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还原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是旧称,现在多叫脱氧血红蛋白,指的是没有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呈紫蓝色。正常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平均浓度为2g/dl。
当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达到5g/dl以上时,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称为发绀(cyanosis),常见于乏氧性缺氧。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这种改变常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当还原血红蛋白升高到5克/dl血液以上时,血液就会变成暗紫红。静脉血因含还原血红蛋白多,所以呈现暗红色,透过皮肤,就呈现青紫色。手臂上一条一条的一般所称的“青筋”就是静脉。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高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因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发绀称肺性发绀,常见于呼吸道阻塞、重症肺炎、肺淤血、肺水肿、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发绀称心性发绀,常见于法洛氏四联症等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临床特点为全身性发绀,除四肢末梢及颜面部(口唇、鼻尖、颊部、耳垂)外,躯干皮肤和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也可见发绀,且发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加温或按摩发绀不消失。
2、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见于体循环淤血、周围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如右心衰竭、大量心包积液、重症休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冷刺激等。其临床特点为发绀常出现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鼻尖等,发绀部位皮肤发凉,若加温或按摩使之温暖后,发绀即可减轻或消失。
3、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并存,常见于全心衰竭。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还原血红蛋白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什么是还原血红蛋白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还原血红蛋白就是不含氧气的血红蛋白,如果,血液中,这种血红蛋白增高的话,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哦!
2、体检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 ,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体检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相对性升高、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相对性的升高是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这种情况检查结果会是血红蛋白偏高,一般情况下大量脱水会引起相对性升高。生理性升高常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恐惧等情况。病理性升高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血管畸形等疾病。
体检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1、血红蛋白偏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
2、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最好不吃动物肝脏、无鳞鱼和肥肉,少吃花生、瓜子等含油多的坚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做户外运动等。
3、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4、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的白开水,有助于稀释血液。
专家指出,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在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适当锻炼身体即可,患者要多喝水,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血红蛋白高要引起重视,避免导致其他疾病,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病因治疗,尤其是有过肝病病史的人血红蛋白偏高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看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体检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体检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了。其实,引起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因此,对于体检血红蛋白偏高的朋友来说,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这样的话,治疗起来就比较快了。
3、平均血红蛋白量高是怎么回事平均血红蛋白量高是怎么回事?平均血红蛋白量高指的是人体内的每个红细胞里,血红蛋白含量偏高,也叫平均血红蛋白量浓度偏高。平均血红蛋白量偏高可能导致大细胞性贫血。如果含量降低了,则可能导致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浓度的正常值是27~31pg。平均血红蛋白量高的原因如下: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平均血红蛋白量高的影响如下:
平均血红蛋白量高可能是高海拔地区缺氧导致,另外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心脏方面的疾病这些都可能导致的 。平均血红蛋白量浓度正常或偏高,提示体内铁质丰富,无需再补铁。平均血红蛋白量偏高,一般没有多大的临床意义,但如果含铁量高了,也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这时就要多注意饮食,尽量减少高热量、高铁质食物的摄入。
平均血红蛋白量轻微升高,其临床意义不大,如果机体的没有表现出其他的不适就不需要治疗,平时注意多喝水,多锻炼。如果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则要先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多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多吃蛋白质,肉类,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以上就是关于平均血红蛋白量高是怎么回事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平均血红蛋白量高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引起平均血红蛋白量高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如果是后者引起的话,是需要及时就诊,查明病因的,这样才能对症治疗。
4、 hgb血红蛋白注意什么?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hemoglobin;haemoglobin;HB;HGB )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如果铁氧化为三价状态。
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α和β都类似于肌红蛋白,只是肽链稍短:α亚基为141aa;β亚基为146aa。α和β亚基隔着一个空腔彼此相向。在哺乳动物中,血红蛋白占红细胞干重的97%、总重的35%。平均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ml的氧气,是血浆溶氧量的70倍。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均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 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有什么症状?
1、血栓形成
血栓事件是PNH患者的主要死因,动静脉均可发生。PNH患者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NH患者补体活化及溶血过程中释放一些物质,如C5a,可使机体处于一种潜在的炎症状态下,炎症可使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过度表达及释放组织因子,而启动凝血过程。炎症又可以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炎症因子加重凝血异常,凝血异常又可加剧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炎症介质可破坏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活化增加,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2、肺动脉高压
反复的血管内溶血使血液中游离的血红蛋白增加,血红蛋白与NO的结合能力要比氧气高百倍,NO的消耗增加;溶血或炎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合成的NO减少;溶血可释放精氨酸酶,合成NO的前体L-精氨酸分解增加,NO合成减少。最终将会导致NO的清除、生物利用度下降。正常机体NO量是PNH患者的6~10倍。而在机体内NO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调节平滑肌功能、平衡血管的舒缩活动、维持器官血流量。基于NO的生理功能,血液中NO含量下降,肺血管平滑肌功能失调、肺血管阻力增大逐渐形成PAH。
呼吸困难是PAH及右心室功能不全典型的临床表现。衡量PAH的2个重要指标:彩色多普勒和脑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BNP的水平与PAH及右心功能不全的程度相关联。
3、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复溶血,血红蛋白在肾近段小管重吸收,并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损伤肾小管;NO的消耗、生物利用度下降使肾脏血管收缩、阻力增大、肾血流量减少、肾脏缺血缺氧;肾脏内血栓形成等都会影响到肾脏功能造成急慢性肾损伤。临床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脱随尿液排出形成含铁血黄素尿,肾脏内血栓形成引发侧腰肋痛或腹痛、影像学上可表现为病肾增大,若双侧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可致急性肾衰,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增高,肾小管功能异常还会出现肾性糖尿、蛋白尿,与溶血相关的严重高血压还可出现肾小球硬化等。
4、其它
常见的临床症状还有腹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勃起功能障碍、乏力等,正常的日常活动无法维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溶血、NO消耗所引起。
6、如何降糖化血红蛋白更有效
1.尝试短时间内高强度运动
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提出的研究,那些每周五天,每天三次,一次10分锻炼的人,心脏率达到85%的2型糖尿病人,比那些每天锻炼30分钟,心脏速率达到65%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了2倍。在高强度运动之前,要让医生检查,并且要戴上心脏检测仪,以免运动过量。
2.减小自己的碗
用较小的碗去取代较大的碗来用餐。这个简单的交换可以欺骗你的眼睛和大脑,让它们认为你吃的比实际上多,这样你就会对较少的食物也能感到满意。这招对淀粉类食物是特别有帮助的。面食放在大碗里并不会多,但是放在小碗里,一下就填满了。
3.多吃整个食物
选择整个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果汁;这样能防止你的血糖飙升。当你吃一个苹果或着桔子,例如,你吸收纤维,这个有助于你减缓身体迅速吸收糖分。另一方面,果汁去掉了所有的纤维,所以糖分直接到血液里。此外,整个食物的纤维有助于你能够更长时间感觉不到饿,因此你会吃得更少。
4.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不要太多
一份2013年的研究发现,无论体力活动,饮食,肥胖,或者抑郁症,睡眠的较长或者较短都与较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有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超过7.4小时,少于6.5小时的睡眠,都有可能使高血糖的风险增加。(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研究睡眠的质量。)
5.把它记录下来
保持去记下血液检测结果的习惯,并同时记录你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运动或者活动,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等等。所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医生确定你的血糖水平是如何通过你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而产生影响的,还能用来提高你的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