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将于深圳观澜古墟开幕。双向维度,探讨城市的记忆与更新。欢迎到场观展⬆️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长大的人,应该都会对“骑楼”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感到亲切。架空后形成的公共空间,与各式各样的商铺结合,走廊亦是街道,不仅能挡风雨、遮炎阳,还具有一番特别的南方城市氛围。这是属于泛珠江三角洲独有的珍贵的城市空间遗产,然而它们却正在逐渐消失......△梅州松口古镇 摄影:史建/有方01南洋记忆:认识骑楼街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一般认为,19世纪初,新加坡总督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临街的店屋在临街面要留出五英尺的公共空间,也就是著名的“五脚基”,各家店屋的五脚基相连,成为连续的走廊,从街道的一端直通到另一端。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不仅可以挡避风雨侵袭和炎阳照射,且形成良好的商住空间和城市氛围,因此风靡东南亚。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02现代化先声:骑楼街是泛珠江三角洲杰出的城市设计19世纪末,海口、香港、广州曾兴建骑楼和骑楼街。20世纪初,受南洋、澳门、香港等先期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尤其是民国初年城市化潮流的促动,在泛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城乡,经历了大规模的传统街市/墟市的近代化转型,并由此滥觞出“南洋风”的地域性建筑和商业街区类型——骑楼和骑楼街。与奥斯曼的巴黎更新模式相近,这些沿河道连贯而形成的骑楼商业街区,往往依据严格的沿街骑楼建筑和骑楼街建设“导则”,在旧城区的传统商业街区进行大规模建筑更新与道路拓展。它们并非仅以单体建筑存在,也并非动用市政资源建设,而是调动民间资源,迅速展开的东南沿海侨乡的商业建筑的快速建设。这次超大规模的城乡骑楼街建设,不仅建构了泛珠三角乡镇和城市的近代商业网络与格局,更是传统城镇现代转型的重要实验与空间遗产,以今天的视点观之,是杰出的城市设计。△阳江骑楼街 摄影:史建/有方03近代化余韵:珠三角骑楼街存量还剩多少?因所受影响和发展的差异,泛珠江三角洲骑楼街又分为传统墟市、近代侨墟和近代骑楼街等类型,以及广府、客家和中西合璧等营造模式。近年来,有方学术中心先后对泛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台湾的近50个城镇的近代骑楼街与墟市进行了调研。看到东南沿海侨乡的近代骑楼街,虽因20世纪的屡次战乱和现代以来交通方式的剧变而停滞,当代超速城市化的人口极度增长、空间极度蔓延而边缘化,所幸至今仍有遗存,成为区域近代化城镇化模式的见证与空间遗产。△ 龙海市石码镇近代骑楼街区现状图©有方
△ 梧州近代骑楼街区现状图©有方但同时由于泛珠三角区域近代、现代与当代城市化运动的剧烈,这一课题自身存在的模糊性,而缺乏基础普查、调研,至今“家底”不清,大量幸存的骑楼街正在衰落或沦为废墟。下文以地区标记的36个骑楼街纪实摄影,就是对这一空间遗产现状的记录。如何保护“家门口”这珍贵的近代城市空间遗产,或许是规划师、建筑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需要思考的话题。海口
△摄影:史建/有方广州
△摄影:史建/有方郁南
△摄影:史建/有方郁南连滩
△摄影:史建/有方台山汀江圩
△摄影:史建/有方台山台城墟
△摄影:史建/有方台山五十墟
△摄影:史建/有方湛江
△摄影:史建/有方廉江安铺镇
△摄影:史建/有方雷州
△摄影:史建/有方吴川梅菉墟
△摄影:史建/有方阳江
△摄影:史建/有方江门
△摄影:史建/有方中山
△摄影:史建/有方汕头
△摄影:史建/有方潮州
△摄影:史建/有方开平赤坎
△摄影:史建/有方肇庆
△摄影:史建/有方泉州
△摄影:史建/有方漳州
△摄影:史建/有方梧州
△摄影:史建/有方珠海斗门墟
△摄影:史建/有方新兴县新城镇
△摄影:史建/有方梅州
△摄影:史建/有方梅州松口古镇
△摄影:史建/有方云浮
△摄影:史建/有方连州
△摄影:史建/有方龙海市石码镇
△摄影:史建/有方恩平
△摄影:史建/有方云霄云陵镇
△摄影:史建/有方佛山
△摄影:史建/有方东莞
△摄影:史建/有方东莞石龙镇
△摄影:史建/有方顺德
△摄影:史建/有方厦门
△摄影:史建/有方深圳观澜古墟
△摄影:史建/有方12月23日,2019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龙华·观澜古墟分展场将于深圳观澜古墟开幕。届时“近代化版图——泛珠江三角洲骑楼街普查/调研/展览计划”将于主展区记忆展区展出。展览是对上述调研资料的再梳理,运用当代展览语言,揭示近代骑楼街的城市设计实验意义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