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胥 是昏庸废帝还是正人君子?揭秘海昏侯刘贺真面目 - 浙江新闻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02:10:31
分享:
是昏庸废帝还是正人君子?揭秘海昏侯刘贺真面目 - 浙江新闻

最近,有几家博物馆在微博上“吵”起来了。

事情的起源,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发了一条微博,“今天博物馆组织去看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修复室的同事表示上班自己修,下了班还要看别人修,心情难以言表”;随后,“浙江省博物馆”邀请大家关注系列片,“我在断桥修文物@浙江省博物馆”“我在鸭子河修文物@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我在大雁塔修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在坡上修文物@西安半坡博物馆”……然而,当“海昏侯”发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后,众博物馆开始讨伐,“刘贺你个刚出土的居然敢嘲笑老前辈”。

刘贺,或者说海昏侯,如果不是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在2016年重见天日,大部分人都对他陌生。刘贺的传奇经历和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让人们对这个去世于2000多年前、当过27天皇帝的墓主人产生了诸多猜测。尽管“刚出土”,但刘贺迅速成为“网红”。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治秦汉史多年,近日出版新书《海昏侯刘贺》,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通过丰富的细节,讲述了海昏侯跌宕起伏的一生。

辛德勇认为,海昏侯是汉武帝刘彻的孙辈,所生活的年代距汉武帝时代不远,更准确地说,是汉武帝晚年政治局面的延续。所以,研究海昏侯刘贺的人生轨迹,要立足大的时代背景,去观察他身上的各种政治角色——昌邑王、汉废帝、庶人、海昏侯等,才不至于偏颇。

检读《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辛德勇还原了海昏侯周围的人物:他的父亲老昌邑王刘,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和一代帝王汉武帝之子,与皇位一步之遥却终未得到;权臣霍光拥立刘贺登上帝位,然后又废黜了他;他的侄子汉宣帝刘询封授刘贺为海昏侯……

“刘贺登基称帝,立也霍光,废也霍光,并不取决于刘贺本人有多优秀或是多昏乱,霍光的阴谋和伎俩在《汉书》当中也有非常清晰的记载。”辛德勇说。那么,刘贺到底是情趣高雅的正人君子,还是“行昏乱”“危社稷”的废帝?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海昏”不是一个好称呼——海是“晦、黑”,昏是“昏聩、昏庸”。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刘贺也并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汉宣帝给他定了这个侯号,似乎理所当然。

但辛德勇并不这么认为:“汉宣帝安置刘贺做海昏侯是一种善意的表现,在这之前,他是庶民,而且被作为囚犯软禁。解禁封侯,虽然比诸侯王低了一级,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待遇。汉宣帝的目的是安抚,这是非常复杂的政治斗争。”

经过种种考证,辛德勇认为,“海昏”指示的并非品行,而是地理,海昏侯的封地位于西汉时鄱阳湖的西南方向——昏为黄昏,太阳位于西边,而以冬至日为准,则为西南方。

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中,最直观的印象是财富和竹简。很多人会对大量黄金制品以及巨额钱币等财富产生疑问:这些财富从哪里聚敛来?西汉的海昏侯国是不是像墓葬中的财富所显示的那样富庶?

针对这个问题,辛德勇从刘贺的经历来展开分析。刘贺曾生活在三个地区:昌邑国、首都长安以及海昏侯国所在的豫章地区。而其财富来源正是与这些地域当时的经济发展与交通状况相关。辛德勇认为,水陆交通枢纽昌邑国物产富饶,是敛财的好地方。

海昏侯墓还出土了许多“孔子屏风”和上千枚儒家经典竹简,以及乐器、周代青铜器等。于是,有人据此认为,刘贺是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并且情趣高雅,爱好音乐、喜欢收藏,具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修养;并以此推翻《汉书》等典籍中有关刘贺“清狂不惠”“动作亡节”的记载,认为尽属霍光之辈肆意玷污。

对此,辛德勇认为:如此简单地阐释出土遗物,恐怕严重脱离实际。例如,关于出土的儒家竹简,在《海昏侯刘贺》一书第六章中谈到:儒家经典,在当时的皇家子弟教育中,早已成为一项基本的内容——昌邑王刘贺的老师王式,就明确讲过他“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的情况。“这些寻常的随葬竹简,只能对历史文献的记载起到印证的作用,并没有提供什么传世文献之外全新的信息。”

