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 三线一单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6 13:34:45
分享:
折叠 编辑本段 概念解释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基本要求,实施严格管控。

环境质量底线:指按照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划要求,考虑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

资源利用上线:指按照自然资源资产“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原则,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利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管控,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等上线管控要求。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指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1]

折叠 编辑本段 技术指南

2017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折叠 编辑本段 工作重点

“三线一单”编制,首先要抓住管控这个核心,就是通过“划框子”“定规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矩立在前面。在编制“三线一单”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识别一个区域空间或者一个流域空间存在的重大的战略问题,并明确哪些问题和环境质量的目标冲突、哪些地方需要管、怎么管等要求,然后把这些问题和相应的管控要求落在具体的行业、领域以及具体的空间范围内。

其次,要管好两类空间。我们保护的是生态环境,而管控的是人类活动。这样来说环境管控单元的划分也是依据人类活动的边界来划分。第一类空间是禁止开展建设的空间,这类空间就是需要优先保护的空间,需要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来进行确定。第二类空间是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的空间,这类空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工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城镇空间,包括城镇生活区。把这两类主体抓住,要重点管控的空间就能够划出来。

第三,要把握三个特点,即集成化、空间化、清单化。就是将过去分散的、不明确的、不能落地的管控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确保这些清单能讲清楚、说明白[2]​。

折叠 编辑本段 推进情况

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表示,生态环境部机构改革后,通过不断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体制机制建设,已经逐步构建起“三线一单”为空间管控基础的管理新框架。

目前已经有12省市陆续成立了相关协调小组,组建了技术单位与团队;部分地市在省级框架下,对“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细化。

初步成果显示,12省市在“三线”分析基础上,综合叠加生态、水、大气和土壤等要素管控分区和行政区域、工业园区、城镇规划边界等,统筹划定了优先、重点和一般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共划分综合管控单元1万余个,重点地区空间管控精度达到乡镇及园区级别。针对管控单元,各省市总体采用结构化的清单模式,从省域、区域、市域不同层级,对环境管控单元提出了具体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基本达到了宏观管控的制度设计要求[3]。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