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 宝宝过敏性疾病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5-29 17:39:44
分享: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眼结膜炎等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成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过敏性疾病的表现和发展。“过敏”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特别敏感,当你吃下、接触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 当宝宝出现湿疹、荨麻疹、持续性打喷嚏治疗不佳等症状应不妨想想是否是过敏症。过敏因素非常复杂,常见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粉屋尘螨、猫狗毛、花粉等吸入性过敏,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如果宝宝体内已携带易过敏基因,属过敏体质就很容易诱发各种过敏症状。若父母双方都患有过敏症,孩子遗传几率将大幅增加。

  小儿过敏症应怎样应对?目前,对于高危人群过敏症的早期干预已达成一定共识,即所谓初级预防。初级预防涉及母亲妊娠史、吸烟饮酒、感染或营养素的补充,小儿娩出方式、喂养方式、居住环境、疫苗接种等诸多方面。

  目前已认识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是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产前一产时的危险因素可使过敏症发生危险性增加。除母亲的生活方式外,还包括柴油接触、汽车尾气、重金属、抗生素、环境雌激素、酒精和内分泌等因素影响,此外,饮食和微生物暴露也对免疫的成熟和过敏症危险性有明显影响。目前公认母亲孕期吸烟、饮酒、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过多摄入坚果类食物可能导致儿童过敏症危险性增高。同时,母亲哮喘、幼龄、被动吸烟、既往流产和多次分娩史、剖宫产、小胎龄等因素与3岁前诊断哮喘的高危性相关。孕期的饮食和营养素补充是目前颇受关注的儿童过敏症早期预防研究热点。母孕期摄入海藻、蔬菜、水果、抗氧化剂、纤维和矿物质,钙、磷、镁、维生素D、α一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可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有相当高的发病率,1岁以内婴儿牛奶过敏的发生率约2%~7.5% ,96.88%有湿疹的宝宝至少有一种食物性过敏原,40%湿疹宝宝可发展成为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结膜炎,所以积极预防婴儿食物过敏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生后早期的环境因素如饮食,尤其是生后第一年的营养素选择,可能对过敏症的发生产生影响。有证据表明,对于过敏症高危小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能够降低变应性皮炎、降低牛奶蛋白过敏及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预防生后早期过敏症的发生。因此推荐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高危婴儿至少6个月。此外,婴儿4-6个月龄接触食物抗原有利于形成食物耐受,提示4-6个月龄可能是婴儿建立食物耐受的“关键窗口期”,此期继续母乳喂养、并引入其他食物,适当摄人肠道益生菌剂等措施可能有利于预防食物过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辅食的品种及添加顺序。米粉可作为辅食的首选,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然后是鱼、肉、蛋类。比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产品等应推迟至1岁以后喂养。其次要告诉家长辅食添加的顺序,即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在每添加一种食物的头几天内,要仔细观察孩子有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如皮疹、瘙痒、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反应,应停食此种食物两周。如果食物回避两周症状无明显改善,那么患儿症状未必与该食物有关。如饮食回避后症状改善,应进一步进行激发试验,确诊过敏食物后给予针对性回避。此外有研究表明,对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未达4-6个月或者以配方奶喂养的过敏症高危小儿,与牛乳配方奶喂养相比,早期喂养强化水解蛋白配方奶或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可以延迟或者预防小儿变应性皮炎的发生,因此推荐在生后的前4个月以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进行预防性干预是有必要的,但须考虑其较昂贵的费用。

  除了做到及早预防外,对于已患上某种过敏性疾病的患儿,更需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口服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对于不同的过敏性疾病还可以使用一些局部的药物,如特应性皮炎、湿疹可使用局部涂抹的糖皮质激素软膏,过敏性鼻炎可局部鼻喷糖皮质激素。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了,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及后天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易感人群和致病的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及早治疗将是控制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直接有效途径之一。

  欲了解更多过敏知识请上儿童过敏之窗http://kids-allergy.ci123.com/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