辛德勇说,考古发现可以丰富和印证历史文献的记载;历史学的研究则可以更加深入探讨文物背后的故事——所谓“二重证据”。“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若是就重要的政治史进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活动和属性等问题而言,考古新发现,大多会起到补充细节的作用,而通常很难对历史文献的记载做出根本性改变。”

-----------------------------------------------------------------------------

海昏侯_百度百科

盘点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的吉祥文化象征 - 孔学堂

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文化--人民网

------------------------------------------------------------------------

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是如何保住性命的?现代考古揭秘!_百科 ...

南昌海昏侯汉墓的出土,使得刘贺这个同时兼有帝、王、侯三重身份的历史人物,步入公众视线。他出生到去世,恰好经历了从巫蛊之祸到昭宣中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并一度有幸参与到政治中心舞台,却又在短短数十天后即被历史无情抛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名留名于史册。

2011年,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发掘出一个距今约两千年前的西汉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王侯墓葬群。经过多位专家学者数年考证,认定是汉武帝刘彻之孙、初封昌邑王,曾为汉朝皇帝、后被废为海昏侯的刘贺之墓,学术界通称其为海昏侯墓。

南昌海昏侯汉墓的出土,使得刘贺这个同时兼有帝、王、侯三重身份的特殊历史人物,一时步入公众视线。他出生到去世,恰好经历了西汉王朝从巫蛊之祸到昭宣中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并一度有幸参与到政治中心舞台,成为触及帝国中枢的关键人物,却又天有不测风云,短短数十天后即被历史无情抛却,仅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以昏庸无道的骂名留名于史册。

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刘贺之父,首任昌邑王刘髆,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子,大约生于太初元年。

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中,汉武帝对太子刘据一党大开杀戒,皇后卫子夫被逼死,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被处死,刘据的姨父丞相公孙贺被灭族、刘据的表弟、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被杀。刘据自己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遇害,只有一个孙子刘病已,因为出生数月人在襁褓,才逃过一劫,作为全国年龄最小的政治犯进了监狱。

汉武帝:刘彻

而当时刘髆舅父李广利为大将领兵,李广利的亲家刘屈氂为汉朝丞相,一时成了最大得益者。两人相约合谋,要将刘髆扶上太子之位。

可仅仅一年后,汉武帝察觉他们图谋,刘屈氂同样以巫蛊罪被杀,刘屈氂、李广利两家被灭族,李广利在出征途中得知凶讯,举兵降了匈奴,不久被杀。刘髆也因此被汉武帝所厌弃,彻底断绝了被立为皇储的可能。三年后,年仅二十三岁的刘髆郁郁而终,汉武帝赐给他一个“哀“字的谥号,年仅6岁的刘贺继承了昌邑王位。

同年,汉武帝病死,尚有广陵王刘胥、燕王刘旦、幼子刘弗陵三个皇子,而刘贺作为皇孙,继承权远了一层,并无被迎立可能。武帝因不喜刘胥、刘旦,让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即汉昭帝,并托孤于大臣霍光,令其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几大臣辅政。

昭帝时期,金日磾早死,霍光先后杀桑弘羊、上官桀父子、燕王旦、鄂邑长公主等,彻底大权独揽,昭帝形同傀儡。

大将军,博陆侯:霍光

霍光甚至连昭帝的宫闱之事亦横加干涉,只许他与自己外孙女上官皇后生子。为了能生下带有霍氏血统的皇子,他还在中国历史第一次发明了女性内裤,强令昭帝的那些妃嫔和宫女穿上,禁止她们和昭帝同寝。可见对其人来说,重要的从来是他自己的摄政权柄。

汉昭帝:刘弗陵

十二年后,汉昭帝早死且无子,皇位第一继承人,原本应是此时他唯一在世的亲兄弟,汉武帝唯一活着的皇子,广陵王刘胥。

广陵王:刘胥

【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特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

