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知道我去年GRE Verbal考到169分时可能不会相信,其实在上学的绝大多数时间我都挣扎于自己的英语:本科准备申请出国时前后一共考了三次托福,最后也只是将将高过100分的分水岭,几乎肯定是我那个项目录取的学生里分数最低的之一;而和很多人一样, 口语上明显的信心不足,更让我过去在英语环境下生活时就像是从人来疯换成了一个内向缄默的性格。但是在美国的学习和实习积累,还有特别是回国工作期间自己持续的训练,让我在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自己英语能力全方面的提升。
我认为无论是对于并没有出国念书打算的学生,还是平时不太需要接触英语的工作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都仍有充分的必要。特别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之下,真正掌握好英语除了工作学习上的增益,更是一来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一手信息进而相对不容易被骗,二来也给自己未来的肉圝身翻圝墙增添一些砝码。而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我们未必需要特意报培训班、上网课,或者给一些花哨的学习项目交智商税。我希望能介绍一些可以从日常培养的习惯。我本身是个懒且很怕麻烦的人,所以你大可相信我说的这些事不会太难做到,Just my two cents : )
一、 早晚洗漱时听广播
我们通常囿于客观条件限制,很难做到长期暴露在英语环境下耳濡目染,因此失去了一个最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式。听英文广播则正是针对这一痛点,来帮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塑造一个语境。而比起看美剧英剧,听广播或者Podcast则摆脱了因过分关注字幕和剧情而带来的干扰。
我在这里强推一个App——NPR One。NPR ,即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是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广播电台,同时NPR News也是一个难得的在美国政治光谱上相当理中客的媒体 。NPR One这个应用的一大优点在于,它所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而是几分钟一段的新闻评论和访谈。这对我们的练习大有助益,因为它提供了不仅真实、接地气儿,而且覆盖主题极广的听力素材。无论是美国/国际政治、科技、艺术、体育、故事会,甚至包括每周末的猜词游戏节目,它都会给你推圝送。此外,整点更新的新闻摘要节目,也会帮助我们了解到一些墙外的故事和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值得一提的是,该应用不仅免费,而且它在中国区的苹果商店是可以搜到和下载的,使用上也完全不需要连接VPN。
当然,如果你希望去英国,或者像我一样只习惯美音而觉得自己听英音有障碍需要克服,下载一个BBC iPlayer也是极好的。我个人更常在每天早晚洗漱时开着NPR听那么一段,还有一个重要的个人原因,是想听一下它每次播放时开头的那句”Live from NPR News in Washington”来假装自己还在DC。
二、 读原版书,最好真的读出声来
和上一条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大声把书读出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缺乏日常英语对话环境而给我们带来的学习难度。我的个人体验是对于非专业类书籍,特别是小说,读出来是有助于增进阅读体验并且更专注于内容理解的;不过对于专业类书籍,有的时候真读出来倒未必有直接看来的有效率。
刚开始读原版书从何入手?我会推荐两类,一类是国内没有引进中文版或者翻译比较生涩的专业类书籍,另一类是你本就喜欢并且读过译本的作家的原著。找资源的话,下面两个很多人用过都说好的网站可以cover大部分了,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去Amazon买正版电子书。
gen.lib.rus.ec
readfree
三、 勤于查证词义和用法
无论是平时码报告还是写邮件,我都尽可能地注意避免任何语法错误或者用词不准的情况。所以通常对于想要通过一个没有十足把握的词或短语来传达的意思,我至少会花几秒钟放到谷歌里搜一下,看看按我这个说法有多少条搜索结果。很多时候搜了之后就会发现要么是验证了自己的用法,要么在第一页就会跳出来相关的语法讨论贴,进而你也能知道哪种是更加通用的说法。除此之外,Merriam Webster韦氏大辞典和Thesaurus是我非常倚赖的工具,前者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对词义理解没有偏差,后者则能最快地满足你不想一直重复用一个词、希望一定程度上diversify文章语句的需求。
经常发生的一个情况是,我们虽然认识某个词,但当想把它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时,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搭配和使用。这时候下面这两个网站可以派上用场,可以通过它们搜索惯用的语句组合:
ludwig guru
linggle
而在某个重要的文章/邮件写完之后,用Grammarly或者Hemingway跑一遍检查一下基本的语法错误也有百利而无一弊。
四、 标注和记录遇到的字词和语句
就和读中文时摘抄下来富有哲理抑或是辞藻华丽的句子一样,在任何地方看到读到觉得不错的表达方式或者不熟悉的单词,我们都可以当即标注并且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过一阵没事时翻出来,你会发现已经不知不觉积累了很多地道的用法。
你甚至可以给自己的收藏进行某种分类,然后专门搜集同一类型的说法。比如说我在很早之前特意标注了bottom line这个一眼看上去很容易理解错的说法,而后来听BRMC的歌时又学到了fine line指“一线之隔”,进而发现英语不同词组下line的意思非常有趣。至于后来读新闻和报告常常遇见的诸如fault line和silver lining则又进一步丰富了我的词典。
五、 尝试用英语思考
比起前几条,最后一点可能是唯一真正坚持起来会有些麻烦的习惯,但同样也可能是最终收益最大的习惯。我觉得我们很多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无论你学它多久,我们和native speaker会始终存在的本质差别在于,英语很可能到最后也不会是你在大脑里用来思考的语言。包括正在敲这句话的我,也自然是一直在用母语思考之后再表达出来的。无法直接用英语思考意味着无论是进行听说读写,你都需要在心里经过一个英译中或中译英的转换过程。且不说这个过程的难度和耗时因人而异,要知道中文和英文其实是存在不少无法完全对应翻译的情况的。如果始终不能用英语的思维来遣词造句,我们终究会面临一层隔膜。
当然我不觉得这是一个能够在成年以后用很短时间克服的障碍,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时不时地尝试一下在头脑中用英文想一些事情。一个很好的开始就可以是在心中用英语和英语的逻辑给自己描绘眼前的事物/下一步要做的事。这样一种模拟训练,就如同坐在路边观察行人、在脑中给他们编造背景故事的游戏一样,是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的。但它却可以对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很大帮助。
公号:巴洛克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