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方法 谢宇方法论系列讲座之二:因果推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2 12:24:28
分享:

编者按:本文为《知识分子》主编、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于2002年10月23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方法论系列讲座第二讲“因果推理”,主持人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马戎。第一讲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马戎:今天这个讲座是谢宇教授方法论系列讲座的第二讲,主题是因果推理。下面我们用掌声有请谢宇教授给我们做报告。谢宇:谢谢大家光临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要讲的是方法论的第二讲因果推理。上一讲我们讲的是比较抽象的哲学比较。这一讲我会讲得更具体,更深入一些。要讲因果推理,我们首先引入几个因果关系的问题,第一个是9.11事件会使美国人感到恐怖吗?如果会的话,9.11事件就是因,美国人感到恐怖就是果,是9.11事件导致了美国人的恐怖感。第二个例子是你们来参加我的这次方法论系列讲座有收获吗?如果有收获的话,你们参加讲座就是原因,收获知识就是结果,如果你们不来参加这个讲座可能就没有这种收获,但可能会有别的收获,是你参加这次讲座造成你在方法论方面有了这种收获。因此,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形式上简单的问题,它包含两个理论性概念之间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不是有原因就会导致结果?如果把原因变量定义为X,把结果变量定义为Y,是不是有X=>Y?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通过研究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准确的预测未来,为政策干预提供科学根据,还可以验证和丰富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知识。为了理解因果关系,我们先引入简单比较的概念。简单比较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比较试验组和控制组。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简单比较的方法。在一个社区内,X1个儿童参加了一个启蒙教育项目,这些儿童就是试验组,而另外X2个儿童没有参加这个项目,这些儿童就是控制组。27年后再来测量这两组人各自得到的受教育水平。我们用Y1来表示参加了启蒙教育项目的试验组儿童的受教育水平;用Y2来表示没有参加启蒙教育项目的控制组儿童的受教育水平。结果是受过启蒙教育的儿童的受教育水平比没有受过启蒙教育的儿童的受教育水平要低。那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启蒙教育项目对受教育水平有负向作用。60年代前期,Westinghouse就报告了这个结果。从观察到的数据来看,参加启蒙教育项目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好像是负向的。但是,我们这里忽视了一个变量的作用,就是社会经济地位。参加启蒙教育的儿童一般是来自贫困家庭,需要通过政府资助才能上学,而那些没有接受启蒙教育的儿童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父母能够供他们上学,并且能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这两组人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这个试验中把家庭条件较好的儿童定为控制组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下,我们根本就看不出参加启蒙教育与不参加启蒙教育对贫困儿童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试验中不应该把家庭经济地位较好的儿童设为控制组,而应该选择两组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一组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作为控制组,再来测评启蒙教育对他们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才有意义。另外一个例子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录取的性别比例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总的录取数据。性别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