对霍光而言,为王多年的刘胥有自己在广陵国的一套政治班底,难以操控。更重要的是,如刘胥继位,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只是他的弟妇,就肯定不能当皇太后。霍光就没有了以后宫权柄来压制皇权的渠道,所以【内不自安】。

因此,霍光在朝中众党羽的支持下,强行找了个刘胥「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的借口,将刘胥和刘胥的子孙都排除于继位人选之外;而燕王刘旦已获罪自杀,他的几个儿子当然也不可能是继位人选,因此皇侄、昌邑王刘贺就成了离帝系最近的继承人。

刘贺和其祖父武帝刘彻的爱好颇为相似,既通晓《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能诵读《诗经》三百零五篇,同时亦兴趣广泛,爱好各种玩乐。听闻昭帝病重时,他一边表面上四处驰射,游乐如故,一边派遣使者入朝,不惜重金广散资财,结好朝中大臣。终于不负苦心,汉廷中枢下令,刘贺过继为昭帝之子,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成为新任大汉皇帝。

对任何诸侯而言,一夜间成为天下之主,简直就是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砸中,心情自然迫不及待,刘贺亦不例外。他从昌邑马不停蹄赶到定陶,一口气跑了一百三十五里,其随从所乘马匹多有累死在路上的。路过济阳时,刘贺还特意搜集当地特产的长鸣鸡,一切只为争分夺秒。他带了一整套昌邑国的班底进京,然后紧锣密鼓地开始夺权计划:

刘贺亲自到保管皇帝符玺的地方取走十六根符节,连去昭帝灵柩前哭祭时,也让亲信官员轮换着拿着符节跟随;

为拉拢掌管机要的侍中,刘贺亲笔对其赐书,许下送黄金千斤,赐十妻的重赏;

一同进京的数百昌邑郎官,都被刘贺赐予列侯或二千石官员的墨缓、黄绶;

刘贺亲作玺书,派使者持符节,用三副太牢之礼祭祀其生父刘髆的陵园宗庙,自称为“嗣子皇帝”;即不愿承认自己已被过继给昭帝,仍视刘髆为父,

刘贺所派使者往来不绝,用其符命向各个朝廷官署下达诏令,征索物品,二十七日内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起……

另一方面,刘贺亦对霍氏控制多年的后宫施以种种投石问路:包括召来皇太后专用的小马车,叫官奴骑乘,在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中嬉闹作乐,并召幸昭帝生前的宫嫔……管领后宫的掖庭令也被刘贺警告,如不从命,就处以腰斩之刑。

皇太后上官氏其实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被刘贺的肆无忌惮吓得六神无主,只能私下求助于其外祖父霍光。

当年汉文帝从代王为天子、向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夺权的前例,霍光又怎能不知?何况刘贺的行事之操切,更远过于百年前的汉文帝。当刘贺任命亲信为长乐卫尉、意图控制上官太后所居之长乐宫一举,更是图穷匕见。

——上官太后这个外孙女,是霍光决断废立大事的唯一合法渠道,对霍光一党而言,绝不容有任何闪失。

汉昭帝皇后,汉宣帝皇太后:上官氏

当刘贺进京即位的第二十七日,他来到未央宫承明殿,和群臣一起向上官太后朝拜时,却发现宫门紧闭,他的众多昌邑亲随已经被隔绝在宫门之外。霍光连同其党羽丞相杨敞、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世等一起发难,将昌邑群臣二百余人尽数捕拿,送往诏狱。

接着,霍光向上官太后奏言,刘贺种种昏庸淫暴,犯下无数悖逆行径。霍光摄政十余年,又党同伐异,清洗政敌,朝堂百官大都是他党羽,对此岂有不认同的道理?上官太后顺水推舟,正式宣布废去刘贺帝位。

从堂堂天子瞬间沦为罪大恶极之徒,人世间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眼见大势已去,性命危在旦夕,熟读经史的刘贺灵光一现,用一句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这句话出自儒家典籍《孝经》,是孔子的原话,意思是:「天子如果能有七个敢于向他进言谏诤的臣子,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

【子曰:“是何言矣!是何言矣!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诤于父,臣不可以弗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

