升较慢,积雪消融时间推迟。

典型例题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材料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 2014年 11月 18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的地区被积雪覆盖。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 -3 英尺。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最大1小时积雪 10厘米以上,不到24小时堆积近 1.8米的雪。

材料三:图为五大湖地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暴风雪形成的各环节。

运用“大湖效应”原理,据图分析推断美国五大湖沿岸在11月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图所示暴风雪的形成,主要是为________环节增强。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根据图概述图中五大湖地区积雪厚度的分布规律。

根据“大湖效应”定义,解释 2014年 11月 18日美国布法罗暴雪的成因。

其他水域,比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 像美国东海岸的雪带的形成也有类似大湖效应,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①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②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④天山北侧冬季大雪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参考答案:

西风、西北风;②。

B

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岸和南岸;随着距湖岸距离的增加积雪厚度减小。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由于大面积未结冰的湖水温度高,增温增湿;然后在向风的湖岸与陆地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雪。

D

典型例题四:如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材料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2014年11月18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的地区被积雪覆盖.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3英尺.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最大1小时积雪10厘米以上,不到24小时堆积近1.8米的雪.概述图中五大湖地区积雪厚度的分布规律.根据“大湖效应”定义,解释2014年11月18日美国布法罗暴雪的成因.其他水域,比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像美国东海岸的雪带的形成也有类似大湖效应,请根据“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解释美国东海岸的雪带成因.从五大湖及美国东北部地区在美国的经济地位角度,分析暴雪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

五大湖的东部和南部,随着距湖岸距离的增加积雪厚度减小.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由于大面积未结冰的湖水温度高,增温增湿;然后在向风的湖岸与陆地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雪.冬季,北美西北部为高压中心,该区域大气顺时针环绕流动,使极地气团向南经大西洋后到达北美海岸,其间穿越墨西哥湾暖流温暖水域,增温增湿,到达海岸后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形成美国东海岸雪带.五大湖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沿海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这里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带,农业发达,同时煤、铁资源丰富,是美国最大工业区;五大湖水运发达,高速公路和铁路密集,交通便利;暴雪造成交通瘫痪,工业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运输困难,人们生活不便,经济损失严重.

典型例题五: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间,美国东北部地区多次发生暴雪给当地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人们把这些暴雪的原因,归咎为“大湖效应”.读图回答.

从天气系统、地形条件、水汽来源等方面解释美国东北部地区频发暴雪的原因,并说明暴雪使美国经济遭受影响的原因.

参考答案:

美国东北部地区频发暴雪的原因:①天气系统:北半球冬季,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在北美洲中高纬度地区形成冷性反气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冷锋天气,锋面自西北向东南运动.②地形条件:北美洲中东部地区腹地广阔平坦,没有障碍,使得冷锋能长驱直入横扫美国中东部地区.③水汽来源:当冷空气经过五大湖湖区时,巨大的湖面表层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对冷气团底部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湿冷的气团抵达湖区对岸的美国东北部地区时,就会形成暴雪.影响经济的原因:美国东北部有五大湖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城市密布,人口密集;有美国最大的东北部工业区和著名的乳畜带,工农业发达,是美国的经济重心;该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发达,航空港密集,暴雪发生使交通瘫痪,城市供电故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不便,工农业停工停产.因此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

典型例题六: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地某村优质苹果和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据右图所示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烟台的冬季降雪丰富,有“雪窝子”之称,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和黄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水.冬春季节,夜间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而气温低,半山坡温度稍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

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夏季降水比B地多,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A地土层比B地薄。

冬季强冷空气南下;空气经海面增温增湿;后遇陆地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故而降雪多。

典型例题七:

材料一 2014年12月19日,受强冷空气和“大湖效应”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1.8米。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日夜间就有30多座房屋屋顶垮塌。

材料二 下为“大湖效应”示意图。

结合“大湖效应”示意图,分析五大湖一带城市暴风雪的成因,并说出此次暴风雪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原因: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掠过湖面增温增湿,气流变得暖湿,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冷形成降雪。

影响:造成交通、通讯中断,造成电力中断,使疾病流行,影响人体健康,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受损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