霍光在历史上原以“不学无术”著称,对此难以对答,只得横蛮道「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亲自上前,剥下刘贺身上的冠冕绶带,抢走天子玺印,押解他出了宫门。事已至此,刘贺倒是放下了,向西边上官太后的宝座遥遥一拜:「愚戆不任汉事」,洒然而去。

霍光一边假惺惺哭泣“宁负大王,不负社稷”,一边将昌邑诸臣二百余人尽数斩杀,只留下曾多次进言谏诤的郎中令龚遂不死,以回应刘贺的留言。这些人从天子亲随一朝沦为冤鬼,在刑场上大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之后霍光又选中了汉武帝前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即位为帝。正因刘据满门遇害,刘病已此时连爵位都没有,完全没有自家班底,在霍光看来是可让自己任意操纵的最佳选择。刘病已即位后改名刘询,即大汉中宗孝宣皇帝。

汉宣帝:刘询

昌邑国被废除,刘贺被废为庶人,赐食邑二千户,但允许他保留了从前昌邑王府的家财,和家人一起囚禁于王府中,包括了他的妻妾十一人,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她们并在之后几年,陆续为刘贺生下了十一个儿子,十一个女儿。

霍光派亲信张敞为山阳郡太守,负责监视刘贺的一举一动。昌邑王府大门紧闭,每日仅开一小门,进奉所需食物,只有张敞可以多次登门拜访,对刘贺察言观色,试探他是否有怨望不臣之心。

汉宣帝即位后,汲取刘贺操切夺权失败的教训,对霍光言听计从,包括糟糠之妻皇后许平君被霍光之妻霍显暗害之事,也强忍下来,并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继任皇后。

汉宣帝继皇后:霍成君

一直到霍光死后三年,大权在握的汉宣帝才正式发难,将霍光一门灭族,并废霍皇后。而对囚禁于昌邑王府的废帝刘贺,宣帝既有相当程度的防范,恐怕亦不乏同病相怜的同情。因此,当张敞奏知刘贺被囚禁多年后,“身患风湿、行走不便、举止痴傻,毫无仁爱之心”后,汉宣帝对刘贺这个“前任”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封刘贺为海昏侯,封给扬州豫章郡海昏县四千户封地,结束了他十多年的囚徒生涯。

刘贺拖家带口来到鄱阳湖畔,犹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一片南疆僻野,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小侯国。他耗费原昌邑王府巨资,大兴土木建起一座紫金城,作为自己的居所,并将中原地区的诗书典籍、先进技术和文明传播到当时尚属蛮荒的赣越之地。

刘贺墓中,出土了成套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制作精美的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青铜镜、铜车马器数千件,更有全国迄今最早的孔子画像和《论语》版本,充分证明刘贺是个博学多才、生活品味甚高的皇族,在封地因地制宜,治理有方的领主,对中原先进文化在江南的传播,做了一定贡献,绝不会是官修史书《汉书》中那个昏聩而一无是处的昏君。

刘贺墓出土:透雕龙虎玉佩

刘贺墓中,还有刘贺亲笔对汉宣帝书写的简牍,自称【南藩海昏侯臣贺,拜上皇帝陛下】,作为前任皇帝,对自己侄子低声下气,毕恭毕敬,也说明了他既是个识时务者,不复有帝位之念,又希望能有所作为,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中心,做国之屏藩的希望。

然而,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自以为天高皇帝远,不再装痴作傻的刘贺,在朝野许多有心人眼里,便重新成为了值得忌惮的对皇位、对国家稳定的威胁。

仅仅数年后,负有监视刘贺之责的扬州刺史奏报,在一次对刘贺的试探性言谈中,刘贺后悔当初政变时没有当机立断,击斩霍光,如今又怀有野心,希望恢复诸侯王之位。这当然引起汉宣帝的警惕,下令削掉刘贺四分之三封地,只保留一千户。

经此打击,刘贺因为政治理想彻底破灭,郁郁而终,年仅33岁,算得上英年早逝,而当时的另一个皇位候选人,广陵王刘胥就没这样的好运气,终究不免于被逼自杀,也为从巫蛊之祸起,汉王朝这段波澜诡谲的历史划上了终止符。

千古无奈,莫如生于帝王家。成王败寇,不胜唏嘘。

-------------------------------------------------------------------------------

============​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